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据科学》2006,13(2):F0002-F0002
“我是法医”(http://blog.sina.con.cn/m/wzmczzh)是温州医学院的法医教师张志浩在新浪网上建立的个人专业博客,张老师在这个博客中不断讲述工作中遇到的各类案件,犹如福尔摩斯破案故事,或残忍,或悬念重重,或充满真情。很多网友成了他的”粉丝”,开博不到两个月,“我是法医”点击量已超过17万.张志浩意外地成了网络红人,源源不断的约稿便接踵而来。有杂志希望他写报告文学,有出版社要给他出书,还有剧组说要把他的故事搬上荧屏……对于这些请求,张志浩一一婉拒。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故事:博客著作权保卫战 李健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也是一位十足的体育迷.电台里的体育节目陪伴着李健驾车行驶过了北京这个异常繁忙和拥堵的大城市的角角落落. 李健还是一个“键盘侠”,他注册了微博和博客.休息的日子里,他会时不时地在微博上发表一些小感言,他的“西北风”博客也渐渐地有一些粉丝了.  相似文献   

3.
近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连续在博客上发文,纵论医改话题。 廖新波在门户网站网易上开了个博客,网名叫“医生哥波子”。在他博客上发的最多的是医改话题,专栏“医生哥谈医改”已经有480多篇文章,受到网友和媒体的热捧。  相似文献   

4.
现年52岁的陈惠平是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的副局长。他有一句格言:公安局局领导要让民警感动,全体民警要让百姓感动。“双感动”成了陈惠平人生追求的目标。他是至今浙江省唯一被公安部授予“任长霞式的公安局长”荣誉称号的人。  相似文献   

5.
王娜 《法人》2006,(4):112-113
3月底,第一本博客图书面市,书名为《敞开心灵的大门》,作者潘石屹潘石屹要将自己这一年多来写的博客出本书,书名最终定为《敞开心灵的大门》,据悉,这是中国第一本博客图书。其妻张欣给他写序,在序中,张欣说:“去年圣诞节我们一家到伦敦去,住在饭店里,没有书房,每天我都看见潘石屹一早起来走进卫生间,嘱咐孩子们不要去打扰他,就听见他在  相似文献   

6.
继一位央视主持人被人在博客里公开两段婚史后,港星杨恭如又在写博客时爆出周海媚曾患红斑狼疮的往事,外界顿时一片哗然。就在网友们纵情点击名人博客的时候,对某些人而言,博客正在变成“定时炸弹”。尽管杨恭如后来解释说自己是无心的,她不清楚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承认自己写的时候欠考虑,但周海媚的“粉丝”们仍然炮轰她的行为“不厚道”、“真是太不道德了”,认为其目的是自我炒作。其实,不只是名人的隐私可能会被曝光。随着博客数量与日俱增,还有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0):47-47
“博客”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就有人写博客了。如果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是纪昀(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最早的“博客”了。纪晓岚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可以说是个神人,此人聪明过人,官居一品。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  相似文献   

8.
相声大师马三立去世了。 尽管早有预感,但还是那么不愿相信。几天来,我的心情一直很沉痛,看到媒体上成篇整版和互连网上成千上万网友对马老的怀念,是那样令人欣慰和感动。20多年来与先生的交往历历在目,老人对我的关爱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我和马老的年龄整整差了半个世纪,他说我是他的忘年交,我视他为良师和自己的亲人。  相似文献   

9.
翟峰 《公民与法治》2014,(17):32-33
早在2005年,我就在地方人大代表中第一个开通了人大代表博客。此事的起源是这样的:由于当年我常给包括《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杂志等在内的一些国家媒体投稿,因而当《环球》杂志社在国内首次引进精英博客,并诚邀我设置个人网络日记博客时,我便主动提出,想设立“代表博客”,以此用来征集网友意见和建议、记录代表履职心得。  相似文献   

10.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13):33-34
背景:2009年5月,一个名为“小三论坛”的网站悄然创建。创建者“新生活”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男孩,当初他为写一篇关于婚姻法律的论文,上网搜索资料时,发现很多家庭被第三者破坏,当时他很鄙视“小三”。在浏览了大量“小三”的故事和情感博客后,他深感第三者现象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做电子商务的他突发奇想,创建了“小三论坛”。  相似文献   

11.
13岁少女辍学扛起家庭重担的故事,感动了一座监狱。“孩子,是你教会我做爸爸的责任,今天我也要向你交一份成绩单——我拿到第二个季度表扬,爸爸想你……”  相似文献   

