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0,(9):10-10
4月23日,第六届宁夏六盘山山花旅游节隆重开幕。六盘山山花旅游节是全区性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借助“宁夏六盘山”这张靓丽的名片,通过打造高原绿岛、红色之旅、丝路重镇、回乡风情四大旅游品牌,充分展示固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红色旅游资源的垄断性、文化旅游资源的多元性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仰望一座山     
不知是光阴的厚重,还是大山的情实,有一个铮铮响的名字已溶注我的血液,它的名字就叫六盘山。六盘山雄踞于陕甘宁交界的中心地带,山势陡峭接云天,鸟道崎岖难逾越,它的乳名叫陇山。传说,有一老僧因逐鹿山涧,循鹿迹拨草寻路,攀上山巅,才踩出了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从此这座山被称之为“鹿攀山”。在古汉语中“鹿”“陆”和“六”同音,久而久之,“鹿攀山”就成了“六盘山”。  相似文献   

3.
一座山,因为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密相连而名著青史。一座山,因为伟人的一首激情豪迈的诗词而饮誉中外。六盘山,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在这座雄伟的山巅,伟人毛泽东深情吟诵千古绝唱——《清平乐?六盘山》。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8,(20):44-45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写下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5.
“六盘山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弘扬“六盘山精神”,全面认识固原市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引入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制度,打造绿色固原,是实现固原人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6,(24):I0003-I0003
固原市六盘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固原地区六盘山水泥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在国家式商局注册商标为“六盘山”牌水泥,在畅销市场近30年的过程中,“六盘山”牌水泥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品牌意识,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部分产品被评为宁夏优质产品。2003年,六盘山水泥  相似文献   

7.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也是接任上海市委书记7个月后、近日刚刚当选为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最喜欢引用的诗句之一。在过去的7个月中,习近平带领上海党政干部积极投入中央交待的“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词曾传遍全中国,可谓如孺皆知。然而,当年发生在六盘山下的一桩鲜为人知的“红军命案”,却因久侦未破而被尘封在档案中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这成了毛泽东、周恩来和许多参加过长征的我军将士终生未解的“历史之谜”。毛泽东在当时,每当谈起六盘山,说起长征  相似文献   

9.
泾源县大湾乡的六盘村.因坐落在巍巍六盘山下而得名.全村226户1144人依山而居.一条美丽的小溪从村庄前流过.每到春天.放眼望去,到处是繁茂的树木和烂漫的山花。但就是这个村子.在2003年以前.由于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党员队伍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群众对村工作不支持,乡政府的任何项目都不敢在六盘村实施.连续几年在全乡综合考核中排名末尾,是名副其实的“后进村”。  相似文献   

10.
山公  亚宁 《党风建设》2000,(1):19-19
驻宁84835部队副政委张伟平,在22年的军旅生涯中,把宁夏当故乡,把贫困失学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1995年,“六盘山少年军校”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诞生了,从此,无论他走到那里,“六盘山少年军校”便成了他无法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11.
李喆 《党史博览》2011,(10):52-53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
先秦古籍中留下了古人对六盘山的赞誉。《山海经·西山经》(卷二)有这样的描述:"华山西七百里曰高山(六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入渭,其中多磬石、青碧。"从古到今,无论凡夫俗子,无论文人雅士,无论皇亲贵胄,无论英雄豪杰,大凡翻越六盘者,要么山因人而闻名,要么人因山而出名;要么山因人而景胜,要么人因山而心胜;要  相似文献   

13.
薛正昌 《共产党人》2004,(11):50-51
据明代《固原州志·山川》条,六盘山已被写了进去,先有六盘山之称,后有六盘道之谓。六盘鸟道之称大约是清代的事。据《清·宣统固原州志》载:山上有庙儿坪,因庙而名,庙祭祀关帝,此庙不知建于何年,却毁于兵燹,当时行人至此。可聊作小憩。据说林则徐当年过六盘时,还在庙儿坪歇过脚。山雨欲来之际,必先云腾雾蔚;即便晴天,山巅亦雾霭萦绕。行人翻越六盘山时.如在云雾里行走,但闻车轮声,甩鞭声从云雾中出。登山时,后人见前人鞋底,前人见后人头顶。故谓“鸟道识奇”。“六盘鸟道”大约是由此情此景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说“龙”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9):96-98
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座椅称为“龙椅”,在皇宫各处都装饰着龙的形象。用“龙”字做姓名也很常见,如《三国演义》中的武将赵云,字子龙,称“常山赵子龙”。更有地名:龙口、龙山、龙海、龙岗,还有龙首山、龙首关、龙门山、龙虎山,等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中国最长的界河是黑龙江。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的一首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49年来驻守在平凉六盘山下的武警8674部队一连一直唱着这首歌,用雷锋精神建连育人,用雷锋精神激励爱岗敬业,用雷锋精神引领新风正气,被誉为“六盘山下一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旗帜”。  相似文献   

16.
山以事名,名以人传。宁夏的六盘山因为毛泽东的著名词篇《清平乐·六盘山》而名扬四海。1935年9月23日,中央红军从哈达铺北上,长途跋涉,挺进陕北。10月7日下午2时许,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率军登临六盘山2500米主峰。仲秋时节的六盘山,秋高飞大雁,峰高卷红旗。毛泽东目穷千里,回顾一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到宁夏工作,我也会和有的人一样,把六盘山当成贵州的一座山,以为它旁边就流着六盘水. 如果不是到了六盘山,我也可能会像有的人一样,以为毛泽东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指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事实上,毛泽东说的是六盘山上的秦长城. 毛泽东翻越六盘山留下的那首词作《清平乐·六盘山》影响太大了,也被不求甚解的人误读误解太深了.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8,(23):I0002-I0003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贫瘠甲天下”的六盘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固原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原供电部门真诚的服务,促进了六盘山区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为宁夏南部的经济社会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不在高,有诗则名。位于宁夏、陕西、甘肃三省交界处的六盘山,海拔2900多米,因山路曲折,盘旋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六盘山。虽然它海拔不高,但1935年10月,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抒发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豪情。从此,六盘山名扬天下,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我和爱人来到了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沿红军小道登上六盘山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20,(7):45-45
开展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园、任山河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以“读一本党史书籍、看一部红色教育片、听一次红军在六盘山讲座、瞻仰一次革命旧址、开展一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初心体验活动,让“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固原大地生生不息、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