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有力支撑.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抢抓经济转型、内需拉动和产业转移等重大历史机遇,破解要素环境、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综合性、深层次难题.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老河口市县域经济发展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试图发现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曾都跨越发展、重返县域经济“十强”的关键时期。但同时.全省县域经济立足“十二五”跨越发展,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展开的新一轮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曾都确保县域经济发展保先进位目标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工业兴市”大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打造曾都县域经济抢先进位新优势.实现曾都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先进省份相比.我们差距仍然很大。当前.我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自我加压,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抢前争先.奋力推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岳文丽 《实践》2009,(7):33-3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和县情实际,紧紧抓住和用好新的发展机遇,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实践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往往是县域经济的薄弱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最根  相似文献   

5.
娄伟春 《奋斗》2007,(11):58-59
省十次党代会.把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上重要的位置.这对以农业为主的林口县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林口县以省党代会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要求为指针.结合县情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涛  崔仑  吕灿华 《理论学刊》2003,(1):106-108
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培植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应着重抓好培植优势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质量、扩大社会投资、创造人才发展环境、实施科技战略、提高服务执法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等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针对我市县域的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论述了要发展揭阳市县域经济必须着力坚持五个发展方向。注重处理好四种关系和着重增强五种意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新举措,谋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从而不断地壮大我市的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7,(24):25-26,32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宁县立足县情,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9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86.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56%。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2.01倍,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1.6%;实现利税7708万元,比2001年增长11.7倍,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74.5%。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湘潭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基于这样的县情,我们确立了“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省内经济强县为奋斗目标,突出抓好园区经济、农民增收、项目建设三个重点,注重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洪君 《奋斗》2006,(8):28-28
几年来,我们通河县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实现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实现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比“九五”期末增长62.4%。  相似文献   

11.
刘新民 《学习月刊》2012,(20):32-32
这几年来.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热朝中.长阳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谓异军突起,亮点纷呈。长阳重视环境保护.努力把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重视发展质量.科学实施产业布局.坚持民生优先.凝聚人心,形成发展合力.得以弯道超越,从而成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最快的县.  相似文献   

12.
恩施自治州来凤县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对探讨税收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和途径.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资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常常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有时.它又会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资源性产品需求下降,价格快速下跌.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资源型县域走出发展困境,破解发展难题,就必须坚定信心,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经过全省上下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县域经济已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好局面,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几年快速增长。目前,瓦房店、海城、庄河、普兰店、大石桥、东港、开原共7个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15.
赵晓宇 《新长征》2007,(4):54-55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成长型县域经济显得异常特殊且重要。表现在:其不仅是县域经济从幼稚期迈向成熟期不可逾越的过渡阶段,更是县域经济快速成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最能为市、省和国家作贡献的阶段,同时也是最艰难、最能创造辉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明确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我省现有29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涵盖钢铁、装备制造、石化、食品、建材、医药、纺织服装等各行业领域,2022年营业收入超3.55万亿,同比增长11.8%,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07,(24):45-45
为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紧密联系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于全县工作大局和干部队伍的实际.从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出发.十七大刚结束,惠水县委就投入百万资金委托清华、北京大学举办“惠水县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与发展县域经济研修班”。以此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功底和知识更新,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郑庆海  陈晓 《新长征》2008,(12):45-45
为把组织工作全面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伊通县委组织部大力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采取五项措施,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一是配齐配强经济工作一线领导力量。选调懂经济、会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东宣 《新长征》2010,(3):40-42
东辽县曾经被贴上了“欠发达”、“贫困县”的标签——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比重失调.发展结构不够优化……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闲难重重。  相似文献   

20.
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决定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在目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形势下,县域人才工作总体上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这需要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工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