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快评     
《创造》2016,(10)
正国考最热职位2320:12017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截至10月20日统计数据显示,报名人数超过53万人。最热职位竞争比达到2320:1。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特别提醒,呼吁考生结合职位特点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报考职位。评论:公务员报名过于看重单位名头和职业前景,最终导致一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单位和职位报考人数过多过热的情况。其实说到底,只要保证这一职业的招考录用是公开透明的,保证这一职业的从业者是廉洁清正的,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人为赋予其太多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让公务员成为一种和其他任何正当职业一样的"三百六十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14,(12):6-6
201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刚完成报名,北京公务员考试也紧随其后拉开序幕。刚刚发布的招考公告显示.京考将于12月13日笔试,报考人员须在11月13日至17日期间提交报考申请。2015年北京市各级机关共招录公务员职位1767个,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2个职位;共招录3754人,比去年增加302人。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报考热持续升温从2008年公务员的报考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家公务员的报考,还是各省市地方公务员的报考,都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2007年11月2日24时,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从下表"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十大最热门职位"的统计数字来看,200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依然火爆。  相似文献   

4.
国家公务员──职位 竞争上岗 素质 行情看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 103个部门4800个公务员职位虚位以待;6231名符合报考条件的精英参加了激烈的角逐,报考人数与上年相比增长了89.4%。有的部门报考人数与拟录用人数的最高比例达56.9:1。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 103个部门4800个公务员职位虚位以待,62311名符合报考条件的精英参加了激烈的角逐,报考合格人数与去年相比增长了89.4%(2001年报名人数为32904人)。其中,有 15252人报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报名人数与计划录用数之比为13:1(2001年为9.63:1)…  相似文献   

5.
三言两语     
《干部人事月报》2010,(11):55-55
“国考”大道通“罗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工作近日已经落下帷幕,“国考”通过资格审查人数已突破130万,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其中最热门的职位报考比例竟达到了4666:1。  相似文献   

6.
进入统战系统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偶然。2002年张家港市招考公务员,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报考点。原准备报考民政局的职位,可他们要的是文秘专业的,只能作罢。转过身,一眼看到农工党市委报考条件中赫然写着“中文专业”,也没多想,就过去报名了。当时,对农工党是做什么的都不太清楚,心里想“:管它呢,反正都是公务员。”最后的结果我被录取了,老朋友、老同事都很羡慕我。可当他们知道我报考的是农工党市委办公室这个职位时,一些人就流露出了不解和惋惜。他们说“:这种小单位很没劲。”我,未置可否。上班了,新单位果然很小,地方小,人也少。加…  相似文献   

7.
一、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如何报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全部实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见人事部政府网站(www.mop.gov.cn)。网上报名的具体程序如下:1、进入“职位查询及报名”请先按表中所列指标项选择查询条件,然后提交查询进入下一步。选择您想要报考的职位,按照表格要求填写。注意:标有“*”的项目必须填写。您填写的文字内容不要超过限定的字符数,不要加HTML语言标记和运算符,如“+”、“&”、“〈”等字符。填写完毕检查无误后按下“提交”按钮即可看到您的报名结果。注:当提示“没有符合您查询条件的职位…”时,请…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报考缘何冷热不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中有冷,这是今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情况的写照。一方面,平均37人争夺一个职位的竞争格局,使公务员招考显得火热异常;另一方面,中央、国家机关招考的8400个职位中,居然有400多个职位将因报考人数不足开考比例而出现空缺,而这些无人报考的职位多数归属于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  相似文献   

9.
《时代潮》2005,(Z1)
厦门招考公务员破除“学历歧视”" 1月5日,厦门市春季公务员招考开始报名。本次公务员招考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取消学历类别限制,所有职位所要求的学历均不区分全日制学历和非全日制学历,自考、电大、夜大、函授等国家承认学历的非全日制学历文凭获得者,都有资格报考公务员。  相似文献   

