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陆斗细 《世纪桥》2009,(5):41-43
十六大以来,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政治理论的引导下,政府管理创新体现出新的动向并取得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以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为取向的政府理念不断强化,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政府职能创新继续推进,以“多元化”为特点的政府管理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多层次”“多方位”为特点的具体创新成果的不断呈现。这些政府管理创新的新动向和新成就不仅为我国的下一步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为后者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恩施市是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也是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市之一。近年来,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系统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呈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宜宾市南溪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综治委及综治办的精心指导下,抢抓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机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突出“全域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幸福新南溪”主题,围绕“统筹规划、转型突破、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工作思路,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全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党的生活(青海)》2012,(7):I0004-I0004
海晏县人民法院在县委的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在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为重点。强化执法办案,深化队伍建设,践行司法为民,全力护航发展大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5.
创新社会管理,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文化精神力量的作用。要把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构筑坚实的道德基础和提供优秀而充足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作为服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从而推进鞍山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软”管理,推进鞍山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邵睿瑶 《世纪桥》2008,(4):34-35
当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存在许多不完善方面,不利于加快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必须探讨深化改革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措施,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深化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设,探索政府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新的模式,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创建坚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1,(12):20-20
西方国家对社会管理的定义: 第一,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主要意指政府力量对独立于政治、经济领域之外的那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方面,这种管理提供成其为国家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另一方面,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向是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与公共服务的差别在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相比较而言带有更重的“规制”色彩。这在西方国家整体“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构成了其刚性但又不可或缺的职能。第三,这里所说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由政府来行使,但是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和社会团体也开始进入部分社会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一种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小政府、大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积极实践,探索社会管理新途径。石家庄市此项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学习先进,创新突破,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国兴  杨凯 《前线》2013,(4):72-73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明确和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又做出了新的部署。为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促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探索形成了以“走、转、改”为主旋律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三部曲”,有力促进了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走改革创新之路,创建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2008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地方机构改革“7+1”的指导思路,首次将“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亦有存在着“大部制”思维改革的必要性。以“大部制”视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关系理顺、结构优化、效能提高的新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出现较大变革,基层社会风险剧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成为必然。政府传统的社会管理面临基层街居权责不对等、行政化倾向严重、社会协作治理机制缺乏、社会工作体系尚未建立等困境。广东省顺德区容桂街道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行先试”地,在改革中对基层社会管理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容桂模式”,为其他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2月28日至4月28日,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我就北京市怀柔区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的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怀柔区通过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设立“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更好地解决了发展、和谐与稳定问题,创建了良好发展环境,对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基本方向与路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杨宜勇 《前线》2011,(4):33-35
自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我国无论是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上海“十一五”期间,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管办分离,理顺政府与行政执法类、社会公益类和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的关系,将一部分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转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为进一步推进上海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浦区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创新农村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提出了以“托底”“托管”“规范预算”为内容的村级组织综合配套改革。所谓“托底”就是通过公共财政向乡村的延伸,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以提高农村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奠定制度基础。“托管”就是通过村民自治的民主程序,  相似文献   

16.
林秀山 《奋斗》2011,(7):33-34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我们着眼于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的总体要求部署,紧密结合佳木斯实际.扎实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使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社会秩序明显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王琪 《当代贵州》2011,(31):44-45
怎样认识社会管理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深入研究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任务已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  相似文献   

18.
怎样认识社会管理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深入研究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任务已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  相似文献   

19.
陈君文 《学习导报》2010,(23):24-25
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株洲着眼于战略上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获得全国综治工作“四连冠”,连续两次获得“长安杯”,确保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政府管理系统进行创新不仅是政府有效回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需要。政府管理创新系统应涉及“政府”、“职能”与“创新的实践”三个要素。为此,政府管理创新应推动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改革,增强政府创新的动力;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政府创新重心;推进大部制改革,完善政府创新的组织结构;加强行政法治建设,遏制行政权力的寻租与滥用这四方面来改进,进一步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