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课》2008,(6):35-36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阅史记,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他在仕途上所取得的成绩,也与他终其一生勤读好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其家书中,他谆谆劝诫诸弟要读书学习,其所阐述的读书学习观,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读了<曾国藩家书精选集>,我才真正理解了青年毛泽东为什么在1917年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谈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  相似文献   

3.
若撇开曾国藩的"曾剃头"之恶名一面,只就读书的一面看去,他确有很多可学之处。"买书不可不多",是曾国藩的观点。道光十六年,他自京师"贷百金,南归过金陵,尽以购书"。归家后,"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者几一年"。"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是他的另一观点。他最终所择者,  相似文献   

4.
读书能健身     
《当代党员》2013,(9):76-76
美国《读者文摘》上的一篇报道指出,读书不仅让人增长知识,还对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读书感怀     
张嵩 《共产党人》2009,(12):53-53
曾几何时苦读书, 一部《三国》伴长夜, 多少滋味生寂寞, 弃卷独行人焦灼, 立时生吞最欢愉, 困惑时节少忧虑, 课上两耳听代数, 理化常年怕排名,  相似文献   

6.
谈读书     
老舍 《学习导报》2012,(8):11-12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相似文献   

7.
好读书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  相似文献   

8.
好读书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  相似文献   

9.
谈读书     
老舍 《新湘评论》2012,(8):11-12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相似文献   

10.
读书     
坐着火车去西藏 旅行不仅仅是身体的经历,视觉的饱餐,它应该还是一种思想的旅行一你要体验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也并不一定到处跑。在有限的时间跑太多的地方,难免会走马观花,真正需要的是一段时间的投入,一点好奇心,一点探索精神,还要怀揣着一颗平和包容的心。  相似文献   

11.
杜晓莲 《党的建设》2011,(12):42-42
年幼时,在堂屋的抽屉里放有两本用毛笔抄写的“书”,依稀记得一本为《三字经》和《百家姓》,另一本叫《四言杂记》。书皮泛黄,书角早已没了棱状,书页破碎,墨迹模糊。祖父说,这是他小时候的宝贝,陪伴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12.
读书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读书的好处有许多,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关于如何为政,孔子提出的尊五美、屏四恶主张到现在还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在今天,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健脑长智、与时俱进,尽职尽责、树起标杆;不能看书翻个皮、读报看个题,甚至书报不翻、靠吃老  相似文献   

14.
读书的快感     
一般来说,读书有两种情形:一是被动的“出门无伴漫读书”,因为没有伴侣,只好拿看书来当做消遣,这样读书容易囫囵吞枣,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还有一种是主动的,见到好书就读,读无定所,不择环境,捧书入定,沉醉其中。进入这样的读书境界,体会到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快感。叶灵凤先生就曾描绘过这种颇令读书人神往的一幕:“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看白天买来的新书,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大概每个真正的读书人都有与此大致相近的心境和感悟。宋代诗人尤袤流传…  相似文献   

15.
袁浩 《奋斗》2010,(8):63-63
读书是最不挑剔时间场合的,只要你手头有书。古人可于厕上、马上、枕上读书,还可负薪读书,挂角攻书,甚或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如此说来。还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可读书呢?  相似文献   

16.
于丹 《学习导报》2011,(20):46-46
旅和游是两件事。旅可以是一种外在的行程,比如说旅行社组织浪漫之旅、体验之旅、夕阳红之旅。而游,我认为是个人心灵的事情。现在不缺乏旅,缺乏的是游。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说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  相似文献   

17.
李雪峰 《当代贵州》2014,(11):56-57
正古人养性,泛指对精神的养护,保持达观、无累、寡欲、乐观的人生"修养"才算是符合规律。明智养性也罢,养生也罢,决定其效果的大前提是人要有足够的聪慧。对于领导者来说,下面几个方面较为重要。第一,要有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这里,老子区分了"智"与  相似文献   

18.
张奥 《学习月刊》2012,(1):17-17
那是2009年的一个午后,我和同事一起到天门市地方税务局读书室借书,偶见书架上摆着一本《曾国藩家书》,颇为惊喜,遂急急借阅。如今两年时间已过,读此书数遍,但却依然时时捧读不甘释卷,只因自觉略其精髓不足一二也。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  相似文献   

19.
勤奋读书     
最近重读了一遍明代宋濂勉励其同乡马生勤奋学习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受益干其勤学苦读的学习态度。文章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砭时弊。叙自己为学之难,求师之艰,先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读书坚苦不移,后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苦中自有乐,  相似文献   

20.
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为求知益智,为修身养性,抑或为生命和灵魂寻求一种最终的精神皈依。但无论是哪一种读书态度,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寻求一种读书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