10.
刘羡 《中国人大》2012,(5):27-27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及目前就业市场出现的“公务员热”、“政府部门热”。他指出,之所以出现扎堆报考公务员的现象,是因为政府占整个社会资源的比例太高。 中国各地2012年公务员考试正在火热进行中。在日前结束的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笔试中,17941个招录职位共吸引约97万名考生报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公务员招考的报名过程中,由于报考人员认知等方面的偏差而出现了种种误区。误区一:职位认识不足,盲目而为之。充分认识拟报考职位的内涵,是考生确定报考志愿的前提。各级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对每一招考职位都提出了明确的学历、专业、资格条件等要求。不同的职位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各有侧重。但不少报考人员对自己选择的职位缺乏足够的认识而盲目报考。误区二:自我认知不明,从众而为之。自我认知是考生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经历、兴趣、特长以及优势与不足能作出的客观分析与评价。自我认知不明,有可能产生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2.
陈锫 《公民导刊》2006,(10):50-50
随着公务员考试报名的启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务员考试浪潮,和着重庆居高不下的气温滚滚而来。报名那几天,成千上万的考生及其家长在烈日的暴晒下排着长队,只为求得一张公务员考试的入场券。上万人争夺213个职位,这个完全不成比例的比率,看了叫人直冒冷汗。作为“过来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辛酸,我品尝过。然而,作为一名刚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06届选调生,上岗两周来,让我对“公务员”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热”背后的社会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公务员报名工作于近日结束,人事部的统计显示,今年无论是报考总人数还是报考比例,都再创历史新高。中央国家机关共有97个部门8662个职位而向社会公开报考,全国的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比去年增加了将近一倍。考试平均录取率已经达到1: 50,远远高于高考和考研,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报名正式结束。其中,“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以2674:1的竞争比例,成为本次国考最热门职位。国考最热门职位出现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虽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联系到近年来国考报名国管局职位热度均高于中央国家机关平均水平,引发了我们对机关事务工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不知何时,人们给政府机关编造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顺口溜。显然,人民公仆们的高大形象在社会上受到威胁和动摇。传统的机制已再难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恰如一阵阵强劲春风,使公务员队伍充满了蓬勃生机。 “赛场选马”呈异彩 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长沙市公务员培训中心一反往日的宁静,该市第二次面向社会公开录用公务员资格考试的报名工作在这里紧张进行。短短三天时间,前来咨询的达三千多人。经审查,有 785人取得了“入场券”。同时报名角逐同一职位的孙艳红、孙艳群姐妹俩道出了她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一提到公务员招考,人们常常想不通许多岗位明明本科甚至专科就能胜任,为什么非要硕士、博士?这次广东省招考国家公务员大幅度降低了报考者的学历门槛,一般职位大专和本科生都可以报考。允许学历水平较低者报考,无疑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7.
舒圣祥 《人民公安》2006,(15):14-14
中苏浙皖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浙江省湖州市计划招聘147名收费员.引来了1600多人报名,而大学毕业生就有700多名。工作人员介绍,如此火爆场面在该市招聘市场很少见到。人们惊呼:“一个收费员岗位竞引来近五名大学生竞争.报名热度快赶上了公务员报考。”(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8.
《上海支部生活》2008,(5):36-36
【事件】《新华每日电讯》消息:公务员考试近年在大学校园持续升温。2008年报考人数创历年之最,64万人竞争近1.4万个职位,录取比例为46比1。有记者问应考大学生:“公务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答日:“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收入逐年升高,医疗、养老都有保障,没有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大力推进、积极探索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在把好国家机关“入口”、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前不久进行的一次市、县(区)、乡(镇)三级机关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工作中,宜宾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和办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最后有243人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跨入公务员队伍,为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宜宾市这次公开招考,有267个职位,包括市招商引资局、农机局等6个单位7个科级领导职位,招考职位多,含金量高,对考生有相当吸引力。为…  相似文献   

20.
许岳 《人民论坛》2011,(9):168-169
随着公务员报考人数的逐年攀升,公务员报考热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大量人力资源涌向公务员职位,不仅导致了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也反映了我国当前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比如公务员机制的缺陷、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等。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举措促进公务员报考热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