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3,(14):56-57
车站的休息长廊里,一对穿着校服的男女中学生当着众多候车人的面,玩起了“舌吻”——近日,在福建漳州碧湖生态园里一件名为《车站》的雕塑,引起了市民众多非议.也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更多雷人的雕塑……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政     
<正>我省中小学毕业年级不组织采购校服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校服选用采购每3年一个时段(即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在该时段起始年级采购,毕业年级不组织采购校服。《通知》要求,学校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与社会代表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  相似文献   

3.
陈宵 《求贤》2011,(1):56-56
当前,许多澳大利亚人崇尚“穷苦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澳大利亚.走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到穿着华贵服饰的中小学生.也看不到骑着名牌自行车的孩子招摇过市。看到的都是些衣着朴素的孩子.在澳大利亚的中小学.学生的校服都是很便宜的那种.一套才25澳元.合人民币150元左右。而且.每学期的校服都是一个款式和颜色的.便于学生换洗和以旧替新...  相似文献   

4.
正来到遵义市桐梓县燎原镇蟠龙社区时,正是冬日的午后,在社区的一家服装工厂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身着蓝色工作服,戴着口罩,正在将一件件校服的布料、半成品放上电脑平车,密集的缝纫声不绝于耳。这些工人手脚麻利,表情专注,一件件精美的校服正通过流水作业线生产出来。这是贵州彩阳服饰的扶贫生产车间,也是桐梓县易地扶贫搬迁点  相似文献   

5.
近日,4万元“崇文助学金”通过恩施州教育书刊管理办公室,已陆续发到100名初三贫困学生手中.同时恩施书刊办还为这100名学生每人捐赠了一套校服。“援助1万名小学特困生和5千名初中特困生完成学业”是恩施州政府年初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州教育局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此举是其采取的具体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日,省教育厅和省物价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严格界定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范围与标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自愿和非营利原则向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向学生收取文化体育活动费10元/生/期、热饭费5元/生/月。学校开办食堂的可以收取伙食费,按实收取,不得盈利。校服费用方面,小学生每生两年两套(运动装、夏装各一套),每两套不得超过140元;初中生每生三年两套(运动装、夏装各一套),每两套不得超过170元,高中生每两套不得超过190元。校服式样由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协商确定,实行统一招标采购。采购过程必须有学生家长代表参加。校服式样要保持连续性,两年后学生不要求更换的,学校不得强制更换。根据上一年教材定价标准提前预收教材,按学期结算,多退少不补。  相似文献   

7.
1961年5月3日,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回乡调查,在花明楼住了七天六夜 对1961年5月的这次回乡.我于1984年对王光美有过一次专访。当时。我对王光美说:刘主席回乡调查这件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党史上,可谓意义重大。作为国家主席.能够在农村同老百姓朝夕相处.共商国家大事,一住就是44天,这本身就是关注民生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8.
2008年新学期开学后,农十二师二二一团学校为规范校风校貌,要求在校学生统一制定学生校服一事,向全团学生家长发放意见表562份,广泛征求家长意见,有97%的家长在意见回执中同意统一制定学生校服。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0.
至今为止.全国考古发现先秦时期的玻璃璧共184件.其中湖南出土160件,而湖南出土的玻璃璧中.有97件是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古代的璧,主要有两种——玉璧和玻璃璧。古代所说的琉璃,就是玻璃.中国古代的琉璃不透明,或半透明,晶莹如玉,其使用价值和玉相同。  相似文献   

11.
3月5日,时令虽已进入春天,但塞上仍是春寒料峭,残雪未消。然而,在灵武市的车站、西湖公园,人们却看到了这样一种热气腾腾的场面:一群群身穿天蓝色校服的少年学生冒着春寒不停地忙碌着,有的帮助公共汽车司机擦洗  相似文献   

12.
第一招:搞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在美国,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柑橘也是布满灰尘,参差不齐。但经过加工厂的加工处理.摇身一变,光洁诱人,均匀整齐,成了一件件合格的商品,售价自然要高许多。这就是搞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打工仔”     
远夫 《党员文摘》2007,(3):25-25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快乐过:倒霉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糟糕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烦恼无休无止,终日忧心忡忡.愤怒、暴躁影响着亲情、友情。多么讨厌、多么残酷的生活!如果恰巧你就是这样的人,请别气馁,你能改变这一切,如果你了解并熟练运用“90比10法则”的话!  相似文献   

14.
桦子 《党员文摘》2008,(9):14-16
从另类学生到商界奇才.从微软之父到世界首富,30多年来,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2008年6月.是他离开微软的时候。在之前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悄悄干着两件事:第一件是为微软寻找可靠的接班人,第二件是去多个陌生的行当学习.为自己退休后的转型铺路。  相似文献   

15.
龙丽纤 《求贤》2010,(4):48-48
这是一套黑色西服,售价500元,但却有10个“主人”。这些穿着它的大学生“主人”,精神抖擞地出去找工作.有的已找到了工作,有的已达成了意向,于是,这件西服被称为班上男生的求职“福衣”。这件衣服真正的主人.是武汉科技大学国贸专业大四学生晏亮。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群众负担.立即采取措施.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进北京后。毛泽东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手关掉院子里的电灯。  相似文献   

17.
周大仁 《学习月刊》2009,(13):12-13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发生了许许多多震惊世界、影响中国的大事、喜事,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是这些大事中的最重大的一件。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8日,我校八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带队来到桂花茶场进行实践劳动——采茶。为了提高效率.班主任给每名学生布置了采摘0.5斤的任务。两个小时过去了.一般的学生都回到茶场交芽茶,大多都在0.3斤以上.只有小兰连0.1斤都不够。班主任李老师说:“你要掌握采茶的方法,你看别人采了多少?下次多采一点儿啊!”没想到小兰听后,气愤地离去了。到了中午,学生都回来交茶叶吃快餐了.可就是不见小兰回来,这下可急坏了李老师,急忙派几个学生到处找.最后在茶园里找到了小兰,让她回来吃快餐.可她就是任性不回来。  相似文献   

19.
这个话题,换一个说法.就是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笔者读了一篇文章,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现摘录如下: 1980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北京丰泽园饭庄的厨师陈爱武向报社反映.商业部部长王磊搞特权.在丰泽园饭庄吃一顿饭交的钱不够买一碗汤。  相似文献   

20.
祥子 《新湘评论》2004,(5):42-43
找到杨慧丽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湘阴县城,记者遍寻不遇,手机都快打爆了,就是联系不上。慧丽实验学校一位老师说:杨董事长做事风风火火.她为残疾人事业到处奔走,实在太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