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威 《工会博览》2013,(1):22-23
案情回放原告王某出生于1956年3月12日,1978年10月至1990年6月曾在北京某附件厂从事热轧钢工(高温)工作。1990年6月,王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1991年1月,该厂对王某作出除名决定。1992年6月,王某刑满释放后回到原单位工作,没有再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其养老保险费一直持续缴纳。2011年2月,王某向第三人——通州区职介中心(以下简称第三人),递交《退休申请表》,  相似文献   

2.
一、讨要双倍工资要留心诉讼时效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9年8月24日到被告甲公司工作,一直未签合同.2011年9月底王某跳槽,并在2011年10月12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其2009年9月24日至2010年8月23日的双倍工资.仲裁委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向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遂将甲公司诉至人民法院.在审理中,王某未提交过时效中止、中断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3.
案情回放 季某于2006年12月在B物资公司内退,由B物资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07年6月20日,季某到A通信公司工作,并告知该单位其为内退人员,保险由原单位缴纳.2011年2月15日,A通信公司与季某协商一致,于当日解除劳务关系.季某在A通信公司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A通信公司向季某支付的工资未达到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且未向其支付延时和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2011年12月,季某到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与A通信公司之间建立有劳动关系,要求该单位支付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差额、加班工资、2008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李某于2011年2月19日进入某公司从事木工工作,并以满1个月后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参加工伤保险.2011年3月2日15时许,李某在工作时不慎锯伤左手食指和中指末节.受伤后,李某住院治疗15天.2011年4月2日,李某最后一次到医院接受治疗,当日医院为其出具了建议休息1个月的证明,后李某未再继续治疗.公司从3月17日(李某出院当天)开始,多次通知其回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及调换轻松岗位上班,李某未予理睬.2012年10月9日,李某向仲裁委提出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5.
案情回放 季某,男,于1954年12月出生,2006年12月在B物资公司内退,由B物资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07年6月20日,季某到A通信公司工作,并告知该单位其为内退人员,保险由原单位缴纳.2011年2月15日,A通信公司与季某协商一致,于当日解除劳务关系.  相似文献   

6.
案情回放 2010年7月1日,王某入职于某保险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与公司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2011年10月12日至14日,王某销售了五份该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获得销售奖励11774.2元.2012年4月20日,该五份保险产品的投保人以未获得购买该产品时承诺的贷款为由,向保险公司投诉并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受理五名投保人的投诉后向其全额退还保费.依据五名投保人的投诉笔录,反映系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单位员工承诺投保人购买保险产品便可获得贷款,2012年3月保险公司依据相关管理办法,扣发了王某2012年4月份的工资1227.7元、2011年12月销售奖励10800元.  相似文献   

7.
孙铭 《工会博览》2013,(10):13-14
案情回放 王某于1996年7月大学毕业后进入甲研究所工作,2000年1月6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2005年1月1日,双方又签订了有效期至2010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07年5月16日,王某向甲研究所提出辞职.双方确认30日后即2007年6月15日双方劳动合同正式解除.但由于工作交接和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问题,王某与甲研究所发生争议.为此,甲研究所提请仲裁,仲裁委裁决王某支付甲研究所违约金52680元,并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相似文献   

8.
正职工提问:张某半年前进入一家公司打工,签订了2年的劳动合同。由于公司经常要求工人加班,而且也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为他缴纳社保,所以,张某只上了6个月班就辞职了。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公司没有给张某任何经济补偿,于是,他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但是,张某递交仲裁申请后快一个月了,一直没有得到仲裁委的回音。  相似文献   

9.
案情回放现年51岁的秦女士于1993年调入某建设开发公司工作。公司支付秦女士工资至2005年1月,并为秦女士缴纳城镇社会保险费至2006年10月。2006年8月,秦女士达到  相似文献   

