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5年10月初,当向东北进发的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的部队路经山东临沂时,从延安刚刚回到山东的陈毅接见了该师营以上干部并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会后,陈毅将洪学智单独叫去,"这次在延安,毛主席还委托我回来后要同你谈一次话,毛主席对你很关心",陈毅说:"毛主席让我问你一下,你对现在的工作职务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毛  相似文献   

2.
正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陈毅留在赣南地区领导游击队,生活异常艰苦。这时候,陈毅腰里尚揣有一小袋金子。一天,陈毅把队伍集合起来,从腰里解下小布袋,把金子摆在大家面前,郑重地对大家说:"这是党的钱、党的经费,只有这么多,是准备特殊情况下应急用的。党要我保管,我从来就没敢乱用过一个。我有责任通知大家,万一我被敌人打死了,尸首可以不要,钱无论如何要拿回来!"他建议把金子分成若干份,由大家分别保管。  相似文献   

3.
陈毅道歉     
抗日战争时期。一天,苏北参政院的参政员苏文舫给陈毅提了一条意见,说东台县有个干部欺上瞒下,贪污腐化,并指责陈毅偏听偏信不处理。陈毅一时接受不了苏文舫的说法,对他发了  相似文献   

4.
1958年初夏,陈毅就任新中国第二任外交部长时,冀朝铸在外交部小礼堂给新部长贴出了一张小字报,措辞尖锐地批评陈毅在外交场合不注意礼节:“过去周总理向外宾敬酒,酒杯总是低于外宾。为什么陈部长敬酒,总是把酒杯举得比人家高呢?这样不够尊重人家,反映了外交作风问题。”云云。陈毅记住小字报的内容,也记住了冀朝铸这个名字。在下午外交部的整风大会上,陈毅立即作出“反应”:“有的同志贴我的小字报,提意见说我向外宾敬酒酒杯举得太高。同志哥,你才不懂哟,酒杯举得比人家,这才叫尊重人家哩!总理举得低,是因为他手臂受过伤。”说到这里,陈毅话  相似文献   

5.
修改宪法是这届“两会”议事日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近几个月我开始收集资料,特别对建国以来制宪修宪的情况查阅了一下,做了一些思考。现在我按时间次序,一部一部宪法来作介绍。第一部宪法我说的“第一部宪法”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我的这个说法可能是惟一的。现在写关于宪法文章的人,通常都是把1954年制定的宪法作为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因为用宪法这个名称的,它的确是第一部;也有人把《共同纲领》算作第一部宪法的,但是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合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陈毅诞辰100周年的时候 ,人们很自然地缅怀起上海解放初陈毅那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风范 ,他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严格纪律上海这个城市 ,在旧社会 ,一方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 ,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但另一方面 ,上海又是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毛泽东曾把进上海说成是“中国革命过一难关”。陈毅在丹阳南下干部集训和入城以后 ,一直告诫同志们 :“我们一定要把上海‘染红’ ,绝不能被它‘染黑’。”陈毅强调要严格入城纪律 ,认为这是“入城政策的前奏”。在规…  相似文献   

7.
<正>陈毅败走华容道,自言"我这个人最善于打败仗"在华中野战军七战七捷的同时,山东野战军在淮南处境艰难,屡受挫折。陈毅自上任以来遇到许多始料不及的难题。战史研究者归纳为"四难"。第一难是兵力剧减。陈毅接任山东军区司令前,解放区总兵力为12万人,其中:担任机动作战任务的部队编为第一至第八师,共6万人;担任内线作战任务的部队编为第一至第十一警备旅,共6万人。  相似文献   

8.
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有一段郭建光应沙奶奶之请提意见的唱段,流传甚广.郭建光说:"沙奶奶让我们提意见……沙奶奶,我给您提个意见哪."接着唱道:"……你待同志们亲如一家,精心调理总不差,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鱼虾.同志们说,似这样长期来住下,只怕是心也宽,体也胖,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够爬,怎能够上战场把敌杀!"  相似文献   

9.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当好这个‘家'."这是罗江县鄢家镇长堰村主任黄友禄常说的一句话.如今,长堰村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新面貌.村集体经济已有固定资产14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村民说:"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田野上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把古老的竹笛,它陪伴郑行余老人半个世纪了。用他的话说:"简直就是我的第二条生命。"当时我们征集这件文物时,郑行余恋恋不舍,他拿起这把笛子吹起了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经常吹的曲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郑行余一直很喜欢音乐,参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几乎所有的著述都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提出的"先天下"观看作是一种"以民为本"思想,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因为范仲淹所说的"天下"其实是"君天下"而不是"民天下".  相似文献   

