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韧性城市作为一项城市减防灾和风险治理的理念已进入我国政策场域,被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成为中央政策倡导。在实践中,“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政策成为韧性理念在全国扩散的主要代表。传统政策创新扩散研究多关注政策采纳与否,而忽视政策执行力度。本文基于政策采纳与政策执行力度的双重视角,收集我国281个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2010—2021年的数据,从组织结构、行动者特征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安发”城市政策被地方政府采纳和后续执行力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政策采纳和政策执行力度的驱动逻辑有其共性也存在差异,省级推力、同级竞争压力、城市行政级别以及社会经济特征同时影响了地方政府政策采纳和政策执行力度。中央信号是地方政府政策采纳的显著影响因素,但对政策持续推进的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政策采纳的影响不明显,但却明显阻碍了政策的持续推进。本研究首次全面描绘了韧性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实施情况,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政策扩散和执行过程的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一旦出台,当然必须贯彻执行。但目前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在具体落实上级政策时却出现了扭曲现象。他们在执行上级政策时,不是结合本地实际及时研究具体的实施办法,而是等待、观望,首先看别的地方有没有执行,人家有没有这样做。似乎执行的人多了才是真理,执行的人多才是正道,然后自己再开始贯彻执行。有的地方在上级三番五次督促检查下,才拨一拨动一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执行政策不主动,习惯于“跟风”的现象呢 ?一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全社会执行或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走样变形”的情况。这种“走样变形”主要表现为:(1)政策流于形式。政策公布下达后,地方上没有采取具体措施使之具体化,便于操作,于是政策仅作为一般原则被传递下来而难以执行。(2)政策被扭曲。有的地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定一些“土政策”参入其中,使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被扭曲。(3)肢解政策,各取所需。有的地方和单位,从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出发,不是完整地执行政策,而是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贯彻其中一部分,抛弃其余部分。(4)政策执行不力不透。有的地方虽然照章办事,但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贯彻,所采取的措施软弱无力,导致政策贯彻力度小、效果差。这些现象,在相当多的地方都程度不一地存在着,且危害极大。这种危害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双刃剑效应。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经济发展,甚至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发展趋势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业炳  韦文联  奚雷 《探索》2012,(2):104-10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断投资建设农民工创业园。虽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支持创业园建设,但这些政策还不够系统全面,加之有些地方政策执行的不到位,使得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阻碍了农民工创业园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的研究,可以给各地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引起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关系运作”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侵蚀政策执行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破坏正常的政策执行机制、扭曲政策执行应有的社会心理基础、异化政策执行者的职责和加剧政策资源的分配不公等方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还原“关系”的本来面目,通过设置立体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破除科层制度的封闭性和资源的高度集中、培育公共行政精神和公民政治文化等措施,来治理“关系运作”对政策执行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执行压力变化引起政策执行波动已是学界共识,但执行压力变化的原因机制尚不清晰,打开这一黑箱有助于深层次理解政策执行波动。本文以2019—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推行的“体能测试”政策为例,结合政策文本和深度访谈,以执行压力的变化为线索,基于执行者视角分析不同阶段执行压力与执行策略互动变化的过程机制与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决策者通过号召动员机制、行政控制机制与社会吸纳机制塑造了不同压力强度的执行情境,执行者在变化的执行压力中分别以自利动机、政治任务与政策目标为行动导向,策略性地执行政策。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目标冲突、激励与约束不足以及地方政府间竞争使追逐短期利益成为理性选择,政策出现消极执行;在“一票否决”的强激励与硬约束下,完成政治任务和规避问责风险的非常规手段,助推政策走向运动式执行;公众舆论通过调和压力强度对运动式执行进行纠偏,使政策目标重新引导政策常态化执行。以上发现从竞技体育领域拓展和深化了政策执行波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雪明 《求实》2000,(5):21-24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是我国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现象。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反而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执行。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是维护中央政策权威的需要 ,也是政策科学研究的应有内容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作为一种政策执行的消极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五花八门 ,但概括起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 ,你有政策 ,我有对策。在执行政策过程中 ,政策执行人员经常会碰到…  相似文献   

