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说的是人有贤愚贵贱,货分优劣好坏,倘一比较,便泾渭分明。而显出“劣势”的一方,为人为货,都会自叹弗如,产生卑贱之感,甚至误以为“该死”、“该扔”。对这句老话,我向来不以为然。这里不打算谈论“货比货”,只说“人比人”。  相似文献   

2.
比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纵向比较,一是横向比较。在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人们对于纵比,即把新中国与旧中国对比,一般是心服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实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可是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把中国与发达国家比、中国的大陆与中国的台湾比较,似乎有些丧气。这是什么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横比时没有注意选择可比的对象。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之间,有的是历史起点和基本国情大体相似,具有较大的可比性,如中国和印度就属于这种情况;有的是历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比较方法的重要性。比较方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们仅就其哲学意义谈些粗浅的看法。首先,比较方法有着特定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联系和发展着的物质统一体,处在这一统一体中的万事万物,彼此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  相似文献   

4.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顾客到市场买东西,不怕多跑腿,不怕售货员的不耐烦,多比较一番,就知道商品的好赖贵贱,不致由于不识货而上当受骗。当然,要真正识货,还得有商品的基本知识和鉴别能力,否则,是难免要受到冒牌货蒙骗的。但比较,终究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相似文献   

5.
黎军 《前线》1961,(11)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一下,好坏也就知道了。比较法可以说是人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一件工作拿到手上,是急是缓,有多大的重要意义,需要想一想,用脑子思索,就是在进行比较。至于复杂一些的,像干部种试验田,和羣众一起总结出先进经验,用的是比较法;开现埸会,边看,边议,边学,用的也是比较法;其他如算跃进帐,算思想帐,办展览会,评比竞赛,用的都是比较法。做调查工作,更  相似文献   

6.
点评与思考     
去年5到12月,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活动圆满结束,这已是第六届成功举办,作为评委,我目睹了参赛人数一届比一届多,稿件质量一届比一届好。常常有参赛稿件让我眼前一亮,阅读的层次令人惊喜,读书故事的美妙也令人心动。这说明举国上下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确实见效,也表明"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活动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7.
自由的老年     
江曾培 《学习导报》2011,(18):14-14
朋友转发一个"人生如赛场,先升随后降"的网上帖子给我,讲的是:"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这个网帖对人生"升降"的描述,虽有它的真实性,但我觉得只能说是一种片面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运涛 《新湘评论》2014,(20):17-19
随同湖南首期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赴台培训,在边摄、边听、边记之余,我也一直在对比湘台农业的优劣长短、比较两地农业的"乒乓球"与"足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湖南农业最急需解决什么问题?台湾农业哪些亮点值得湖南学习借鉴?通过实地参访、专家培训,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台湾农业的"三精"。  相似文献   

9.
皖南突围记     
皖南突围记赵亚(回忆)李曙新(整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已经过去整整55年了。我是那次事变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之一,是在何志远将军率领下冲出重围的。"皖南事变"是新W军军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却的一段经历。一"皖南事变"前,我在新四军三...  相似文献   

10.
铸魂与创新     
谋划社会宣传工作,有两个沉甸甸的词我思考得比较多。一个是"铸魂",这是工作的主题词;一个是"创新",这是工作的关键词。所谓"铸魂",就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主流意识形态,为推进"四化两型"、富民强省凝聚强大的精气神。从社会层面看,富强梦确实造就了繁荣,但也出现了某些精神深处的问题,如精神颓废、道德缺失、物欲横流等,都是"丢魂"所致。从外部看,西方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0,(20):7-13
"自传"原文节录" [这]样悲[惨]□□□□[世]界"。我从六岁时起,就得了这个□□。我想□□□□□□□六岁的人,能够有这样老大的思想,假使不是我自己的经历,或许我也会不相信。我的[身][体]生下来就弱得非常,一哭就要晕的。一切和平常小孩不同,小孩是好活动的,我不爱活动,小孩是不能深思的,我能够深思。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一双老式皮鞋张秀章那年腊月,我回家探亲。临别时.父亲说:"你也成家了.看家里有什么你觉得有用的东西,只管带走。"母亲在一旁说:"你不是很喜欢你爹的那双皮鞋么,这回就带走吧。"父亲接着又说:"也许你现在不喜欢了.样式陈旧.皮子也打褶了。"我是曾经...  相似文献   

13.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敏感。其实我也看了,那个标题上就有我名字。跟很多事情比,这些被晒到网上的其实都是很小的事。我看大家也都挺快乐的:呦,你们终于打磕巴了。想着能给大家带来点欢乐,我也没那么烦恼了。  相似文献   

14.
谭志国  冯玺 《学习月刊》2009,(18):123-124
恩施市公安局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2007年—2008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行业)"。这是继荣获"全省安全文明先进单位"、"全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优秀执法单位"、"全省优秀公安局"、"州级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以来,我局获得的又一殊荣。这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重视支持的结果,也是全警上下立足本职,团结奋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权谋公     
以权谋公盛晓梅以权谋公,是孔繁森精神最具特点、最具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内容之一。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阿里地委书记,这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大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他在日记中也写道:"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  相似文献   

16.
昭陵感悟     
昭陵感悟董治顺昭陵是开创"贞观盛世"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的墓地,规模宏大,文物荟萃,很有游览观赏的价值。人往往是有偏见的,总觉得外头比家里好,远的比近的香。结果.北京的清陵、明陵,呼市的昭君墓,合肥的包公墓,连远在莫斯科的列宁墓,也都有幸看了一回,却一直...  相似文献   

17.
一个普通党员对儿子的回信尊敬的编辑同志;我叫薛敏京,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民航西安基地管理处工作。我父亲薛兴黎也是党员,担任陕西省华县高塘中学政治教师。今年"七一"那天,我把刚刚受聘担任政工科副科长的消息写信告知父亲.一个多月来,父亲的回信时时在我脑海...  相似文献   

18.
“好人主义”亟待屏弃张秀璋最近,笔者列席了一些乡镇党委和企业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发现在组织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开展,多数人害了"哑巴病",要发言也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其实,这仅仅是"好人主义"的一种表现。据了解,时下好人主义表现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19.
加速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青年干部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昆顺我市今年干部工作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大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想.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用人之道李中林,刘新贵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大批人才,这是每个领导者已注意到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人才是现代人事管理的主体,它比历史上的做法前进了一大步.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