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1日上午9时,在我国居民健康卡首批试点地区河南发卡仪式上,56岁的参合农民吴凤仙获得了由卫生部部长陈竺颁发给她的我省首张居民健康卡。自此,全省农民看病就医实现“一卡通”。 这是我省新农合制度创新的一個缩影。翻开新农合健康发展的历史篇章,仅仅在过去3年中,我省就有多项新农合新政推出,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2003年我省在10个县试点,2008年上半年实现了"全省覆盖",比全国提前了半年。新农合制度的建立,为农  相似文献   

3.
按照最近出台的《新农合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工作细则(试行)》,从9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施新农合分级诊疗管理,并推出“限治病种”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30种常见病需在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院住院,急性阑尾炎等50种常见病需在县(市、区)级新农合定点医院住院,擅自越级转诊的将不予以报销。  相似文献   

4.
对新农合进行立法,是新农合制度建设实践的必然要求。从理论上看,新农合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靠立法强制予以保障和推行是国际通例。从实践上来看,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已有五年,具有了制度资源和理论资源的积累与创造,其立法已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闵桂林  李伟利 《求实》2013,(1):94-96
近年来新农合制度实施对于满足农民基本医疗保障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新农合制度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目标定位从优化"大病统筹"质量到同时兼顾"小病治疗"效率,农民从"被动参与"转向"行为自觉",筹资主体从"单一分割化"转向"全面社会化",监管主体从单纯职能部门监督转向多主体多层次监督。  相似文献   

6.
胡才芳  宋军华 《学习月刊》2014,(18):123-123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种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新农合制度在保障大病方面存在着缺陷,必须尽快完善新农合救助机制,阻止大病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一、大病医疗费用的补偿途径目前,巴东县农村大病患者医疗费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补偿。1、实施新农合制度。新农合采取门诊统筹、住院报销的方式进行补偿,凡患终末期肾病等22种重特大疾病的参合农民,经县合管办和县民政局审批后,按规定的治疗方式发生的医药费用,实行零起付线,不受药品目录限制,在规定的医疗费用限额内新农合按70%的比例补偿,没有规定医疗费用限额结算标准的重特大病种,在年度封顶线内按照70%的比例给予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压力、为大病群众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新农合实施7年来,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并趋于稳定。随着新农合筹资模式、补偿政策等的逐步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的逐步健全,参合农民受益面不断扩大、受益力度不断提升。当前新农合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系统内部的问题,而是如何与外部系统进行更好的协调和衔接,以实现转型升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辽宁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周年,也是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开展三周年。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我省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从试点探索到全面覆盖,历经十年的探索实践,已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的惠民成果,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补偿,彻底告别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以来,农村参合人数稳步增长,参合率不断提高。豫北L市在推进新农合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原因不难发现,新农合制度作为一项惠农政策,本身具有诱致性特征,其落实成效与制度环境、制度运行、制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新农合广受欢迎的现阶段,制度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应推动该制度不断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启动,巴东县基本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在提高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老大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开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针对全县农村困难群众伤病就医筹资难问题,探索推出困难农户个人医疗消费贷款,为全省其他地区有效破解困难农户看病就医难题、推进新农合深化落实提供了有益借鉴。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及各类惠农政策的实施推广,我省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然而,由于农村贫困面大、困难人口多,加之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力度不够、新农合跨区域结算网络尚不健全等因素影  相似文献   

12.
我省自2003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新农合的覆盖范围逐年扩大,筹资标准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乡村医疗技术得到长足进步.但是这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支付方式单一、基金监督风险加大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小康桥     
年底前,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将全面建立——低保拥抱亿万农民;新农合制度明年覆盖全国;农民进城务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辣椒早衰有法治;肉牛节粮饲养法;  相似文献   

14.
王国才 《奋斗》2009,(12):51-52
我省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3年开展试点以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黑龙江实际,创造性地在六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10月,得到了卫生部、财政部新农合联合检查组“认识到位、组织得力、富有成效、农民满意”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合作-收益的制度分析框架广泛应用于众多社会政策分析实践中.近年来不断推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其制度运行基础就是农民、政府和医疗机构三个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共享问题,然而基于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新农合中存在合作困境,进而导致制度运行中的反复.本文试图寻求合作瓶颈的突破口及促成三方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并通过相应的收益共享及补偿机制来确保合作收益分配及分配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田欲晓 《当代贵州》2007,(14):42-43
我省农村低保制度的确立,开创了从制度上抑制贫困和从制度上扶贫的新格局,可以说是继1986年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以来,我省扶贫历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广角     
《支部生活》2008,(1):42-43
禁止对就业服务者法规之外设限,我国将建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新农合制度今年覆盖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将向荒山造林转变,高新技术八领域萄享税收优惠,向饮用水源排放剧毒废液最高可罚50万元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使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新农合在我省实施已近三年,有多少农民参加和受益,它对改善我省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发挥了多大作用,将来又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最近记者与省卫生厅主管新农合的领导--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爱卫会专职副主任王国才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9.
成中 《新湘评论》2004,(6):13-16
让“基层”成为改革试验场,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现阶段的现实选择和一大特色。我省的干部人事体制改革也无可例外地发韧于基层。由于改革的焦点集中于基层官员和吃财政饭的人,改革所遇到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困难很多.但我省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仍然一直在重重阻力下突进,并出现了邵阳、怀化、湘潭、益阳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先锋”。这些地方的改革经验和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整体突破的曙光。  相似文献   

20.
张平  张曙华 《当代贵州》2012,(29):26-27
2009年4月,我省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从健民、利民、惠民、便民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5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医药卫生事业取得显著进步。全民医保渐成医改成效初显3年来,我省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率分别由2008年的63.3%、92.12%提高到2011年的93.7%、97.13%,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制度已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9年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