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由于受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各种反社会主义的奇谈怪论纷纷出笼,"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论"就是其中的一种(以下简称"混合论")."混合论"者鼓吹,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推进,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混为一体.特别是"混合论"者歪曲"一国两制"这一理论的创立,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的有力证据和象征,简直是荒谬到了极点."一国两制"这一重要理论根本不同于"社资混合论",它们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区别:其一,从两种制度存在的方式来看,"一国两制"所规定的是两种制度并存,也就是在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而不是混合在一起.除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外,我们允许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而同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成为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放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然陷入资本主义泥坑。在基本制度层次上不问姓“社”姓“资”,客观上是会导致资本主义化的。赞同“趋同论”、“交融论”的人,往往只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运行机制方面的某些共性,而抹杀了两种社会形态在基本制度方面的对立性。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参与经济全球化、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这与社会制度的趋同、交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因素,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了。民主社会主义是进行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曾提出过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可是人们一直疑虑:为什么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并且发展的如此迅速呢?这个问题马克思用两个绝不会给予了回答: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目前,这个长期的过程被无限的暂缓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意识的丧失,意识形态逐渐弱化,这就起到了延缓资本主义灭亡的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今天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来研究一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弱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也是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它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建国以后由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转变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在民  相似文献   

5.
刘建武 《党史博采》2005,(6):129-131
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平相处的新阶段.在新时期,深化邓小平“两制关系“理论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的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依照这个法则,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是永恒的,它迟早要被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取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瑞 《理论建设》2001,(1):49-52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而出现的,它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但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就必须尽快地发展生产力。闭关自守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资本主义的利用。马克思对此早已作了分析,列宁提出并论证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并将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付诸实践;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积极地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必须搞清楚它同理论社会主义、现代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关系,才能把握它的特殊性,确定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方位,探索它发展的规律,自觉地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威胁下被迫作出的,它在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促进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新的社会要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发挥完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用尽其应对矛盾、缓解危机的能力,社会主义就将同资本主义在一个地球上并存下去,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长过程才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原因。一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存在过关于在纯粹自由竞争的…  相似文献   

10.
逄锦聚认为,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观点需要发展。剩余价值是与生产力、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般范畴,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被剥削关系,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依然存在,但它不再体现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而是体现一种新的分配关系。应该科学准确地、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是否存在剥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归根结底又用于人民,所以不存在剥削的问题;个人、私营企业主即使占有了他人剩余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