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称公安机关将建立银行卡犯罪嫌疑人“黑名单”制度,防控重点人群。 面对层出不穷的银行卡犯罪,老百姓的确应该增强防范意识,但更需要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堵塞安全漏洞的则应是发行并管理着众多银行卡的各家银行。  相似文献   

2.
刘满达 《法学》2005,(3):85-93
在线拍卖公司通过用户注册制度、反馈系统、第三方服务和私人调查等所倡导的“社区监管”模式,虽然能给用户带来某些经济和心理上的利益,但并不是一种防范欺诈的可靠手段。拍卖网站还须实施其他形式的监管规则或者应处于政府和法律的荫蔽之下。  相似文献   

3.
宿营 《政法论丛》2014,(4):73-81
自贸区金融政策成为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破冰的关键.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跨境投融资、离岸金融等金融改革措施实施后,中国金融业将面临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利率市场化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挑战.借鉴国际经验,前瞻性地构建自贸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对维护中国金融市场长久稳定意义深远.在监管模式选择上,“相对独立”应理解为更严格的特别监管;在监管制度设计上,应借助“并表监管”实现与微观审慎的协调,并通过科学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在监管机构设置上,应在中央银行牵头模式下,增强金融稳定局监督权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电子商务已经打破了传统商务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成为人们购物的主流模式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的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出现大量的“刷信誉”现象,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在分析“刷信誉”乱象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当在取缔刷信誉平台、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完善电子商务立法、建立中立第三人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加强行业自律、营造社会诚信大环境等方面完善信誉评价和监管体系的相关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刷信誉”现象,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丹锋 《河北法学》2002,20(Z1):88-90
许多企业的破产,以牺牲银行利益为代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立法滞后和不完善、企业无视法律和政策、政府对企业破产过分干预、银行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等诸多方面。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修订和完善《破产法》及其配套法规;理顺银行和企业的信用关系,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银企关系;充分利用法律手段,防止企业利用分立、兼并与破产相结合的方式,悬空银行债务;为保证银行信贷债权的顺利实现,银行应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9):37-37
为杜绝“抢黄灯”现象,很多国家出台了严格的交通法规,通过扣分、罚款等手段.强化司机和行人“等黄灯”的意识。除惩罚措施外,一些国家还加强对民众的交通安全教育,形成“绿灯行”、“红灯、黄灯停”的交通自觉。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40起典型事例的实证分析表明,特许经营制度改革本身定位是否确当、政府是否具备诚信意识、后续政府监管是否有力、政府利益衡量是否周全,往往成为特许经营制度运作成败的关键。为了实现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健康发展,应当从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和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等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中国东盟博览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庆祝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等重点防护期监管安全稳定、未管所党委积极采取措施,以加强责任意识,强化警察履职,加强制度落实,精细化安全工作,加强罪犯会见、通信管理,加强狱情信息管理,加强食品准入验收及防病治病丁作“五个加强”继续筑牢监管安全防线,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厌战情绪,努力把奥运会安保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确保各项重大活动监管安全稳定工作万无一失。2008年区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管改造工作又实现“四无”。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22,(3):89-96
“共享用工”是共享经济与零工经济的一种结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态,存在立法缺失导致“同案不同判”、社会保障制度灵活度不足以及劳动关系隐蔽等方面的风险。为了防范和控制共享用工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风险,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文献及参考国外对于共享员工的立法规制后发现,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增设第三类中间劳动关系主体、建立多元化社保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工会的构建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防范共享用工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狱情分析是监管工作的一项核心制度,也是监管最安全防范的主动进攻措施和科学认识罪犯的具体体现。狱情分析的目的是及时掌握狱情动态,并根据狱情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将各种违纪违法甚至是犯罪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确保监管秩序和安全。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特别是象我们武汉市第三看守所这样一个代为执行监管犯改造的机构。站在惩罚和改造的前列,科学地做好狱情分析工作是稳定我们监管改造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甄别黑白是非,观察罪犯思想倾向,针对性地开展改造对策的行动依据;是对罪犯集体、个体改造成果的总结。笔者认为,分析狱情应贯穿于监管、教育、生产劳动的始终,遇人、遇事、遇时只要是所务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点滴,我们都应该进行认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失足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的犯罪主体,对他们的教育改造应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改造时应遵循非报应、个别化、避免“标签”作用的不利影响三大原则,并提出在诉讼过程、监管执行中如何加强改造的措施及实行轻罪前科封存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监狱内的“地下航线”活动严重破坏监狱改造秩序,影响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成为监管执法面临的一个顽症。当前监狱“地下航线”呈违禁品种类趋于多样、涉及人员更加复杂、渠道形式日益隐蔽等特点,而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防范监狱“地下航线”需从制度、宣传、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在“一国两制多法”的格局下,内地与香港之间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目标、监管方法、组织押犯劳动和学习、减刑与假释制度、释后就业等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内地的监管机构设置科学应予以肯定,香港的减刑、假释制度的合理因素有借鉴的价值,如果实行“严判宽执行”的刑事政策将更切合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政策法规     
《法人》2009,(4):12-12
新《保险法》防范金融风险 新《保险法》经过三次审议获人大表决通过,将于10月1日起实施。新保险法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入了“限制保险公司从事关联交易”的部分,明确提出保险业应建立防火墙,防范金融系统连带风险,防止损害投保人、保险人利益。该法增强了对投保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并对保险监管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5.
徐晓明 《法学》2023,(10):46-60
作为准入监管与后续监管职能交叉互嵌式优化整合机制,告知承诺制体现了以递延实质审查时间来换取规制改革空间的策略安排,引发了规制风险结构体系的改变,也凸显了系统建构风险防范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告知承诺制弱化了准入监管风险预防规制功能,形塑了后续监管在整个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中的支柱性地位,显示出信用监管在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中的核心规制价值。告知承诺制适用范围的确定需考量公共利益关联度、决策信息对称度和规制风险度等因素。在风险防范制度建构方面,需要建立信用主体资格筛查前提下的自主运行机制、建立双公开模式下的承诺兑现监管机制和差异化责任规则下的法律责任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7,(5):110-111
内蒙乌塔其监狱在推进平安监狱建设中,采取了加强“三个防范、强化三个制度、实施三个监督”的防控措施,确保了监狱安全稳定。“三个防范”,即:人防、物防、技防;“三个制度”即:民警直接管理、30分钟点名、三人互监小组制度;“三个监督”即:检察部门监督、纪检部门监督、群众和罪犯亲属监督。  相似文献   

