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法制博览》2013,(3):92+91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敲诈勒索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行为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财产。敲诈勒索罪直接侵犯的对象是人,但最终目的却是物。我国刑法明确将公私财物作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那么,虚拟财产能否理解为"公私财物"?能否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  相似文献   

2.
陈杨 《法制博览》2024,(12):150-152
鉴于我国网络法律的不健全性和滞后性,加之网民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所以在网络游戏中往往易发生虚拟财产侵害事件,导致网民经济利益受损、网络纠纷案件不断,而由此引发的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侵权争议问题则成为当前社会焦点话题。虚拟财产到底是什么?它是否具备法律属性?需不需受到立法保护以及如何进行法律保护?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4.
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呼唤网络虚拟财产立法的完善。完善有关立法不无道理,但在法律资源尚不充分的情况下首倡民事立法是否合理尚有待进一步考量。毋庸讳言,在立法层面,民法先行有其进步性,但其局限性亦不能被忽视。本文从网络虚拟财产的发展窘境入手,阐述了网络虚拟财产立法保护的进步性,论证了网络虚拟财产民事立法保护的局限性,进而提供了一种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立法保护问题的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由虚拟财产引发的法律现象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但迄今我国在虚拟财产的立法领域等方面尚存在真空地带,导致虚拟财产相关案件成为司法实践中一大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虚拟财产性质的认定和价值量的评估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虚拟财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俊杰 《法制博览》2014,(7):124+123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法总则》第127条首次在法律上使用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民法总则》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规定为司法实践留下两个疑问:一是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二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虚拟财产的范围进行界定、对其产生进行阐述,并对其产生进行分析,探析其法律属性,回答《民法总则》留下的第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关于猥亵犯罪的立法规范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主流观念的现实变化。所以,应当立足立法传统的发展脉络,从社会主流性观念变化的角度进行审视,逐渐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猥亵犯罪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虚拟财产的概念、价值、法律属性的分析,针对目前对虚拟财产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应通过界定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选择适用的罪名,加大对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