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马杰 《时代法学》2014,(4):117-120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相互承认问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外学位学历互认协议是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讲中外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应该属于国际条约法的范畴,具有促进相关主体权益的保障、提供学位学历的法律保证、提高院校质量的可靠性、促进留学市场的规范性、增加中国教育的认可度、促进国际教育服务的自由化的法律效能。未来中外学位学历互认协议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协议内容更加细化、互认方法更加多元、互认协议更关注实施效果、互认协议与国内法的衔接更加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医学技术的进步已深刻影响着整个医疗活动。作为重要的医疗检查、诊断手段,医学影像检查在医疗活动中所起作用日益重要。然而,医学影像检查的结果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医学影像检查仪器的性能、影像科室医、技师的技术诊断水平以及就诊者本身生理病理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在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当前,因医学影像检查引起的民事纠纷逐年增多而法学界少有结合医学影像学知识作探讨文章,笔者结合医学影像学知识与民法理论,初步探讨了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错误出生案件等医学影像检查行为所涉民事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杜峰  钟晓绯 《证据科学》2007,14(4):296-300
医学技术的进步已深刻影响着整个医疗活动。作为重要的医疗检查、诊断手段,医学影像检查在医疗活动中所起作用日益重要。然而,医学影像检查的结果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医学影像检查仪器的性能、影像科室医、技师的技术诊断水平以及就诊者本身生理病理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客观准确性。在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当前,因医学影像检查引起的民事纠纷逐年增多而法学界少有结合医学影像学知识作探讨文章,笔者结合医学影像学知识与民法理论,初步探讨了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错误出生案件等医学影像检查行为所涉民事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下,仅7天便诞生的健康码率先在浙江省杭州市验证成功后,正在快速向全国推广。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支付宝正加速研发全国统一的健康码系统。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各地区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方面,推动建立健康码跨省互认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省(市、区)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  相似文献   

5.
胡梅奎  李作 《人民检察》2023,(20):37-40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新时代依法能动履职新格局中,应坚持责任本位理念,以服务型为导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责任本位理念下的法律监督工作具有法治性、回应性、问责性等特征。当前,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还需持续优化内外环境,对外,应打破机关之间的职责藩篱,建立机关之间的协同合作、互认机制;对内,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能动履职水平。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加强婚前医学检查管理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婚前医学检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的医学检查。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领导。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婚前医学检查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婚前医学检查的监督工作。第四条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法医工作者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科技人员。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许多证据需要法医通过现场勘查、活体检查、尸体剖验,物证检验,毒物化验等法医学手段,做出科学鉴定,从而,为公安、司法部门提供侦察线索,判断案件性质,正确定罪量刑,奠定科学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公安、司法系统配备了法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健全,重新颁布的人民法院组  相似文献   

8.