17.
二板市场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表一推再推 ,显示出决策者对二板市场高风险所持的谨慎态度。二板市场的高风险主要来自于自身管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三个方面。国外成熟的二板市场已形成了一整套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法律制度 ,建立了完善的监管体系、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严格的保荐人制度、健全的做市商制度、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体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防范风险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我们应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制度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在二板市场的监管体系、信息披露制度、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保荐人责任、投资体系、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完善相关立法 ,建立起适合我国二板市场风险防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当提高对编辑隐性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危害性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从制度上防范、从措施上补救,这样,我们的学报编辑事业才不会因为“蚁穴”而溃掉“千里金堤”。我们的学报编辑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4,(18):18-18
记者近期在浙江、广东、海南等地采访了解到,在“80后”干部队伍中,有些人已是单位骨干、有的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正值事业“黄金期”的他们被国家和社会寄予厚望。然而,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存在漏洞和相关监管制度缺失等因素影响,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口趋明显,屡见不鲜的干部贪腐“35岁”现象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察》2010,(11):31-31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以探索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为抓手,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找”为根本,夯实廉政风险防范的工作基础学校通过校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全校中层干部大会、党风廉政建设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各级干部加强学习,消除查找风险点就是公开“腐败点”、会影响自身的“政治前途”、会“受人非议”等思想误区,使有效查找风险点、积极防范风险、自觉廉洁从政的意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