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梅 《世纪桥》2011,(21):43-4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毛泽东思想内容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从实践形态的观念看,人类历史就是实践形态发展的历史。文章通过对毛泽东实践观的阐述,探寻其在理论和现实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明 《新湘评论》2009,(7):46-47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实践观点。马克思在其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毛泽东在著名的《实践论》中鲜明地指出“真理的标;隹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刘明 《学习导报》2009,(7):46-47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实践观点。马克思在其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毛泽东在著名的《实践论》中鲜明地指出“真理的标;隹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一脉相承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内在统一的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思维方式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观点,也是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一步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只能是社会实践。历史发展到今天,毛泽东同志关于实践的观点,对于当代青年的思想教育、健康成长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重温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对于我们切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立足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一脉相承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内在统一的理论核心,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相似文献   

8.
王德政  谢聚峰 《党史博采》2008,38(3):4-5,10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本文阐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观中的作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以进一步深刻理解实践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江流 《新湘评论》2010,(8):23-2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说:“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之所以把这一“相结合”称谓“我们的理论”,是因为它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实质和品格,说明“我们的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文艺观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所构成的理论系统。它既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又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血脉相连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新贡献。江泽民文艺观的哲学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拱心石。坚持实践的立场,马克思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实现了其哲学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学说。实践的观点贯穿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之中。从实践出发,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坚持实践的观点,从实践中探索社会发展道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考察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兴趣,认为这与他的革命实践活动有着内在联系,也与他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形成的经验以及教训有着内在联系。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文本阅读史看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本与实践之关系的看法,总体上持实践高于理论这一反教条主义的基本立场,而且有着特别持久的坚持。但毛泽东毕竟是通过文本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因此,在毛泽东一生的理论活动中,并没有完全让反教条主义的情绪支配自己,能够寻求文本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关系。文章依据新的材料考察出,1960年代,邓小平等同志的一个意见是:如果听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忽略,一方面会影响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另一方面,如果失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引导,这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也可能是有问题的。毛泽东当时支持了这一正确意见。毛泽东晚年对中苏论战中的文本与实践之关系问题,也有特别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石,也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尊重实践,崇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了许多重大的发挥,尤其是关于试验性实践的思想就是他的重要贡献之一。 一、试验性实践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社会实践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都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丰富多采,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其内涵和要求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坚持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坚持在实践中摸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增强理论自信;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贯穿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首要和根本的观点,是区别于传统哲学及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根本异质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适应中国国情的特点和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内容。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认真研究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贯穿中国实践经验的理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给予了界定。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追求的哲学基础,其中贯穿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主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这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杨海蛟  张会龙 《探索》2014,(2):47-54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理论。毛泽东民族理论,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理论基础,创造性地发挥、形成的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民族理论具有科学的立场、严密的体系、精辟的观点、实践的价值,不仅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发挥了根本性的指导功能,而且在新世纪、新条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际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崇尚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对实践的正确理解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与成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通过对黑格尔实践观的扬弃,掌握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正确理解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为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俄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前提。列宁《哲学笔记》中的实践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深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