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然 《检察风云》2007,(23):11-1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债台高筑,却可以一夜铸就.国内高校2500亿元的债务,虽非一朝一夕堆砌起来的,但是,之多也不过七八年的光景.这种负债速度,比国有企业的负债速度和规模,要迅速多了.   合并也好,扩招也罢,大学需要硬件建设,硬件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没钱搞建设,商业银行成了高校大兴土木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2.
如今,名目繁多、蔚为大观的考试已经遍及社会各个角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报名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加起来有上千万之多.同时,因为混杂着各种"颜色"的利益纠葛,"考试经济"一词也随之浮出水面.而"考试经济"的规模之大,也令人咋舌.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在2002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中,单是印数巨大且价格不菲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便能获利1.76亿元!  相似文献   

3.
空"难"     
沈寒冰 《检察风云》2007,(11):74-75
此空"难"不比那"空难",虽非机毁人亡,但着实也被大大地"难"了一把.此事还得从头细细说起.……  相似文献   

4.
婚姻有"七年之痒"一说,指的是结婚后七年会出现的一个不稳定期.与"七年婚姻之痒"的变化非常相似的是,职场发展通常也是以七年为一个平台,把"七年之痒"变成"七年一跃"来谋求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连坐制度由来甚久.早在夏代即有"孥戮"之说,见于《尚书·甘誓》.《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至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所涉范围愈见宽广.汉承秦制.虽高后元年诏"除三族罪",文帝元年又"尽除收孥相坐律令",但时隔不久,便因"新垣平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终汉之世乃至于魏,族诛之案屡见不鲜,《汉书》、《魏志》记述颇详.连坐盛行于汉魏,早成定论.然细加考察,此制在这一时期也不无特色,罪坐"同产",即为其一.例如:《汉书·黄霸传》载"……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孝成赵皇后传》记司隶校尉解光奏云,"前平安刚侯夫人谒坐大逆,同产当坐,以蒙赦令归故郡.今昭仪所犯尤悖逆,罪重于谒,而同产亲属皆在尊贵之位,迫近帷幄,群下寒心,非所以惩  相似文献   

6.
高原 《检察风云》2004,(13):8-11
原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已于2003年6月13日被判处死缓.河北这地面也算是与贪官有缘.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案,到现在的丛福奎、李真、程维高,可谓一茬接着一茬.特别是在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案发后,舆论界的风头似乎就盖过了丛福奎这个副省长.然而,丛福奎腐败案还是有它的神秘之处.因为,其作案手段之狡猾、对佛教之迷恋、对女"大师"之情深,的确算得上是绝无仅有、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一条新闻读来耐人寻味.因抽天价烟而被网民揪出的周久耕"倒了","九五之尊"却"火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其销量反而上升了70%,颇有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味.这种结果看似荒诞,却也不难理解.人都有好奇之心,尤其是手握重权无所不能的某些官员,对于新时尚、新享受的占有能力以及比富炫贵的心理欲望,更是高于常人.  相似文献   

8.
在季羡林的<病榻杂记>里,有"三辞"的笔记.摘录以供读者朋友赏读. 一辞"国学大师"之称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光环.  相似文献   

9.
在拥有99个县市区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省,一年多时间内有60多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开创了全国少有的官员集体网络问政之风.不少民生博客开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一部分不尽如人意:有的是"空壳博客",里面几乎没有东西,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是"官文博客",没有自己原创博文,全是某某会议上的讲话稿、致辞等;有的是赶时髦的"应景跟风博客",虎头蛇尾,长时间不打理,有的半年不更新.这些博客引起了网友不满.  相似文献   

10.
判例法在中国的"可行"与"缓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拥军 《政治与法律》2006,4(6):141-146
判例法能弥补成文法之缺陷这一功用为我国引进判例法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司法解释自身的不足为我国引进判例法提供了现实上的可能性.但就我国现实来讲,阻碍它实行的因素也很多,与之配套的改革和社会心理的调整是必需的.因此判例法虽能实行,但不能"急行",只能"缓行",即只能以审慎的态度稳健地、循序渐进地、在不断地调试中推行.  相似文献   

