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宝两则     
1. 有天吃饭,大家听说一位老哥喜欢收藏,说去您家喝个茶鉴赏一下吧,他老婆在座,听这话脸一绷,冲老公一斜眼睛:"你自己说." 她老公嗫嚅"全是宋瓷……" "都是假的,"老婆又钉他一眼,说:"看都看不住." 为了不让他收假瓷器,老婆不让他出门,不给他身上放钱.结果,他让卖瓷器的人到楼底下,拿条小绳捆起一团钞票,扔下去,再把瓷器包好拉上来.  相似文献   

2.
石破 《南风窗》2007,(24):19-20
温总理说:"我看了杨委员的条子,很感动。他眼睛不好,看不清字儿,发言稿全部是背下来的。我们给他一个机会吧。"如果不是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流泪发言,没有多少记者知道杨志福是谁。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肥料专家。  相似文献   

3.
一捧青菜     
乡下的表哥进城来看我,带来了一大袋青菜,这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啊!一时恐怕还吃不完.我把青菜分了几捧,打算送给邻居们. 我按响了对面301室的门铃.屋内传来一个男孩子稚嫩的声音:"谁呀?""我是对面302的,麻烦你开一下门好吗?"男孩子很老练地说:"有事你就在外面说吧!"我怕男孩误会,十分诚恳地说:"我想送一些青菜给你们尝尝,你开一下门,我放下就走."男孩子还是不开门,他说:"我妈说了,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你还是走吧!"随后,门里传来"啪"的一声,是男孩子给门锁上了保险.  相似文献   

4.
在铁路局北京供电段,赵大坪的心灵手巧是出了名的.谁的自行车坏了、谁家安个土暖气,只要跟他一说,你就好吧.但赵大坪认为,这些都是简单活儿,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做好.而对于铁路行车的"要害"设备——接触网,对于只有职高学历的他来说,对付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但赵大坪偏偏有那么一股子韧劲,坚持不懈,愈挫愈强.为了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他借来了接触网方面的教材,一点点地啃,实在理解不了就向车间技术人员请教.  相似文献   

5.
"洋城管",头一回听说吧? 《新安晚报》报道,7月14日下午,在合肥市北二环,"洋城管"普林斯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规劝一违停司机:"朋友,握个手!您的车不能停在马路上,请离开!"司机愣了下,随后紧握"洋城管"的手笑了,很配合地将车开走了. 城管的点子真多,想得出聘请外国人来当城管志愿者.与中非留学生普林斯同时受聘为街道城管志愿者的还有来自南非的秦波、阿富汗的贾瓦德,他们与当地城管一起上街执法. 还别说,这新鲜玩艺儿似乎蛮管用的,普林斯一上街就成了市民眼中的风景.他弯腰劝摊主,帮着商贩挪摊位.当然,洋城管是客人,况且客人来劝导主人了,再不给面子,就太说不过去了.再说了,人家很友好地"朋友,握个手",你能不表现一下"哥儿们"义气?更何况,你有这个能耐卷着舌头,很费力地去跟他说生硬的普通话吗?肯定是没得聊,那咱就识时务吧,收摊,开车,走人.  相似文献   

6.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发黄的欠条     
我小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美术学院,全家都很高兴,但那两万多元的学费着实让我家犯了难. 一天,母亲把一张发黄的欠条拿出来给我看.欠条是一个叫张红民的人打的,金额是300元,落款日期距离现在已经20多年了.我忙问:"张红民是谁?"母亲说:"张红民是我们原来的邻居.他养了几百只鸭,一年四季在外放鸭,后来带着老婆孩子到外地放鸭去了,就一直没回来."看着那张发黄的欠条,我摇了摇头说:"都20多年了,不知他现在家庭情况怎样,我看这钱难讨回呀."母亲说:"你弟急着等钱用,我还是去试试吧.他在东河镇有个家,我20年前去过一次,还有印象."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5,(16)
<正>请把自己代入到下面这个情境:有一个20多岁的渣男,在公共场所猥亵年轻女子,很是嚣张,引起公愤,于是,人民群众合力把他制服,并"扭送"到了公安机关。他因"猥亵妇女",性质恶劣,遭到治安拘留15天的处罚。这是他应得的,很正义,对吧?但是,我得请问一下:当他被人民群众"扭送",走过大街时,其他的人民群众可不可以站着围观,并指责他是"流氓"?广场舞大妈们可不可以把他猥亵妇女的流氓事迹进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 我叫王克荣,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的一名护士长. 1997年,我从传染病房被调到艾滋病房.当时,我特别紧张. 我护理的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是山西的老李.第一次进病房,看到其妻忙前忙后地侍候着.她看到我有点紧张,便说:"放心吧,我都伺候他好几年了,啥事都没有."后来我了解到,老李所在车间发生了爆炸,为救同事,他冲进火场,关闭阀门,他自己被严重烧伤,抢救时输血感染了艾滋病.老李的事迹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有一条普通的狗,它叫辛巴.但它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它常常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捕到湖里的鱼!更奇怪的是,辛巴捕到鱼后并不自己食用,而是把鱼交给自己的主人——吉米·怀特. 34岁的吉米·怀特是一名汽车修理工.5年前,他在街道旁边的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只小斗牛犬.斗牛犬骨瘦如柴,如不施救,它很快就会死亡.怀特没有丝毫犹豫,便把小斗牛犬抱回了家,给小狗洗了澡,进了食.怀特抚摸着小狗的头,说:"宝贝,我要给你取个好名字."一转头,他看到了桌上的"狮子王"玩偶,说:"那就叫辛巴吧,酷!"小狗欢快地叫了起来,似乎也对这个名字感到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我的俄国朋友萨沙,在西伯利亚的十月城开了一家小有规模的东方"古姆"(百货商店),专营中国服装和妇儿用品.他每次到绥芬河来进货,差不多都要向我了解近期的中国市场行情,听了我的介绍后,再到各大商厦去选购最新款式的服装和妇儿用品.我陪他购货的过程中,他与别的俄罗斯客商一样,总是不停地往回打手机,和俄国内的其他客户沟通所选货品的款式、价格和所需定购的数量.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电话交谈,我这才感觉到:电信无国界,国际长途对于跨国倒爷真是不可或缺.有时,我还同情地对萨沙说:"光电话费,就可能是不小的开支吧?"  相似文献   

