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4月5日公布了2006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结果,8家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全部通过“审定”,其中右翼政治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炮制的扶桑社版的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新历史教科书》再次被审定“合格”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浩劫。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在世界各国人们以不同方式追忆反思历史祈求世界和平的时刻,日本作为发动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战争灾难的主要责任国之一,其国内政界和学界却逆时代大潮而动:某些政府官员一再发表否认侵略历史、为战犯“翻案”的言论;右翼组织编撰的歪曲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也被“审定合格”。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以狭隘民族史观挑战历史定论200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了8本《历史教科书》,其中包括由右翼组织编撰、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以狭隘民族史观为出发…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8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其中包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主导编写的美化侵略战争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2-42
日本政府每4年审定一次由民间各出版社分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5.
李帆 《长白学刊》2014,(1):94-98
进入21世纪后,高校对于历史教学普遍做了些调整,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做了些更新,新编教科书特别是中国史教科书顺应了当今高等教育和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若干纰漏,有待改良和完善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6.
4月4日,外交部长唐家璇约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就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问题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唐家璇说,此次教科书问题事发以来,中方一直从维护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出发,通过各种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4):27-27
两岸共同编撰中国现代史教材 “民进党在岛内执政期间,为推行‘台独’,曾对台湾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进行大肆更改,还刻意将其分割成‘台湾史’和‘中国史’,以割裂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岛内二次政党轮换至今,依然沿用民进党刻意更改后的教科书,只是给‘中国史’增加了一些课时……”说起岛内的历史教育现状,军队政协委员、北空原参谋长助理林贤顺直摇头。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8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其中包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主导编写的美化侵略战争的教科书。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我国学者指出,日本右翼教科书中的主要错误表述如下: 一、关于中国抗日运动 中国在走向国内统一的过程中,要求排斥通过不平等条约拥有在华权益的外国势力的动向趋于高涨。这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但因受到通过暴力实现革命的苏联共产  相似文献   

9.
《友声》2001,(3)
4月4日,中日友协负责人就日本历史教科书审定结果发表书面谈话: 我们对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了歪曲史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感到震惊,表示强烈的愤慨。日本政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法院     
这一代法官不是过客我是法院的一名法官。虽然做了十几年的法官,却仍对我们的司法现实感到困惑。有人说,中国的这一代法官注定是历史的过客。或许,我们会被历史遗忘,又或许我们会成为未来司法教科书中的反面例证,但我们这一代法官也有我们的坚持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对2002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送审本的审定结果。审定合格的教科书中,竟然包括了由日本右翼学者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该书总体基调不是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进行任何反省,而是通过对一些史实的歪曲性陈述,为侵略历史开脱,甚至为军国主义张目。对于日本  相似文献   

12.
吴亚明 《台声》2013,(9):56-57
岛内日前因“日据”、“日治”用词问题爆发激烈争论,也让台湾历史教科书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午后,记者来到台北市新生南路的福华文教会馆,就台湾历史教科书问题,向文化大学教授王仲孚进行了一番请教。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日方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通报了关于不对右翼教科书作进一步修改的决定。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对日本政府关于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决定极为遗憾,并表示强烈不满,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面对如山铁证,日本右翼势力为何如此猖獗?深入分析,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福山 《前沿》2013,(18):48-49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家庭理论,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作了具体的阐述。然而,目前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家庭”内容被删除了。从唯物史观产生、丰富的历史过程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为了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极为重视家庭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研究并阐发了家庭的社会历史观理论。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理应包含有家庭理论,这对于完整的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视及发挥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友谊关遐想     
在历史的教科书里,记载着驰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和镇南关起义的历史篇章。读史至今,时光流逝,几十年转瞬过去,但当年的镇南关——今天的友谊关的历史故事,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教科书是获取知识、累积文化底蕴、培育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梁启超有言:“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推而及之,也可以说,欲新一国之文化、精神气象,必先优其教科书。近年来,关于教育的大讨论几乎每隔几年便爆发一次,教科书是其中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大会主席。在座各位学术界同仁。大家早:非常高兴来到东北富饶之地的大海边.大连给绝大多数台湾人的印象.是充满向往的一个美丽的城市。台湾因为四面环海,所以台湾人对于港都有一份特别的情感。台湾老一辈的人记忆里面讲到大海,都是充满既美丽但是又难免有一份历史的哀愁的民族情感。我们从小读的地理教科书也好,读的历史教科书也好。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0-41
一、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新历史教科书》称:“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科书问题由来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由来已久,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直接影响了日本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即使在中日关系较好的八十年代,中日间两大外交摩擦之一就是修改历史教科书引起的。即日本文部省1982年在审定中  相似文献   

20.
《同舟共进》2013,(11):83-84
陕西汉中慕棒(陕西省汉中市委党校教授)随手拿起贵刊2013年第5期,读了专题策划“教科书之思”的一组文章,感觉很好。葛剑雄先生在访谈中,以对中国历史有深人研究的学者身份,对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透彻剖析,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王晓渔的《历史教科书的两个怪圈和两种叙事》一文,对长久以来教科书中传达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狭隘历史观作了揭示,十分有益。美国大学教授程映虹的文章,则具体分析了中美两国的历史教材,对照解读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念,开人眼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