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审计因其内生的监督评价职能而成为国家治理不可缺少的有效工具和重要制度安排。国家审计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的前提是基于国家公共财政治理的各项制度本身的合理安排和良性互动。多年来出现的预算执行审计"屡审屡犯"现象,说明基于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对某省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屡审屡犯"问题的分析表明,"屡审屡犯"背后的根源是政府预算制度、预算执行审计管理制度、政府预算管理配套制度均存在自身局限。要治理该问题,就必须从改革完善政府预算制度、深化改进预算执行审计、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动自行车由于便捷灵活的特点,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市民出行和相关运营企业重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存在随意交通违法、车辆乱停乱放、交通事故频发、盗窃时有发生等城市治理顽疾,因此,电动自行车治理被公安部列为全国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市启动"城管革命"以来,洪山区城管委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主次干道清扫作业水平,积极做好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坚持疏堵结合整治占道,多措并举严格渣土管理,强力拆除违法建设,加大治超整治工作力度,推进数字城管系统建设,促进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和市容环境的明显改观。作为全市地埋式垃圾转运站数量最多、配套设施最全的城区,洪山区的建设经验和管理模式为武汉市其他城区垃圾收集  相似文献   

4.
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之一.由于违法停车行为进一步加剧和放大了城市交通自身存在的车多路少的固有矛盾,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威胁市民出行交通安全,交通民警治理违法停车的执法过程中,遇到了法律上的困难,因而,如何对其实施有效治理、强化打击惩处力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上海市非现场执法治理违法停车问题进行探讨,以增强执法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体现执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负荷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应用智能方式管理交通逐渐成为共识。ATMS(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作为智能交通技术的集中体现者,是公安机关治堵利器。如何提高ATMS利用率,智能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四川销售分公司日常监督过程中存在重复监督、监督缺位、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去监督、监督管理效能不高、违规违纪问题屡查屡犯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联合监督、属地单位负责"的联合监督体制和监督、整改、问责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增强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和严肃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企、合规管理上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非工程类综合治理,需要在科学预警、分类施策、着眼长效等方面下功夫,强化道路交通事故的监测研判和压力传导,强化农村交通、事故路段、车辆源头、路面违法的重点整治,强化宣传教育、联防联控、协管力量的体系建设,打造"一预警四整治三建设"的系统治理模型,形成政府主导、精准发力、公众参与、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以期遏制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提高出行安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网约车的发展一方面为乘客的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对网约车进行规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通过对全国18个大城市网约车政策的比较分析,得出各地网约车政策差异化显著,主要受到现有交通资源供需、城市拥堵程度、城市失业率、政府认知、相关利益群体强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网约车监管政策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构性变迁和一系列治理难题对传统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成都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三治融合"实践,以社区公共议题为切入点,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整合式治理思路,为破解城市社区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方案选择。进一步推动"三治融合"创新既需要完善"三治融合"的制度框架,也需要为融合共治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还需要培育社区公共精神等,即在制度环境、组织结构和文化基础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三治融合"的有效运行,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违法建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贵阳市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负面衍生物——违法建设也呈愈演愈烈之势,违法建设的肆虐繁衍给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何按照新一届的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确保新一轮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治理违法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只有认真分析违法建设产生的成因和症结,才能更好制定对策,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因空间结构半封闭、空气流通不畅、人群高度密集、客流高速流动成为疫情防控的难点,如何精准施策,考验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者的治理智慧。以"望、闻、问、切"为视角,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下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归属、疫情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的风险隐患,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主要困境和对策开展研究,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防控疫情、精准施策助力,为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治理是治理现代化的城市实验。从利益博弈视角去透析现代城市治理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城市治理的实践困境,依循“多元互动、协同共治”这一基本理念,打破传统路径依赖,构建一种与现代城市型社会相匹配的“政府负责、企业协同、公众参与”治理模式,是城市治理的创新之道,为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适应现代城市型社会需求,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分析框架和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3.
快速城市化重组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也带来了世界的巨大变化。其中,社会空间重组所导致的社会区隔及社会排斥现象日益突出,增加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风险与挑战。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阈下,以合肥市滨湖新区F社区治理实践为例开展分析,发现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利益诉求多元化导致社区治理满意度不高、共治共建共享主体目标不一导致共治难以形成合力、治理文化纽带脆弱等困境。解决空间重组所带来的这些治理问题,需要重塑社区"公共性",寻求多元主体间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党建为引领,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以文化为纽带重塑社区情感,强化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14.
开启老龄社会新形态之后,推进城市老年群体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既是"中国之治"进程中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应对老龄社会新形态风险与挑战的客观要求.老龄社会新形态下,城市老年群体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而现有治理模式及制度安排的滞后性使得相应社会治理遭遇困境.积极应对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社区已初步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但与新时代要求的社区治理现代化还有差距,存在着社区居民自治困境、社区治理组织角色困境及社区服务供需困境。治理过程中缺乏人本精神、社区多元治理机制尚未建立、社区资源缺少支持是造成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对此,可以从理念、制度和主体三个层面着力,以理念和制度为两翼,围绕主体建设,探究解决新时代城市社区克服治理难题的对策,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新格局的生成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交警行政执法过程中,对"电子警察"执法和"交通协管员"贴罚单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对此,在"电子警察"执法过程中,应制定"电子警察"的证据标准,改进和完善告知制度,建立健全申述制度,完善交通违法信息查询机制,扩大"电子警察"执法处理点范围,制定规范的"电子警察"数据纠正制度,对交通技术监控执法主体、交通违法信息的采集、录入、处理程序等给予明确规定,并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安装点公开告知,科学设置.在完善"交通协管员贴罚单"上,关健是要在提高交通协管员的业务素质上下大工夫.  相似文献   

