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中央文件,需要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要有更加崭新的视角,更加辩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尤其要与转变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2.
张武华 《人民论坛》2010,(6):235-237
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正确评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包括: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主体意识需要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乌申斯基民族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突出了民族性对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 ;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 ;主张教育的民主化即人民性 ;提倡教育要面向生活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根据本民族需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 ,主张培养有博爱精神的人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他的这些思想是有其生命力的 ,至今仍不乏其时代意义。面对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我国当代德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民族性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德育在这种背景下的重新定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果。这些文件表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更加系统,目标体系更加科学,学科建设更加完整,工作队伍更加专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5.
德育观嬗变与德育话语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慧兰 《求索》2005,(5):134-136
德育话语是德育思想的表征,应作为德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客体。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了对德育话语的研究。当前,对话与交流成为普遍趋向,对仍以“听话”为中心话语的德育来说,话语的更新势在必行。本文认为,随着德育观嬗变与新的德育观的建构,德育话语应走向交往与对话,话语的更新应考虑话语方式、话语内容、话语的语境语气等各个方面,力求反映德育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郑田宏  王滨 《岭南学刊》2023,(3):116-121
孔子基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德行优先原则的德育思想,影响了中国漫长的德育历史。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孔子的德育思想针对个人的禀赋习性、生活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形成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主要表征的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三个统一的辩证逻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此为启示,通过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政思维、拉紧社会结构与思政关系纽带、抓住因时而新的思政脉搏,朝着精准化、科学化、时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姜婕  邓子纲 《湖湘论坛》2003,16(6):94-94,96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极为丰富。自孔子自成体系的德育思想产生以来 ,中国德育思想史已达两千多年。其间出现了许多卓越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各自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习俗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在德育方法论方面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们充分发挥了主观创造力 ,提出了许多深刻反映着教育教学规律和人们认知习惯的德育方法。这些德育方法在客观上能够为我国现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德育方法的构建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我们把这些德育原则和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知尚行与…  相似文献   

8.
灌输教育思想和灌输式教育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差异,灌输式德育既有种种弊端又有其生成的客观必然性。灌输式德育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受自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和知识中心主义的教学观的多方影响。应该辩证审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构建以对话互动、地位平等、主动参与、教学相长、关注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情感交流为特征的现代和谐德育的主体间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西历史上都有优良的传统,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既离不开对中国德育传统的批判继承,也需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研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通过比较、批判、借鉴、综合,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这一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是面向新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措施。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图伟略,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为此,我国党和国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传统高校德育目标的政治性和工具性制约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德育内容的理想化和空洞化影响了其育人作用的体现,空洞说教或灌输式教育方式致使德育效果不佳。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相容、教育功能贯通,因此,可以从教师、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评估制度等多方面强化人文教育,突破高校德育困境。  相似文献   

12.
《干部人事月报》2011,(5):22-23
在美国大学中,宗教仍然履行着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重要职能,许多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均出自宗教,以至美国许多人把德育等同于宗教,把思想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抓紧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对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同志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央领导同志作出过许多重要指示,强调加强学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又专门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出文件,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两种不同的教育,但是由于两者在实践中概念的不断泛化,导致了在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制度建设中概念界定不清和使用混乱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对科学使用两个概念、加强学科理论构建、提高教育成效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强化和完善大学德育内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的制高点是大学教育。大学德育的对象是智商较高、思想活跃的群体 ,要使德育深入人心 ,必须强化和完善德育内化的机制。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树立新的德育观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 ,把德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邓泽球  马庆 《前沿》2014,(17):24-25
《孝经》中的德育思想能够在四个方面启示公民道德教育:从个人层面来看,个人品德为公民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在社会层面上,公民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社会公德;体现在国家层面上的对国家认同的培养则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实践层面上,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内容则是强调了道德实践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要批判继承《孝经》德育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宋静 《理论月刊》2006,1(3):154-156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而政治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政治价值观教育。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政治价值本质观教育、政治价值目标观教育、政治价值标准观教育、政治价值选择观教育和政治价值创新观教育等。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高校当前的德育困境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德育内化动力不足,德育通道受阻,从而造成德育效能低下。而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其优势在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需求大,动力强,成才观教育体系宽泛,可充实的内容多,而且成才观教育切合实际,能够抓住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三生教育”,并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推行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等形式以全面落实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必将成为德育工作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9.
老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实践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晶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0):168-170
《老子》是一部德育思想的经典。老子倡导“见素抱朴”的德育思想,是培养独立人格的思想依据;老子提出“行不言之教”的方法,作为一种潜隐的德育方法,对于实施隐性德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子德育思想中所蕴含的真义,我们从事当代德育实践活动时,都应当认真思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邵凌云  ;邵凌霞 《前沿》2014,(21):78-79
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苟子德育思想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本文主要是从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方法途径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浅析其主要德育思想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