11.
"非刑罚化"与"刑罚化"--论刑罚的退守与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罚谦抑思想、犯罪学的新发展以及现实的需要下,我国的刑罚要顺应"非刑罚化"的趋势,在刑事政策的视野中广泛适用非刑罚的犯罪制裁方式,以及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等,必须退守.同时,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的"犯罪化"趋势以及刑罚和非刑罚措施本身的不合理性又决定着刑罚必须进攻,即"刑罚化".把单位犯罪和劳动教养制度的"刑罚化"改革作为契机以实现刑法的科学与完善.在"非刑罚化"和"刑罚化"两个大趋势的辨证作用下我国的刑法才能更加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之夏,在经济界,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教授在内地掀起一场"台风".这场被称为"郎飓风"的风暴在学界、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9年全国"两会"拉开序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人因难,"保增长"自然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最多、讨论最多的问题.有很多提案围绕着"住房就业促消费"等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值得肯定;也有一些提案完全脱离实际,一相情愿,譬如推行"一周工作四天半"、设立"农民退休制度"、"恢复使用繁体字"等等.不客气地说,这些提案都是噱头,可操作性低之又低.  相似文献   

14.
蒋薇 《行政与法》2008,(9):122-126
"以人为本"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价值追求.作为其在法学领域的运用与显现,"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观,内蕴着现代法律的人文精神与人权至上的崇高理念,体现了一种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精神品格.立足于此,要实现这一法律价值观,必须从观念、制度、实践三层面加以完善,使法律真正回归于人,服务于人,实现法律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牛年,在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激发下,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实现了令人艳羡的"V"形反转.对于中国经济来讲,2009年是进人新世纪后最为困难的一年,2010年则是十分复杂的一年.在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成功转型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靳伟华 《检察风云》2008,(22):66-68
三十而立.从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使世界为之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某地一人大代表在发言时得知记者在场,忙将记者"请"之门外.读后,颇感新鲜. 常常听到的是一些官员怕记者,很少听到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上发言居然也怕记者在场.想必这位代表也知道代表有"言论免责权"吧,难道还有什么不敢"见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丛峰 《政府法制》2007,(14):24-25
2007年5月23日,一场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会在四川成都开幕了。五湖四海万余嘉宾、琳琅满目文化展演、专家官员高峰论坛、遗产保护共同宣言……然而,在一系列鼓乐盛装的热闹之下,在众口一词的"非遗热"背后,却掩藏不住众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步伐,面对不断轰然倒塌的村寨,面对以保护为名行旅游开发之实的行为,他们发出了"尽人事,听天命"的慨叹。  相似文献   

19.
判断"非诚勿扰"节目究竟有没有侵犯在先注册商标权利,应首先明确中国商标侵权判断的标准,再照侵权标准,进一步明确本案侵权是否最终成立.本案中,江苏电视台的"非诚勿扰"与金阿欢的在先商标未构成相同服务上的相同商标,并且,二者服务也未形成类似,在没有明显反证情形下,可以直接江苏电视台侵权不成立.本文在此基础上试想了消费者混淆情形,得出的结论是,消费者混淆也不会存在,因而更进一步证明了江苏电视台侵权不成立.  相似文献   

20.
论刑法上的"从重处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重处罚必须具有从重处罚的情节.从重处罚情节包括犯罪情节与非犯罪情节.将非犯罪情节作为从重处罚的根据是法律明文规定的.非犯罪情节中,只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不存在酌定从重处罚情节.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应有一个法治时代的新认识;"抗拒从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抗拒从重.<刑法>对首要分子、主犯的处罚仍然体现了"从重处罚"的精神,但与1979年<刑法>相比较,表现为一种"隐性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