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文对当代世界新闻业、中国新闻业的总体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当代世界新闻业(包括中国)的一般特征是:资产所有制决定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市场手段维系媒体的经济命脉,传播技术提升及整合速度越来越快,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的互动作用日益增强;而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总体个性特征是:新闻资产单一国家所有,新闻媒体在意识形态与产业双重基本属性中定位,在新闻与宣传两种主要功能中展开传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力量制约中发展运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国家,政府管制是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断加强的一个政府职能。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属于市场失灵领域,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主张直接由国有企业实行垄断经营,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对这些垄断产业实行政府直接经营的管理体制。但新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必然导致低效率,并强调在这些产业发挥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的巨大影响力,既来源于公认的操作规范和评判标准,又与西方新闻业的社会公器性质及职业信念密切相关,其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带来的理性主义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无论新闻媒体是公营体制还是商业体制,均以独立的姿态服务于公众,为实现新闻正义原则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从影响力角度探讨西方新闻报道,应从微观基础入手,兼顾中观层面的现实效果和宏观层面的社会诉求。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虽然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市场的无序,因而造成了大批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衰退.但是时于中国来说,真正的问题恰恰不是市场的无序,而是政府管制和主导市场的过度.那种以西方国家正在向政府管制靠拢为理由来强化中国市场经济管制的思维和观点,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报纸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喉舌”和“工具”,反映什么和怎样反映都有一个“党性原则”的问题,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是坚持维护和争取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做新闻报道时就要强调我们的新闻业始终维护和争取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深化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访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项怀诚本刊特约记者杨英杰税收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管理经济、调控市场、调节分配的主要手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能够体现市场经济本质要求、适合中国国情和国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新闻业成为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新闻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闻从业人员已近百万人,活跃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成为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支柱力量。  相似文献   

8.
虽然新闻业已经诞生了几个世纪,而作为新闻评论的出现却是相当的迟。我国的新闻评论学在80年代才发展起来。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文体的一枝独秀,一经兴起,便立刻引起了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大力培育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国家依法有效地运用财政、税收、计划等杠杆进行宏观调控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税法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而我国的税法尚不完备,还无法充分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有鉴于此库文专门就税法的宏观调控职能进行探讨。一、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产生与特点税法伴随着国家和法的产生而产生,有一I国家就必须有满足国家职能需要的资金,而这种资金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10.
1998—2008年间,中国石油产业的组织体制经历了从传统计划行政式体制向现代公司体制的重要转变。区别于既有研究强调市场与国家决定性作用的结构性解释,本研究引入法国组织社会学决策分析的推论方式,从权力游戏的角度,探讨了影响中国关键性产业治理变迁的深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石油产业组织体制变迁,其深层的动力来自于行动者间构建的特定权力游戏。在一定意义上,产业治理或产业变迁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复杂的有组织集体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难题:企业面对市场如何生存如何发展?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经济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方方面面均不规则和完善,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船大难以及时调头。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企业如何走向市场,走上市场  相似文献   

12.
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与产权重组贾鸿亮,刘凤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中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  相似文献   

13.
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共识。中国正在从一个半市场半统治的经济向以法制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在这个转型中,兼有过去和未来的经济制度因素。随着此消彼涨,中国面临两种可能的前途。一种是,旧体制的遗产被消除,形成以法制支撑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是,旧体制的遗产越来越强势,走向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文化背景下,这是一条很危险的道路。因为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往往就会变成权贵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造成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旅游行政监管体制与地方旅游发展不相适应。当前我国旅游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规章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旅游市场不成熟,旅游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基于旅游产业的特殊陛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和解决旅游突出问题需要,在旅游市场监管中加强运用行政指导手段,已成为解决当前旅游市场监管问题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保产业处于低水平竞争,总体规模水平低。WTO将改变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提高环保产业的市场绩效。因此,我国要制定新的环保战略总体规划,提高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建立并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新的环保产业投资、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6.
要大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新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国家经济制度作了科学分析,引起了国际的重视。经济规律要用体制来保证。无论在计划或市场体制下都有公有制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我国在计划经济下工厂是行政的附属物,是国家直接经营,企业不是独立的法人,不能承担有限责...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革过程容易产生不和谐。一种体制是一种平衡,一种平衡是一种和谐。由一种体制向另外一种体制过渡,意味着要打破一种平衡,建立一种新的平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平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不和谐。计划经济曾经是人类的美好的追求。人们认为计划经济将会消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例如经济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的不和谐。在表面的、短暂的和谐之下,潜伏着更多的不和谐。种种的不和谐的聚集,诱发了面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和谐。市场经济的和谐来自于它的制度和谐和道德和谐。…  相似文献   

18.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十五”时期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运行模式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旧的财政体制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新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将我国经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纳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轨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这一方面要求我国宪法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能。这种效能主要表现为:(1)宪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根本法律保障。因为现行宪法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都明确地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新体制的确立,必将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科教文卫体制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改革,对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学界同仁。一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