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理论导刊》2006,(12):91-92
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培养创新型企业文化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等,形成推动企业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有效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1)
作为欧洲的技术创新追赶国家,意大利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发展。二战后,中央政府非常重视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意大利是世界上中小企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意大利政府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知识产权制度调整,对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明确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与构建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是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必须明确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具体地说,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成果运用的主体。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要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明龙 《理论导刊》2008,(2):108-109
德国很早就注重创新政策体系建设,是世界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大幅度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推行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铸造产、学、研一体化链条,加速创新知识的产品转化;高度重视企业创新活动,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形成推动创新的收入分配政策,激发人们创新的勇气与潜能;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培训,为创新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为研究对象,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结合多个创新主体,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虽然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坚持这一体系有利于我们以整体观念,立足深层次改革,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内外联系制度,同时推进创新社会氛围的形成,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杜向民 《理论导刊》2006,(12):76-78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支持和保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大学的重要使命是:推进文化创新,培育建设创新文化;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知识创新;实行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为政府决策提供思想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学完成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然而当前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遇到了明显的瓶颈:一方面,传统意义上以先进技术替代落后技术的企业技术升级政策无法解决工业基础的系统性提升困境;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下,西方国家日益加紧的技术保护政策限制了我国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减少技术依存的进程。因此,形成新型"自主创新观",通过突破共性技术的研发困境形成自上而下的创新是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创新特别是企业创新,是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创新不仅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研发与创新的现状,总结出了影响企业研发和创新水平提高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现状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制度与创新型国家形成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制度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形成的深层次保障。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选择一种运行费用较低的制度模式,为社会提供一个促使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与技术创新模式相同,是一种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体现系统思想,同时也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及发展,反映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协同创新的开展不但是当前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要求,有着极高的理论及实践价值。本文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以满足国家、区域及行业等重大的创新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大型企业创新能力较强,其它企业存在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结构僵化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缺乏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 1、企业方面:(1)有些企业负责人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技创新知识谈薄或缺乏前瞻性。有的企业宁可成立三四个销售科,却不设立一个新产品研究开发部门。(2)资金缺乏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创新资金的缺乏主要来自企业内部,据统计,70%的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经费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应占销售收入1%。(3)多数企业从事科研创新的人才严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6)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新常态"下我国民营企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势在必行。民营企业要想在"新常态"下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以领导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创新为基本前提;以加大创新投入为有效保障;以培养吸纳创新型优秀人才为动力源泉;以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为制度支撑;以有效整合外部创新资源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构建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泰州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在优化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人才机制等方面加强培育和建设,提醒我们认识到构建创新型城市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易先忠 《学理论》2010,(11):61-63
如何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改善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供给还是研发激励?基于我国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供给增加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激励研发的科技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效应要远远小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供给增加的效应。因此,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重点应当优先考虑改善核心研发资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15.
陈筠 《学理论》2010,(24):75-76
国内外事实表明,大部分的发明专利、新产品及自主知识产权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当前,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着意识动力不足、融资困难、政策扶持不足、管理混乱、人才缺乏等问题。要把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为民营企业的“企业行为”,需要从企业制度、融资平台、政策扶持、创新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建设创新型山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利 《理论探索》2008,(1):109-111
建设创新型山西迫切需要提高山西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山西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研发投入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且发展较慢、科研院所发展滞后、人才缺乏等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山西建设需要从五方面努力:转变观念,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大投入,增强创新的动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创新;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政策和法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辉 《理论导刊》2004,98(9):38-39
面对技术创新的极端复杂性,探析建立与技术创新活动相适应的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就构成了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从我国实际出发,要从技术创新的特征出发创新和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边勃 《理论探讨》2007,(4):79-81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是提高企业、企业群体、行业整体及国家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需要建立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制度保障三大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将与我国中小企业形成激烈竞争,中小企业将处于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当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提高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标志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怎样建构我国的技术创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九龙 《理论导刊》2003,(11):17-19
建构我国的技术创新系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吸收消化,实现二次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完善经济体制的改革;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国家和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国家、企业、高校、科技机构应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系统;转化教育模式,调整教育结构,为技术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