17.
潘光旦认为,对于治理而言人才比物质、制度等更重要.近代以来乡治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农村大学生外溢所致的地方人才匮乏.这与现代教育所致的农村人才外溢到城市有关:一方面,现代教育在内容上一反传统儒家的基于孝而维系家族或乡村的宗旨,这表现为儒家知识式微及地方性知识退场,另一面是教育的城市中心主义,表现为教育个人主义或国家主义.在资源与制度城市中心格局下,现代教育的接受者作为国家的人或自由个人而日益流向城市,以至乡村人才流失,现代知识分子对于乡村具有极强外生性,因其缺乏地方治理的德与才,故乡村日趋瘫痪.改善乡治要培育治人,需要乡村教育在地化,适度加强儒家知识与乡村知识,还宜限制教育的过分离乡化等.  相似文献   

18.
织里镇的小城市社会因童装产业而内生,因改革创新而发展,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既有一般小城市的特点,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织里镇以"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提升产业层次,发展民生事业,整治城市环境,加强社会治安,创新行政体制,形成了良好的治理局面。针对织里小城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创新织里小城市社会治理,应坚持"治本为首、法治为重、标本兼治"的治理思路,推进产业升级,创新打造"童装织里";推进依法治理,重点打造"法治织里";强化社会共治,合力打造"和谐织里";发展民生事业,升级打造"幸福织里";增强体制整体性,统力打造"城市织里"。  相似文献   

19.
清末北京城市治理和治安立法是依法治市,实现城市治理法治化的新尝试,可谓中国城市治理和治安法制模式的现代化启动。从法律文本分析入手,对清末北京城市治理法规的结构、渊源及其社会基础等相关问题在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可以反映北京城市治理和社会治安法律制度的实际变迁。可以说,该时期的有关立法尝试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法制建设活动,在推动北京城市治理初步迈向法制现代化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民国时期及其后来城市立法样式及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基层党建存在社会参与不足、合作治理乏力的现实困境.基层党组织如何通过空间治理路径促进整体性党建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当前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结构—过程—绩效"分析框架,从上海市J街道党建空间治理实践入手,探究空间治理实现整体性党建的实现机制.从而发现,党组织、政府组织和社会主体的多元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