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国家的特征和弊端时认为,官僚主义是腐蚀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的“寄生虫”,从而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必须铲除和避免资产阶级国家的这些弊端,消灭官僚国家、官僚机构存在的条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于反对官僚主义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也进行了不少的尝试。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则对反对官僚主义在深层次问题上作了很多精辟的分析,为我们在新情况下反对官僚主义指出明确的方向。一在当代社会主义各国的领导人中,恐怕没有谁能像毛泽东那样对官僚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个高度民主的社会,它与官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然而,社会主义国家8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没有能够杜绝官僚主义的滋生。科学地分析官僚主义孽生的根源,正确地认识它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系统总结克服官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对我国...  相似文献   

3.
官僚主义有其客观根源,在工人运动中已初现端倪。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两难困境--民主与专政的两难、经济后退与政治集中的矛盾,表明了纵容官僚主义的主观失误背后有着深刻的客观根源。社会主义孤立在落后一国所决定的生产力落后成为官僚主义的深厚土壤,使上述纵容官僚主义的措施不仅得不到及时中止,反被纳入官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揭示官僚主义之客观根源是托派官僚理论的优点,但托洛茨基由此走向历史宿命论则成了谬误。托派的根本理论缺陷决定了它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国家消除官僚主义的改革提供切实的方案,但我们能从它对官僚主义成因的揭示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前要注重反对官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主义产生并寄生于国家权力机关。本来,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新型国家,官员实现了由“社会主人”到“社会公仆”的转变,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滋生官僚阶层的温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就不再有官僚主义了。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问题是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生俱来的。二战以后,在东欧和亚洲,新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再加上原来的苏联政权,一时间,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对抗的“新阵营”。到了50年代初期,从社会思潮到经济社会政策各领域,新阵营里出现了强大的改革浪潮,也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第一批改革家,从南斯拉夫的铁托、波兰的哥穆尔卡,到苏联的赫鲁晓夫和匈牙利的纳吉。这一波改革的出现,主要有下列原因促成:第一,在斯大林全盘控制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6.
反对官僚主义是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针对俄共(布)党内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列宁从理论上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在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上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曹明 《求索》2008,(8):217-219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恩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在探索具有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提出了俄国在特有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成果;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并依据当时的俄国国情,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列宁试图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反对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实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8.
坚持不断地克服官僚主义,对于我们搞好执政党的建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卓有成效地克服官僚主义,就需要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官僚主义的特点、根源及克服办法有清醒的正确认识。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的官僚主义同剥削阶级国家的官僚主义,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官僚主义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剥削阶级、剥削制度的必然产物。官僚是专干行政事务并在人民面前处于特权地位的特殊阶层,是剥削阶级忠顺的奴仆和鹰犬。他们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并以剥削阶级的法制精神来管理国家。官僚主义就是官僚们反人民的恶劣作风,它是人民民主的反面,是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固有特征。  相似文献   

9.
反对官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列宁曾指出产生官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根源以及克服官僚主义的长期性。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员和思想觉悟,吸收工农群众参加同家管理。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因此,“国家消亡的经济基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严重地妨碍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挫伤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成为横亘在我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道路上的一个严重障碍。现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党不仅从思想领域,而且从制度方面来探求并采取了一系列克服官僚主义的措施,这必将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官僚主义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说明我们的一些制度和体制还有不完善之处,必须进行改革。但是,官僚主义的产生和存在,还有更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它的产生和存在,不仅同私有制和国家的形成有关,而且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同人民和干部的教育文化水平有关。所以,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实现农  相似文献   

11.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为什么这种过渡未能实现而资本主义制度仍然保存下来了呢?问题首先在于要有政权。而要取得政权,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就应该炸毁垄断资产阶级政权这道堤坝。但在这些国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达的国家,垄断组织政权不单有强力维持着自己,它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并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联盟的支持。为了夺取政权,工人阶级就必须破坏国家垄断组织统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某种社会现象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被理论界深入研究时,往往会引起对这一现象追根溯源的探讨。困扰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官僚主义现象,不仅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而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对官僚主义起源进行理论分析,对于正确认识官僚主义现象,进而采取正确的克服措施,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7年,我党领导了长期不懈的反官僚主义斗争。这17年的理论和实践,既有成功经验,更有深刻教训。认真研究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和今后更好地与官僚主义作斗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十七年反官僚主义 斗争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4月—1957年4月。党在夺得全国政权后,针对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现象,党中央敏锐地察觉到官僚主义在新政权内部“复活”的危险性和它的严重危害,及  相似文献   

14.
1.不应把工人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不发达国家在特定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工人阶级政党积极参加和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失时机地夺取政权,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实践证明是能够成功的。但是在这些国家,工人阶级政党取得政权却不能与社会主义划等号。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太落后了。从社会发展进程上看,它落后于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从社会发展进程要求它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看,工业化、现代化和由农业国家变为工业国的任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历史久远。早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官僚主义在我们党内就出现了,那时官僚主义突出地表现为强迫命令、敷衍塞责、鱼肉百姓等。上世纪3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中央苏区党和政府及时开展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直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夺取全国政权后,官僚主义也跟着侵入了我们干部的思想和机体。  相似文献   

16.
乡镇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罗德刚乡镇政权是国家整个政权宝塔的基座。乡镇行政管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巩固国家政权等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过去我国对乡镇行政管理的研究较为薄弱,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乡镇行政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安大钧 《前进》2000,(10):13-14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涵义深刻,不但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而且是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和任务的最新概括我们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国体的意义上看,我国政权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国家政权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就表明,我们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由于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的工作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概括,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了在社会发展简史课教学中贯彻十三大的精神,建议对现行课本下册的有关内容作如下的调整。一、第十四课第二框题内容中删去最后三个自然段,增加如下内容: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就基本上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首先,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确立。无产阶级专政与过去所有的国家政权有本质的区别。过去的国家政权,都是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的阶级统治工具,民主只归少数剥削者所享有,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他们得不到民主权利或得不到真正的民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基本定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与发展方向的规定,用"人民"称号来标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根植于人民并掌握在人民手中。作为这一基本定位的制度体现和实现形式,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实现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是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董敬畏 《桂海论丛》2014,(4):101-105
马克思对于民族国家体系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然而,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且实行市场经济的无产阶级政权国家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马克思并未给出现成答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