12.
供奉冤家     
傍晚时分,两个和尚在返寺途中,突遇雷雨.怎么办呢?和尚着急地四下张望,雨雾中,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庄园,于是快步往那里走去. 庄园很大,看门的仆人听和尚说明来意,态度冷淡下来,阴沉着脸说:"我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还是另作打算吧."说完便将院门关上.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南风窗》2014,(13):15-15
<正>1头条的内容是它自己的吗?它用别人的付了钱了吗?谁允许了?——康少见媒体人康少见直批"今日头条"所谓的"新闻搬运工"掩盖了其侵权的事实。2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深圳11岁的小学生梁耀艺离开人世,临走前对他妈妈如是说。他捐出的器官在8小时内救了多条生命。  相似文献   

14.
天地一哲夫     
《南风窗》2016,(7)
正哲夫18岁就写出了60万字的长篇小说,90年代好几年都是文学界的"哲夫年"。做了20年的纪实生态文学后,他准备回到小说上,因为直接干预现实未必管用。3月16日下午,一见到哲夫,话题就是"水土保持"。从清朝的屯垦,到民国时福建长汀县的"癞子山"、延安时期毛主席所做的调查研究,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沿革,他娓娓道来,话语里还夹着很多技术性名词。似乎意识到什么,他停了下来:"讲这些,很枯燥吧?"我说,现在哲夫不那么像作家,更像一个生态学的学者了。他便笑:"可以这么说。"  相似文献   

15.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5,(7):74-74
专家本色 修理工应召去医生家修理电视机,发现 他那架电视机用了10年,已经破旧不堪了。 医生用幽默的口吻说:"你开个处 方吧。" 修理工对着电视默默地看了一阵,然后 回答:"我看只能写验尸报告了。"  相似文献   

16.
正烤肉这个美食在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北京的著名烤肉饭庄有烤肉季和烤肉宛,它们用来烤肉的餐具是铛。西来顺饭庄也经营着烤肉,它们使用的餐具则是勺,菜品名称为老北京烤肉。最精于制作这道菜肴的,是西来顺饭庄厨师长李为民。近日,49岁的李为民向记者介绍了他坎坷的从事厨艺的经历。李为民初中毕业后,父亲劝他:"你到我们厂先干临时工吧!"母亲也劝道:"这是国营大  相似文献   

17.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5,(2):76-76
笑话站第二期开心榜单之:麻辣生活(上)得到多少? 一个男人帮他太太向保险公司买了保险。 签约完后,男人问那个业务员:"如果我太太今天晚上死了,我可以得多少?" 业务员答道:"大概二十年徒刑吧!"  相似文献   

18.
谁不想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呢?于是,“玄机子”“轰天雷”之流就有用武之地了。香港的一家看相铺里,进来了一个青年,服装料子高贵而陈旧:"给我看看气色吧。"相命先生马上判定,他三两  相似文献   

19.
邻居算账     
周华去医疗保险所领医保费,共七百多元,他自己只有十来元,其余都是老张的.医疗保险所不给现金,给支票.周华拿了支票就搭三轮车去银行取钱,取了钱却忘记自己的是多少了,好像是18元多,又好像是16元多,因为钱太少,他在保险所没有仔细看单子,更没有记到心里去.周华想,就要16元吧,几毛钱零头算了.于是他拿出16元,把剩下的都给了老张.  相似文献   

20.
早在100多年前德国就制定了结构严谨、规范细密的<民法典>,它不仅成为大陆法系的杰出代表,而且一直是法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与德意志民族循规蹈矩的秉性是否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不得而知,但德国人的循规蹈矩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维护"秩序"和"规则"在德国可谓深入人心,有时连人们见面打招呼都说,"你那里一切有序吧?"(Alles in Ordnung bei dir?译为:你那里一切都好吧?或:你那儿没问题吧?).循规蹈矩既成了德国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也成了德国寻求社会变革的一种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