10.
案情回放 龚某经常换工作,认为自己年轻,交不交保险无所谓,所以在找工作时,龚某就同意与单位签订了自愿放弃保险的协议.谁知,一天龚某下班后发生交通事故,花费医疗费共计2万余元.为此,龚某将公司告上法庭.龚某诉称,他于2010年4月19日到被告公司工作,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10年12月3日,其骑车行进途中发生单方交通事故,将左手臂摔伤.受伤后到医院住院治疗至2010年12月14日,自行支付医疗费用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1.
李玲 《工会博览》2010,(14):25-25
案情回放 2008年3月2日,王某与某商贸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3月2日起至2011年3月1日止。当日,王某办理了入职手续。次日,王某的档案转入某商贸公司集体户存档。次月,北京某商贸公司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此后,双方如约履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王月英 《工会博览》2005,(17):19-19
上海读者黄女士在信中询问:我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职工,企业总部设在北京,1982年参加工作。企业从1996年开始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由于企业效益不好,从2001年开始,企业就没有再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2003年9月,我调离原单位到香港一家公司就职。目前,我已经离开原单位快两年了,一直未拿到在原单位期间的住房公积金,多次催要都没  相似文献   

13.
案例回放一家网络咨询公司的高级经理王某,在职期间与单位签订了一份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王某离开公司一年内不得到有竞争性质的企业工作,同时单位支付给王某一笔费用。王某在离开原单位三个  相似文献   

14.
智勇 《工会博览》2013,(10):10-10
案情回放 2008年6月,李女士经朋友介绍到北京市某公司当驾驶员,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之后,李女士多次要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某公司均以各种理由推脱.2008年10月李女士在为公司送货途中遇交通事故死亡.交通事故处理结束后,李女士家属找到某公司要求赔偿损失.某公司认为李女士不是公司职工,其死亡不是因公死亡,且责任方已按交通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支付了相关赔偿,因此拒绝给李女士家属任何赔偿.  相似文献   

15.
案情回放 赵某于2010年6月1日到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6月1日,双方签订的合同到期,但公司并未提出与赵某续签合同,赵某继续在公司工作至2012年4月28日.离职后,赵某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告支付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4月28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仲裁委支持了赵某的仲裁请求.公司不服该裁决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放 郑某于1999年12月入职A公司,双方于2005年4月18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A公司出资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B公司,此后A、B公司业务合并,但郑某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到B公司,由B公司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2008年11月5日郑某诉至顺义区劳动仲裁委,主张与B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现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B公司认为郑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至B公司,并且两公司经营业务合并,共同管理,因此应当视为企业合并,劳动关系继续履行,故B公司不同意支付郑某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7.
案情回放 原告马某之妻王某于2007年11月1日到某惠民服务中心工作,并由该中心派遣至某镇政府环卫所从事道路环卫清洁工作.2010年8月18日,王某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10月20日,马某向被告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递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及某惠民服务中心登记信息、身份证明、诊断证明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材料.被告审查上述材料后,于当日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以下简称《不予受理通知书》),并送达马某.  相似文献   

18.
案情回放 2010年7月,张女士应聘入职北京某企业管理培训有限责任公司.半年后,公司以张女士隐瞒了怀孕事实与其解聘.张女士不服,向海淀区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后公司不服仲裁结果,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北京某企业管理培训有限责任公司起诉称,张女士是隐瞒自己怀孕的事实应聘入职到公司工作的,在工作中表现散漫,经常迟到早退,有时甚至长时间旷工,虽经多次劝阻,仍不能纠正.  相似文献   

19.
沈翔 《工会博览》2004,(15):19-19
案例:王某系某国有公司管理人员,与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2年10月公司人事处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王某进行了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人事部便向公司提出解聘王某职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放 陈某刚刚参加工作缺乏社会经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半年后才发现合同中少了关于休假、休息以及社会保险的相关内容.陈某向劳动仲裁委提起申请,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劳动仲裁委裁决驳回陈某的申请请求.陈某不服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