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赢得有尊严的生活,有尊严的劳动,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难道尊严这个东西真的是那样虚无缥缈?难道尊严这个东西真的是那样可望不可求?难道尊严这个东西真的离我们很远很远?然而,只有有尊严的生活,有尊严的劳动,才能让人们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正>尊重劳动,必须使劳动者通过劳动换来美好生活,通过劳动拥有尊严,而"体面劳动",正是尊严的底线。体面劳动,必须是安全的。尽管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然而,与漂亮的经济数据如影随形的是巨大的社会成本。据广东商学院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3.
赢得有尊严的生活,有尊严的劳动,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难道尊严这个东西真的是那样虚无缥缈?难道尊严这个东西真的是那样可望不可求?难道尊严这个东西真的是离我们很远很远?然而,只有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地劳动,才能让人们享受到真正的幸福。《人民日报》一篇文章说:"一个人是否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一定  相似文献   

4.
人的尊严思想构成唯物史观的重要一维。在唯物史观中,人是一种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生命性和超生命性的双重性存在,因而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人的价值是人的尊严的根本。实现人的尊严,实质上是实现人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异化劳动、商品拜物教等使人的尊严丧失。因此,克服异化劳动以及拜物教是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必然环节。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扬弃异化劳动的现实的运动,其目的是"人的解放与复原",即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复归。  相似文献   

5.
连超 《学习月刊》2011,(24):4-5
一、马克思的尊严观解读 (一)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尊严观的超越 西方传统尊严观从对人的关注中发展而来.通过“向内寻求”来获取人的尊严。但是单纯由精神因素架构而成的平台,显然不能作为感性的、社会的、历史的人获得平等与尊严的基础和根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生建设的逐年加力,"让劳动者更有尊严"成为全省上下热切的呼声,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普遍的共识。劳动者"体面劳动",就是付出与收益对等的劳动、有保障的劳动、可持续发展的劳动、快乐的劳动。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此,我省正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千方百计"造饭碗",实现"劳有所得"。劳有所得,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朱四倍 《学习月刊》2010,(13):40-41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指出:维权是维稳的前提和基础。强调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意见》中的“维权是维稳的前提和基础”观点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和热议.认为这一提法为消除维稳乱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骄 《学习导报》2011,(10):13-13
随着民生建设的逐年加力,"让劳动者更有尊严"成为全省上下热切的呼声,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普遍的共识。劳动者"体面劳动",就是付出与收益对等的劳动、有保障的劳动、可持续发展的劳动、快乐的劳动。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此,我省正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千方百计"造饭碗",实现"劳有所得"。劳有所得,一方面是有"劳",  相似文献   

9.
袁浩 《实践》2010,(5):56-56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深情之言。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民的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彰显了国家领导人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体现出党对各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向度,纵观其一生的奋斗历程,无不饱含着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切,对人的尊严及其实现的执著追求。可以说,人的尊严及其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理性理想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再到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从其理论逻辑看,主要是从宗教批判、异化劳动以及人类解放等不同维度展开对人的尊严及其实现的探讨。研究马克思人的尊严理论,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在当下中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光 《求贤》2010,(12):38-38
司法上对劳动争议的定义.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换句话说.劳动争议就是劳动关系双方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劳动争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尊严     
尊严是个很庄重的词。国家有国家的尊产,家庭有家庭的尊严,个人有个人的尊严。对于国家来讲,领袖就是国家尊严的代表。对于家庭来讲,家长就是家庭尊严的代表。个人的尊严当然由个人的思想、举手投足来表现。  相似文献   

13.
王国庆 《求贤》2009,(6):46-47
“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及其意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的认可,是一种文化和一种文明的诉求.也是一种思想态度的价值目标.这一理念既彰显了党中央的“以人为本”.又体现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天津市少年宫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关注人的发展入手,做好每个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践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的尊严理论作为温家宝重要的执政、外交和法治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内涵,可以概括为人之尊严、法律尊严和国家尊严三部分。对温家宝的尊严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可以预见性地把握中国未来的政治文化和国家发展理念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农二师二二三团工会大力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体面地劳动,推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该团居住着维、回、蒙、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比例占全团的46%,在团党委、工会的带动下,各个民族和谐相处,互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劳动保障工作涉及干家万户.关系百姓民生。随州市曾都区柳树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职能作用.就业再就业、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小额担保贷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下岗职工就业培训、退休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17.
晁振源 《求贤》2009,(10):40-41
走进天津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以下简称监察总队)办公室.可以清楚看到墙上悬挂着:“严格执法、公正廉洁”8个大字。多年来.监察总队40多名劳动保障监察员就是凭着这个座右铭.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为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以及促进天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仅2007年至2008年.他们就检查用人单位835户次.涉及劳动者26.57万人,受理群众举报投诉421件,立案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案件334件.追回拖欠劳动者工资8216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5.6万份,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2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广播与民众交流,再次谈及对“尊严”和“幸福”的理解。温总理称要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要使社会更加公平,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1):4-5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庄严承诺。“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更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党和政府对人的价值和幸福的肯定,表现出党和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决心和自信心。但是要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践行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必须弄清几个问题:让什么人享有尊严的生活?享有什么样的尊严生活?怎样才能享有尊严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