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保兴  王宇 《世纪桥》2010,(23):4-5
当代中国社会的激烈转型必然带来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这场伦理认同的转型过程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为其提供了观念基础和价值评判标准。行政伦理和生活伦理是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两个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底线伦理视域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平军  王泉 《实事求是》2007,195(2):9-1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底线伦理价值,可以从底线伦理所应具有“植根文化传统、具有普适性、衬托更高层次的伦理”等三个基本特征出发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伦理价值层面的内在规定.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基础和行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杰忠 《求实》2006,1(11):30-3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荣辱观体现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荣辱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价值观是价值评价标准,决定着一个人对荣和辱的判断。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形成正确判断荣辱的价值标准,而且要在行动上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导向,做到知行统一,扬荣弃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道德准则,不仅具有伦理价值而且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审视,它继承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思想,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建一个和谐的政治环境,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组织河南省伦理学界的四位知名专家,分别从“八荣八耻”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八荣八耻”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思路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角度,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辛世俊 《学习论坛》2006,22(5):8-10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组织河南省伦理学界的四位知名专家,分别从"八荣八耻"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八荣八耻"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思路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角度,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乔法容 《学习论坛》2006,22(5):10-12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组织河南省伦理学界的四位知名专家,分别从"八荣八耻"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八荣八耻"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思路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角度,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隆辉 《学习论坛》2006,22(5):12-14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组织河南省伦理学界的四位知名专家,分别从"八荣八耻"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八荣八耻"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思路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角度,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执政党在斯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道德准则,不仅具有伦理价值,而且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审视,它继承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当代中国主导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建一个和谐的政治环境,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道德榜样体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伦理精神,引领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风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榜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是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弘扬,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作出的精辟概括和新的理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南,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民族传统美德和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理论的继承,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道德价值取向。作为新时期公民的道德规范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为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很好的规范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道德理想与道德利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奖赏与道德惩罚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尺度、时代特征、实现途径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祝爱芳 《世纪桥》2012,(17):41-42
本文从哲学角度对什么是荣辱观,人为什么会有荣辱观,又为什么要有荣辱观,社会主义义荣辱观和一般荣辱观的区别以及树立社会主义义荣辱观的社会价值等哲学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对于我们解读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现代社会主义文明进步、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体现先进性,首先必须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讲荣辱观的表率。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从理性层面上确定其根本和归宿。加强道德实践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决定,是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点及目的决定的。自律与他律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实践,形成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佳机制。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现代社会主义文明进步、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体现先进性,首先必须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讲荣辱观的表率.  相似文献   

19.
曾盛聪 《探索》2007,(1):144-147
荣辱价值认知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实践中主体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是“人心的世界”。荣辱观确立是社会认知导向与主体价值建构的有机统一。国家对个体的荣辱价值灌输与导引,是主体荣辱观确立的前提。荣辱观的主体性、情感性特质,又决定了主体价值建构的重要性;主体价值建构的使命就在于实现荣辱价值的“国家伦理”形态与“个体道德”形态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民族振兴的道德保障,更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