12.
我爸爸叶飞和陈毅伯伯有一共同的嗜好——下围棋,他们是棋友,按爸爸的说法是棋逢对手,陈伯伯最喜欢找爸爸下棋。 爸爸到新四军后才与陈毅伯伯下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他们走到哪棋带到哪,什么时候都要找时间下棋。 1948年,正值淮海战役,爸爸生黑热病在刚刚解放的济南休养,发现了一副很好的云子棋,于是买了下来,爱不释手。陈伯伯来看爸爸,两人就用这新买的棋子下,陈伯伯也十分喜欢,爸爸二话不说把它送给了陈伯伯。后来陈伯伯得了副好棋子,也特地送给爸爸。  相似文献   

13.
正威信是政治干部的魅力所在,也是政治工作的威力所在。回忆陈毅元帅在我军发展壮大的几个历史转折中的言行,会引发我们对如何树立政治工作威信的思考。坚定的理想信念1927年,陈毅在南昌起义后第三天才在抚州追上起义队伍,周恩来派他到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任团指导员。周恩来说:"派你做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陈毅只一句:"什么小不小!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而正是这个团指导员,后来成为  相似文献   

14.
正唐朝的娄师德出名,是因为一句成语:唾面自干。这个事儿,说的是他做宰相之时,弟弟做了代州刺史。临别时,他对弟弟说:"你看,我们两个,一个做了宰相,一个又做州牧,明摆着是遭人嫉妒的事儿,你看你怎么做,才能周全呢?"弟弟说:"如果有人吐我一脸吐沫,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娄师德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人家啐你,就是生你气了,你擦干,就是拧着他。记住,不能擦,等它自己干好了。"  相似文献   

15.
<正>陈毅一语点醒局中人,粟裕连呼:"军长,高明啊!"华东战场交战半年,国共双方都称自己是胜利者。陈、粟以歼灭有生力量为核心,取得歼敌20万人的胜利,实现了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的合编,为进行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打下了基础。薛岳以攻击城市和交通线为重点,占领了富庶的苏皖解放区,并将解放军主力挤到山东境内。陈诚认为:"国军虽略受损失,但就全盘战局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  相似文献   

16.
近日偶读一位研究者关于刘少奇与"大跃进"的文章,其中说到,刘少奇1958年11月7日在郑州会议上说,他1958年4月乘火车前往广州时,曾与一些领导同志"吹半工半读,吹教育如何普及,另外就吹公社,吹乌托邦,吹过渡到共产主义".并据此认为,"公社"这个词,是刘少奇等人"在闲聊中发明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我是苍溪县店子乡鲜家沟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说起我家的变化,我把它总结为两条,一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走上了致富路,二是"万村书库"使我学到了科学技术.这一届,我还被选为广元市的人大代表呢!  相似文献   

18.
难忘的见面     
彭嘉株 《世纪风采》2007,(10):12-13
“可把你们找到了……我是党代表陈毅,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接你们下山的,一路经过吉安、安福、莲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你们……”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年龄在三十六七岁、黑红脸膛、双眼炯炯有神,头戴礼帽,手持文明棍,身穿长衫,一副富商模样的人,我们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毛主席、朱总司令派来的党代表。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陈毅同志,  相似文献   

19.
一天早上,一个小男孩蹲在一茎草叶面前,草叶上,是一颗圆圆的露珠。小男孩一边欣赏着这滴露珠,一边把双手摊开,静候在草叶旁。男孩略有些忧伤地说:"妈妈,露珠快掉了。"母亲说:"你把双手放在草叶下面,还是阻止不了露珠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命运啊。"男孩只说了一句话,却让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我只是想,它落下来的时候,别摔疼了。"  相似文献   

20.
《党史纵览》2011,(5):56
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陈毅率领的游击队隐蔽在深山密林里,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几乎天天都要转移、行军,和敌人周旋。陈毅除了携带驳壳枪、雨伞、公文包之外,他在腰里还缠着一个布口袋。这个布口袋里面装着陈毅从中央苏区根据地突围时带出来的一笔经费——金条。当时的斗争环境十分艰苦,游击队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它。为了妥善保管这笔重要的资金,陈毅将金条装在布口袋里缠在腰中,连睡觉的时候都不敢解下来。一次,一个特务想混入游击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