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得到改善,民众福祉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回眸数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一边真切地感受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实含义,一边也必须认清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地调整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作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突出体现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与高新技术领域产能不足的问题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把重心放在破解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深化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佳华 《新长征》2011,(4):48-49
一、社会建设滞后带来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即问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从而使社会建设严重缺位,在发鼹过群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部门主义是危害经济环境的元凶。它使优惠的政策、优越的区位等其他经济发展要素变得毫无意义.从而严重妨碍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处于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 日益明显的影响。中国不同地域政治文化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各具特色的互动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 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状态,使我国呈现出沿海、中部和西部三大特色鲜明的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5.
邵弋 《学习月刊》2014,(9):19-22
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大量涌人沿海等较发达地区。其规模之大,对经济活动影响之深远,在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之中都是少见的。一方面,大量的流动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过大的规模以及其本身暗含的不确定性又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某些负面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引导,使人口流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刘建芳 《唯实》2009,(5):58-61
改革开放以来,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也带来了诸如外来人口急剧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环太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在转型过程中环太湖各市既要注意大产业间的同一性又要注意同一产业间的互补性和关联性,以最大化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差异性竞争和互补性促进,尽可能地避免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两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中两部与东部的相对差距逐步减小,但是长期形成的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并没有明显改变.在国内生产总值、城乡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反而呈扩大的趋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之所以越来越大,除了地理环境、历史、人口、  相似文献   

8.
姜寒 《学习月刊》2014,(4):71-71,28
1995年11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汉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益.也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全体利益的讲话.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为我们正确认识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正确的原则和方法。下面仅就讲话中关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作用问题.缩小区域成员间经济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路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其建设目标是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和提高运输质量,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运输能力、加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交往、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方法是推进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必然与发达地区有所区别。欠发达地区既要正视经济转型中的现实,坚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又要遵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系统分析、创新思维和以人为本等的科学方法,把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贯穿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始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一江两线”经济带建设,支持和促进长江沿线和汉(口)十(堰)、荆(州)襄(樊)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加快发展。这是对武汉城市圈战略和“一主两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补充和完善。至此.未来五年湖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轮廓已清晰可见。这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符合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可以在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中找到强有力的支撑.而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在区域经济理论中寻找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也是关联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绿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的趋势。而我国由于资源分布、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差异性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制度的供给者,有必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不同层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乌云娜 《实践》2011,(10):23-23
一、低碳经济是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统一的多民族大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数量多、经济增长快、能源消耗大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所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与能源、环境以及政策协调的压力十分巨大.而民族地区面临的压力更为突出。日本的卡亚教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卡亚公式,  相似文献   

15.
田春 《学习月刊》2009,(4):82-82
“经济科学发展”既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指经济发展的理念和过程.是技术和价值的结合。是经济伦理和经济制度的结合.一切社会都需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的需要.满足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无疑.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应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刘长飞 《发展论坛》2002,(10):33-33,40
本文所说的经济发展地区是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的,其经济发展刚刚摆脱了欠发达阶段的低水平扩张,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产业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一、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地区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刚刚实现了由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到经济开始快速增长的转变,突出表现在一、二、三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仍然主要是靠量的扩张而不是质的提高。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一、二、三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我国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背景下提出的,其内涵是:要在重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以及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提高的前提下,来讲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这意味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战略性任务,我们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来看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举措在于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也日益凸显,城镇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资源过度开采与浪费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熨平城乡经济鸿沟,以生产要素流动催生城乡体制改革,增加政府社会公共品有效供给,重构财政金融制度,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孙雪 《共产党人》2007,(21):42-43
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10多年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社区的各种功能,不仅有效解决了社会问题,有效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要,而且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等众多的主、客观原因,城市社区发展相对滞后。此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了西部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石 《实事求是》2001,(2):43-45
我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西部大开发为地区间平衡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一、我国地区间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在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东部地区 ,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获取市场信息、进行要素与产品交流等方面拥有比西部地区更为有利的条件 ,吸引了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向该地区。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 ,西部地区在要素配置竞争和产品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 ,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呈现日渐扩大的趋势。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