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4,(36)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时代显得尤为突出。通过阐述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新媒体对现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尝试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对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良好形象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36)
从北方民族大学新闻系《民大青年报》的发展和实际出发,分析了高校校园报刊在新媒体冲击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生存现状,提出了打造特色校园报刊的应对举措和解决制约校园报刊发展问题的思考,展望了高校校园报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新媒体时代,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高校校报面临严峻考验,受众不断被分流,影响力逐渐下降。高校校报要获得新发展,除了保持原有优势,还要改变以往的"重采编,轻发行",与新媒体融合,拓展发行渠道,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实现发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1)
结合相关实证调查结果,对新媒体时代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进行培养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发挥多种媒体功能;正视新媒体的两面性;开展新媒体素质教育,提高学员新媒体素养;加强纪律作风教育和科学管理;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创建高质量的校园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思维方式和道德价值判断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面临新的挑战。通过提高传播者信息技术素质、关注大学生主体性提高媒介素养、优化传播内容、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与管理、开展传播效果评估,变挑战为机遇,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2)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逐渐形成并日益活跃,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针对当前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对舆情的潜在力量认识不足、反应迟钝、控制过度、舆情监测系统不科学、立法滞后等薄弱环节,政府必须从观念、实践及制度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以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2)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给多校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时代对多校区高校党建的意义入手,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对多校区高校党建的挑战,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下多校区高校党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为版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在界定何为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特性基础上,解析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对版面设计的要求,即突出中心主题、主要的信息突出化;图片形象生动、新闻性兼具艺术性;增加版面亮点、精心描画各骨骼线;确保视觉流畅、版面条理清晰可见,并从形式内容统一、版面设计与新闻内容融合;色彩清晰明朗、注重整体和谐统一;巧用"留白"、突出主题、强化重点等角度探寻版面设计如何为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服务。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1)
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区别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受众、反馈等各方面与传统媒体迥异。依托微博、微信等载体,自媒体带来的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完全革新了以往警民关系和警民互动模式。打造优秀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平台,使之成为当前自媒体时代警务力量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6)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进行优秀人才培养、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在伴随着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境遇中,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实效性。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理论入手,探究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一、微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传播、价值生态正日渐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生存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改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生态也发生了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认同危机、控制力下降、话语权消解等问题。首先,微媒体传播内容的任意性降低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社会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目标向度,其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3)
高校危机管理作为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培养学生危机意识、维护高校声誉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造成的影响入手,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国内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提出对策如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高校危机事件的预警;完善危机事件信息披露机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加强高校危机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提升管理人员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个新生组织,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把双刃剑,其正向发展对高校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其发展受挫或者误入歧途,则会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挥好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祝爱民  刘炼鑫 《学理论》2020,(10):123-125
红色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的红色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易班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互动平台,为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提供了新路径。高校应积极利用易班网络平台,通过加强易班管理队伍建设、设置易班线上红色教育学习模块、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以及开展易班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进行红色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改革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探析:一是开辟高校新媒体阵营;二是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8)
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正确把握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也可以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积极应对,找出存在问题,做出应对决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觉接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邓欣  秦宏毅 《学理论》2015,(1):119-120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步入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以大学生为主,具有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和散步式网络舆情主体的双重特点,在监测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难度,预警存在盲区。为此,高校亟须提高网络舆情生态意识,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技术水平,避免和缓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公民关系应是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被授权与授权的关系、以公民意识觉醒为基础的治理与自治的关系、以政民良性沟通为特征的合作性伙伴关系以及以网络监督常态化为特征的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忽视公众需求,过度干预社会;公民意识薄弱,公共利益代表缺位;政民缺乏良好的沟通,政府公信力缺失等.因此,需要从社会、公民与政府三个层面改善政府与公民关系:公民要培育自身的公共精神、理性参与政治生活;社会要大力培育建立社会激励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政府要大力推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完善网上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社会安全阀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刘朋 《理论视野》2013,(7):42-46
新媒体的发展将公共空间划分为社会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两个部分,虚拟公共空间的膨胀改变了政党生态环境,迫使执政党进行适应性调适。网络执政力作为执政党动态调适的回应,需要通过增强政党适应性,提升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导力,提高网络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提高网络群众工作能力,以及强化新媒体对执政党的监督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6)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高校责无旁贷。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创新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要创新课堂教学阵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开拓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新途径以及进一步依托新媒体开展与中国梦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