法律规范源于社会关系的复杂、国家的出现,医务人员行医规范的制定远晚于一般法律规范的制定.当医有发展并且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行业时,医务人员行医关系始走入法律的视野,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并最终成为单独的医学法律规范.医务人员行医规范的日益复杂是与医学的日益发达和医事法律关系的日益非熟人化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
汪跃平 《法制与社会》2013,(1):219-220,222
远程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承载者,制定远程教育法的意义重大。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转换互认制度,离不开法律的强有力保障。远程教育法重点应在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转换互认制度方面进行规范,设立权威的学分评估认证机构,制定学分评估认证和转换规则及程序等。通过在远程教育法中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使我国的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之间的鸿沟和障碍得以彻底消除,从而打破高等教育结果之间的不平等,是我国的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应当作出积极回应,从调整侦诉模式、完善检律关系、规范证据规则、提高出庭公诉质量、优化公诉程序、强化诉讼监督等方面,完善配套机制和执法方法,确保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检企共建"是检察机关业与企业开展相互合作、共同针对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开展调查研究、发挥检察职能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种良好工作机制。在推进"检企共建"过程中,检察机关可以针对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刑事法律风险或不合规经营管理行为,主动履职帮助企业建立刑事法律风险机制、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可以依托检察机关的丰富法律资源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将"检企共建"嵌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即法律精神、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其中人本主义的法律精神是依法治国的本质,法律制度建设与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自觉的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落脚点与归宿,三者之间是互依互促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退检补充侦查的含义和特征.补侦查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必须严格执行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依法实施的一种诉讼行为.它有以下法律特征:(1)退检补充主体的唯一性.即只有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实施退检补充侦查行为;(2)退检补侦案件的特定性.法院退检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定条件:一是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发现新的事实或侦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19,(1):99-107
元朝司法检验在承继宋代基础上有所发展,仵作成为检尸的主要角色和官方正式职役。检验主体和内容有所扩大,体现出元朝检验精细化和对检验的重视。元政府对检验加以明确规制,检验更趋制度化、法制化。元代检验文书发展及检验中程序化操作的加强,促进了中外法医学进步,但司法实践中检验官吏舞弊现象影响了司法正常运作,造成消极影响。医学和检验的隔离,检验局限于人体表层,检验赋予没有医学和司法知识背景的仵作,同样阻碍了司法检验进步。总体上,元代司法检验论析,对于元代诉讼制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1990年《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以下称《办法》)实施以来,罪犯保外就医工作得到了有效规范。但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在医学上有一定争议。本文就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医学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引起医学和法医学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查,使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有序开展。1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的有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6.
联合执法早就存在。在执法权下沉和实行一级执法体制后,级别管辖不再发挥作用,跨行政区联合执法尤其是毗邻区域联合执法的需求更加强烈。毗邻区域联合执法的法治基础并不是区域合作的一般法律制度,而是“地方组织法”上的跨行政区协同工作机制条款和《行政处罚法》及单行法上的职务协助条款。当前,毗邻区域联合执法的组织形式有联席会议制度、职员派遣和联合执法队,具有重要意义的程序机制有管辖权制度、联合调查及证据互认制度、以结果互认为基础的协助执行制度。从司法上观察,当前的联合执法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尤其不能以联合执法组织的名义直接对相对人作出处罚决定。司法机关应当对毗邻区域的联合执法担负起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90年《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以下称《办法》)实施以来,罪犯保外就医工作得到了有效规范。但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在医学上有一定争议。本文就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医学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引起医学和法医学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查,使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有序开展。1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的有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与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局限于经济领域与交易信用不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功能拓展面临较大争议。无论是对社会诚信概念与资源配置风险的广义解释,还是突破社会诚信内涵提出的“强化法律实施论”,都不能澄清为何要将既往的违法行为界定为失信并施加额外的信用惩戒。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功能应当定位于支持市场化的信用机制、优化法律实施与强化法律实施,排除道德强制,并明确各自功能发挥的边界。借助公共信用来支持市场化的信用机制,应当发挥信息共享机制,防止通过信用评价、惩戒强制干预私人自治。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法律实施,既要避免僭越法定的行政自主空间,又要维护信用机制的有效性。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法律实施,应当遵循违法责任优先原则与必要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管斌 《法商研究》2012,(5):22-31
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法律因素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也是法律、金融与风险之间互动的结果。英国北岩银行危机表明,法律的内在缺陷、商业银行基于错误的法律理解或法律适用而实施的商业行为、监管机构的不当法律执行等都会引发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并助长其他风险的产生和蔓延。我们可立足于"主体—行为—责任"的框架对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0.
叶锐 《中国检察官》2022,(13):24-26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检察机关应坚持能动履职,主动将检察职能融入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目前,市场中民营企业数量多,面临诸多法律风险。检察履职中存在着机制不健全、协作联动不到位、履职不充分等问题。对此,L区检察院探索并丰富“检企直通车”模式,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四大检察”共同发力,着力提升司法服务精准性,持续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