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汉语熟练的陆克文不仅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矿产巨头结下不解之缘。据称他当年结束驻华使馆外交官任期后曾角逐必和必拓中国区总裁职位,但输给了主修中国经济、同样与中国  相似文献   

2.
任弼时30年革命生涯中,曾四度旅居莫斯科,与莫斯科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华小勇  杨丽萍 《世纪桥》2012,(20):42-47
在陈赓的戎马生涯中,似乎与南昌城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参加革命到中国革命胜利,陈赓曾四进南昌,而每一次进南昌的环境、经历和心情都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在陈赓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一段特殊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一则反映江苏阜宁县委书记沈德林面对全县两万多封人民来信每信必阅,对群众的意见每信必批、每信必处,与人民结下不解之缘的感人事迹,感慨颇多。沈德林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具有特别意义的条幅———“为官最怕人民不满意”,这与那些舞文弄墨、附庸风雅的“官...  相似文献   

5.
吕春 《共产党人》2006,(14):49-50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他不幸逝世时,期盼中国革命成功从而摆脱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对他们十分崇敬的一代伟人孙中山,表达了深深的哀悼。  相似文献   

6.
杨明.广东省大埔县人.1919年12月24日出生于大埔县百侯镇,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新四军后,他和安徽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委党校校长等职,在安徽战斗和工作了一生。而在抗战时期三进皖南,成为杨明人生中最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吕春 《党史文汇》2006,(4):34-36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他不幸逝世时,期盼中国革命成功从而摆脱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对他们十分崇敬的一代伟人孙中山,表达了深深的哀悼.  相似文献   

8.
正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常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竹之用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很早就结下不解之缘。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仰韶  相似文献   

9.
彭富九将军1932年参加红军,那年他才14岁。在湘赣省军区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当上了红六军团无线电报务员,从此,他与无线电通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彭富九在无线电技侦这条隐蔽战线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肖克上将曾为他题词:  相似文献   

10.
他于1938年加信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革命工作,曾舍生忘死护送受伤的战友,曾忠心耿耿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于1949年,在“解放全国”的枪炮声中主动报名随军南下,怀着四海为家的一腔豪情,与湘江两岸的红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陈志远 《党史纵览》2008,(12):36-40
黄山,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举世瞩目: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首.素有“常胜将军”之誉,中外闻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70多年前.粟裕就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卞敏 《唯实》2014,(4):84-86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名垂青史。他生于苏州,死于徐州,曾在江苏多地为官,与江苏结下了不解之缘。范仲淹为官江苏,多所建树,历史影响深远,后人永久铭记他的功德。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安徽省党史工作机构成立30周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不由得回忆起父亲陈力生与我省党史工作结下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任弼时16岁投身革命,46岁英年早逝。在他30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四度旅居莫斯科,与莫斯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近10年的旅居生活中,任弼时给共产国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开拓中苏关系新局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来,《党史纵横》月刊与全国各地众多的老同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有一名当年新四军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如今已是古稀老人的陈模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和同事力文趁赴青岛公出之机,曾拜访过她。  相似文献   

16.
忆华 《党史纵横》2013,(4):52-53
爱国将领张学良在其坎坷的一生中,曾先后四次来到南京。他与这座六朝古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给后人一段段令人回味、也令人唏嘘的故事。1930年11月:一到南京——凯歌高奏座上宾皇姑屯爆炸事件的发生成为张学良生命中的转折点。是年末,张学良宣布"易帜",发誓效忠国民政府。蒋介石欣然接受,遂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与数字28结下了不解之缘。毛泽东的姓名繁体字笔划有28画,毛泽东曾自称“二十八画生”。1921年,毛泽东28周岁参加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他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的起点。1928年,毛泽东与朱德会师井冈山,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报刊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分别与广州的四份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曾三下羊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出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分别主编和创办《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两份报刊,在宣传革命思想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成就、揭露国民党右派勾  相似文献   

19.
我与《湖南党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孙光明自1987年以来,我就订阅了《湖南党史》,且每期必读,每篇通读,有的文章甚至还要读两三遍。我并非史学工作者,也非年老需消磨时间,为什么与《湖南党史》结下这不解之缘呢?总结几年来的阅读感受,我觉得是她帮我驱散了烦恼,...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有许多人在匆匆过往中与青岛结下不解之缘,机遇不同,因果各异。他,因为一段刺痛国人心灵的耻史和这座城市相识、结缘。七年,他为埋葬这段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