12.
张驰  李国杰 《法人》2005,(10):50-52
方兴东正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博客是不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重大机会,它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吗?“我们交谈需要多长时间?”这是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的开场白。他解释,“因为有好多事情要等着我处理,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正如他所领导的公司火箭般地发展一样,方兴东的语速快得让我们有点跟不上。话题自然是从他所领导的博客网说起。  相似文献   

13.
最近,“桑兰博客批保姆”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对家政行业的关注。由于保姆突然提出回家,无人照顾的桑兰写了一篇《什么是家政服务》的博客,表达了对自己保姆工作的不满。这篇博客引起了网友强烈争议,也引发全社会对家政行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我爱法医这一行。”这朴实的话语发自曾宪斌的心腑。他是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技术室主任,从事法医工作已12个年头。这里笔者不想塑造一个二等功臣的形象,只就其凡人凡事,道一道他的酸、辣、苦、甜。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年初,唐七接受某网络新闻媒体采访时,首度谈及“抄袭”事件.她说:“关于这两本书,其实看过的读者都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为什么会有抄袭流言出现,而后愈演愈烈呢?大概因为我早年诚实地公开说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风好玩,不是我自己搞出来的,是我学着人家写的.我把这话贴在了自己写作区域的公告栏上.从最开始的‘学着人家的文风写’到被传成‘抄袭文风’,再到传成‘抄袭整个故事情节’、‘就男女主角名字改了改,性别变了变’,到最后被舆论审判成此书确是一本抄袭之作,大概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政如何走出“好细腰”窘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武 《政府法制》2009,(21):24-24
在拥有99个县市区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省,一年多时间内有60多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开创了全国少有的官员集体网络问政之风。不少民生博客开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一部分不尽如人意:有的是“空壳博客”,里面几乎没有东西,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是“官文博客”,没有自己原创博文,全是某某会议上的讲话稿、致辞等;有的是赶时髦的“应景跟风博客”,虎头蛇尾,长时间不打理,有的半年不更新。这些博客引起了网友不满。(10月6日《半月谈》)  相似文献   

17.
“走过法律”,短短的四个字却包含了深刻的喻义。如若不是有高屋建瓴的气势,绝无法以300页的篇幅让读者领略法律的韵味;如若没有跨越东西方、游走世界的经历,也断写不出“窗外”那般奇异迷人的景致;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强烈的人文关怀,不然史料就不会信手拈来,警句也不会流走于笔端,写出来的东西便不会让人拍案叫绝、令人振奋不已。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他是“努力用律师的眼光看社会,从人文的角度写法律。”〔见该书序言〕就这样,一个个故事被作者娓娓道来,一篇篇文章展现在读者眼前。而我———本书的忠实读者也非常愿意再次…  相似文献   

18.
金孵 《检察风云》2014,(5):18-19
领导秘书前途无量频繁开房被找谈话蔡峰在担任处长之前,是温州市领导的秘书.只要不出意外,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可惜,“开房处长”的帽子戴上之后,他在一夜之间,从天堂掉进了地狱.2013年4月,网友“有事扣我BP机”发帖称,温州市社保局某处长公款开房200多次被查,起因是有关部门在审计中查出了问题.据传,他多次受贿,有七个情人,其中三个是医药代表.还说他一年开房200多次,七个情人轮流伺候.  相似文献   

19.
记者的遗书     
他在电脑的键盘上敲出两份遗嘱。一份给父母:“你们看到我的这封信,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从小受父亲教育,要做正直的人,好男儿要报效祖国,为平民百姓多做好事。”一份给妻儿:“我对不住妻子孩子,你嫁了这样一个不要命的丈夫。”这是我们的同行——中国经济时报“揭黑记者”王克勤的悲壮时刻。就是这名记者冒死撕开了兰州证券的惊人黑幕。开始有黑老板要以30万来收买他,后来有恶人在电话里对他狂喊:“我们要血洗你全家!”在死亡的威胁中他写报道,在写报道的夜晚他写下遗嘱。终于在2001年2月3日《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石破天惊地发…  相似文献   

20.
童梦     
童年时,我是个乡下的野丫头,成天和一帮小子们混在一块儿,爱跟着邻家大哥哥到处晃悠,他带我上山下水、爬树、捉泥鳅,或溜到别家菜地里摘瓜果吃。直到有一天,大哥哥对我说:“我要去当兵了。”我盯着他:“哇,大哥哥成兵哥哥了,穿酷酷的军装,配帅帅的步枪,将来我也要当解放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