9.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规定只要不违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能放宽的政策坚决放宽,能优惠的地方坚决优惠,能办的事情坚决办到,最大限度地把政策放到投资者最满意的程度,努力降低客商来绛县投资经营的成本,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8,(6):56-56
王传真 吴俊在4月22日的《中国工商时报》上撰文指出:深圳为吸引金融高管人才,提出了“金融高管子女中考可加10分”的优惠政策。这一加分政策引发了广泛质疑。近年来,各地出台的“加分政策”五花八门。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地方政府希望能吸引人才、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很多种竞争。荒漠中的小草是在与恶劣的环境竞争,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猛狮吞吃瘦羊是生物间的竞争,其结果是“弱肉强食”。同一批树苗栽种下去,有的生,有的死,体现的是“优胜劣汰”。还有很多种竞争,如人们之间、企业间、国家间的竞争等等。而有一种竞争,我们似乎已经很陌生,那就是人与自己良心的竞争。 心灵扭曲的人视竞争为打垮对方的  相似文献   

12.
“公权”一词是经济学界提出来的,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一种通俗的说法是:凡国家和人民群众集体的事业由某级机构或某个人去办,这种办事的权力叫“公权”。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为了管好自己的事业,都要选出代理人去掌握和执行这种“公权”。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公权的社会化,公权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掌握公权的机关和个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和“一大二公”的岁月,公权泛滥无边,在许多地方,公权变成了“公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公权…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我国实行了财税体制的全面改革。近期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在税收征管的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新税制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亟待有关部门加以解决。一、在新税制下,有些地方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仍在执行。实行新税制以后,国家对政策开口子问题有严格的规定。但从实际情况看,有的省市1995年底以前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指企业所得税)现今仍在执行。这既不利于国家政令的统一,也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在一些地方,优惠政策存在"空转"现象。首先,优惠政策缺乏细则或配套措施。重庆市委统战部近期调研发现,自2012年以来,该市出台了上百个涉企扶持促进政策,但一些民企反映获得感不强,主要是相关优惠政策重制定轻落实。有的政策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甚至出现部门之间政策"打架"。  相似文献   

15.
常健  郭薇 《廉政瞭望》2014,(13):36-36
近年来,对地方政府创新中“人走政息”的分析,集中在地方领导视创新为“政绩锦标赛”.因创新带有领导者个人色彩,在地方官员周期性调动下.导致人在政在.“人走政息”。然而,这只是一种表层原因。从政策过程的角度看,“人走政息”实际上是一种政策选择和淘汰过程:如果一项创新得到了民众、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一致支持.就不会人走政息。  相似文献   

16.
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之后,不少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无疑受到意欲开发西部的外来投资者普遍欢迎,自然也引进了不少客商和资金,促进  相似文献   

17.
政策学习是政治系统或其中的某一子系统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自身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从政策学习的动因看,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学习与相互间竞争有着密切关系;从政策学习的结果看,地方政府间横向政策学习是把双刃剑,学习既能带来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竞争升级,同时也有可能产生政策趋同、区域内产业同构、地方保护等一系列恶性竞争问题。近年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地方政府政策学习是其中的重要内涵。因此,有必要在对政策学习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地方政府间政策学习与横向竞争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针对优化竞争机制、探索理性学习制度、杜绝学习的负面效应预先提出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一种被称为“擦边球”的现象频频出现。要对这一现象作出中肯的剖析并采取得当的对策,就必须首先对政策的“边”——界限进行理论说明,才能进而剖析“擦边球”现象究竟是在哪里擦的“边”,怎样擦的“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等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林 《理论建设》2008,(5):53-56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是地方政府之间通过降低有效税率或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等途径,以吸引其他地区财政资源流入本地区的政府自利行为。可以区分为正当和不正当两种类型。正当的税收竞争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不正当的税收竞争则会影响资源流动,具有消极意义。我国实际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税收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文试对我国地方政府税收不正当竞争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以“关系”为本位的农村社会,具有实质裁量权的村干部往往会采取一种非正式的“关系治理”模式来执行政策,通过人际间的情感联系和互惠义务实现彼此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本研究以河长制政策的基层执行为例,通过引入政策执行的互动调适理论,构建了一个纳入人情关系、个体能力以及服务动机在内的执行力模型,利用课题组在江苏、安徽、陕西三省共961份调研数据,实证考察关系治理对村干部政策执行力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关系治理会导致公众对政策接受度的提高和执行者对政策遵从度的降低,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关系治理的程度与村干部政策执行力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公共领导力一方面对政策执行力有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也能缓冲关系治理的负面影响,在关系治理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公共服务动机是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边界条件,当村干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动机时,关系治理对政策执行力的负面影响被弱化。本研究结合乡土社会场域的特殊情境,拓展了中国情景下的政策执行理论,能够为基层政策执行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