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黎协定》是国际社会第一次达成共识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但是,其所构建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是以政治不确定性(即其有效性取决于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弱化发达国家减排和出资责任为特征的,因此,其所确定的全球减排目标恐怕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09,(5):94-95
胡鞍钢、管清友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领导人的共识,但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却面临巨大的不平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项全球性公共产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承担。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与推广中心因其在环保、扶贫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1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赤道奖"。这一年赤道奖共收到来自126个国家的1461份提名,最终21个社区组织和项目获得殊荣。2015年12月7日,赤道奖全球颁奖仪式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在巴黎举行;2016年4月22日,100多位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齐聚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之日,联合国2015年赤道奖中国颁奖仪式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两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我国领导人对发展低碳经  相似文献   

6.
王石川 《北京观察》2015,(12):40-40
<正>十面霾伏,霾锁京城,时值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于是,久被雾霾所困扰的民众疾呼:巴黎气候大会的劲风,能否吹散北京的重度雾霾?北京与巴黎远隔万水千山,雾霾与气候大会何干?其实大有关系。这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肩负着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做出新安排的历史使命。对中国而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亮出了明确而坚定的中国立场:巴黎大会应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10,(1):18-19
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漫新闻     
《小康》2017,(29)
<正>1不着急全球变暖迫在眉睫,美国总统特朗普仍在就是否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讨价还价。特朗普说,《巴黎协定》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而让其他国家受益。美国将重新开启谈判,寻求达成一份对美国公平的协议。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当天在一份声明中批评说,美国"加入了少数拒绝未来的国家行列"。特朗普曾称气候变化是骗局,并在选举期间威胁要退出《巴黎协定》。他就任以来要求评估修改奥巴马政府制定的旨在减少发电厂碳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5,(4):42-4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7月7日在英国苏格兰鹰谷出席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领导人对话会,就全球经济、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深化南北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并同与会各国领导人深入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是当前最为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全球性挑战,事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一国都不能置身事外。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并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是当前最为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全球性挑战,事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一国都不能置身事外。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并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7,(4):11-14
6月6日-6月8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德国北京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其间,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领导人集中讨论了气候变化,非洲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全球管理等焦点问题。经过艰苦谈判,八国集团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协议,承诺大幅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意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减排谈判,并在2009年前结束谈判,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失效后确定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08,(5):60-60
4月18日,在巴黎参加第三次“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会议”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20多年来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努力,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召开一次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国家的元首将共同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期满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丁文广 《中国减灾》2012,(9X):14-15
妇女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灾害中所受的影响的特殊性遗切需要政策层面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妇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立法及政策保障妇女参与气候变化应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陈迎  巢清尘 《人民论坛》2022,(14):20-2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未来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风险,引发代际不公平问题,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气候风险,走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发展道路,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途径不外乎减缓和适应。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迫切需要构建全球、区域、国家、城市、企业、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唐政洪 《中国减灾》2010,(12):40-42
尽管全球气候变化本身仍存在相当的学术争议,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已迅速转向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成为了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全球应对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之争,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以"低碳"发展模式为标志的基础研究之争、技术创新之争、市场占有之争、金融创新之争等一系列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角力点。  相似文献   

18.
建设绿色北京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全球共同利益和人民福祉。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全球气候变化本身仍存在相当的学术争议,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已迅速转向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成为了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全球应对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之争,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以"低碳"发展模式为标志的基础研究之争、技术创新之争、市场占有之争、金融创新之争等一系列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角力点。  相似文献   

20.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传统生计受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敏感,同时民间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比较丰富多样.基于2007年以来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资料,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果念行政村为例,考察藏族对气候变化的本土认知、气候变化对当地传统生计的影响以及当地藏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以呈现地方性传统知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