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德例说     
正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2.
为官当有“德”成香,国芳德,原本是指好的品行。在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的标准就是爱祖国,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有革命事业心。可是,眼下有些为"官"者少的就是德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少数当"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质变,他们有的忘...  相似文献   

3.
品德,就是常修为官之德古语云:“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战国策》)。品德反映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完美的人格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再大的才能却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自古及今,人们都把“做官先做人”看作是从政为官的美德。一个品德败坏的人,不可能当好官、做善事,靠投机钻营,不管官做多大。也只不过是“庸官”、“贪官”或“佞官”,只能败坏风气,危害社会。历史上,有多少贪官污吏、奸臣贼子祸国殃民、陷害忠良,搞得世道乌烟瘴气,惹得天怒人怨。典型的有唐代的李林甫、杨国忠,宋代的秦桧、贾似道,明代的严嵩、魏忠贤,清代的和坤、李鸿章等等。“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大戴礼记》),他们的所作所为必然遭到社会和人民的唾弃,并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4.
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做什么样的人,当什么样的官,是我们每一个为官从政者,必须正确面对和用行动回答的人生课题。在新的形势任务和各种挑战考验面前,要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就必须真诚守信、宽容豁达、爱岗敬业、廉洁从政,真正树立良好形象,留下美好名声,创造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5.
官德,乃为官之魂,从政之本也。修德,修的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特殊的职业道德。为政以德,立业立德。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一个领导干部要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取得政绩,就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为道德素质是为民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崇高的道德理想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科学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可一日无德。无德之人,为官一方,乃百姓之祸也,焉有百姓称颂之理?为官应修德。欲修德,当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党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要求。1944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奋斗》2006,(1):62-62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需做到“四耐”。“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他虽然讲的是旧时为官之道。但对今日如何做官仍有借鉴意义,有此“四耐”,不急躁,方可把官做稳、做好、做出名堂,以不负百姓厚望。  相似文献   

7.
正南宋学者罗大经曾说过:"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为官有为的贤者能人,而非为官不为的庸官懒官。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报告,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干部批评道:"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都向为官乱为者"亮剑"。笔者认为,在治理为官不为方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德治属性,历代政论家多认为官德乃治政的关键,故多强调官不在众,在乎得其有德之人,治者无德,何以德治?但为官择人,还要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才干。若能德才兼备,当然为好,若不能德才兼备,是唯才是举还是唯德是用呢?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论及历史人物智伯败亡原因时,对才与德二者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官德"浅议     
为官须讲德,无德的官,不是贪官便是污吏."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考察选拔干部,一贯把"德"放在首位,注重德才兼备,恪尽职守,甘做公仆,先忧而后乐.  相似文献   

10.
毛会发 《党的建设》2008,(10):34-34
做人要做真正的人,为官要做为民的官,这是做人为官的标准和原则。做人是为官的前提,只有做好人,才能为好官。这就要求为官者为官莫忘为民,做官先学做人。  相似文献   

11.
为官掌权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但如何为官、为谁掌权的标准却历来不一。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共产党的干部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细细品味总书记的话,就是一个主题:当官为民做事,首先要心底无官。心底无官,才会一身轻。只有放下“官”的包袱轻装上阵,才会“无官一身轻”,才能注重事业,淡泊名利。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就说过:要立志做大事,不  相似文献   

12.
为官先立德     
古人云:“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有德无才难以担当大任,有才无德,其才足以济其奸,重用了很危险。清末的曾国藩被誉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又是当时的理学领袖,他在封建社会末期,试图重振封建道德,其中一些思想,具有积极意义。曾国藩倡导为官须德才兼备,而且十分赞同宋代政治家司马光“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的主张,并将德放在首位。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也是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的。然而,当前有些党员干部有心做官,无心修德。比如,有的干部把手中权力作为谋利的工具,见利忘义,背离甚至丧失了一名党…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2,(9):1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德是为官之魂。这突出强调了干部德的重要性。“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德的好坏,事关社会风气好坏、人民利益得失、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14.
在旧社会的官场上,“无官不贪”,“清官难寻”,这是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才能成为普遍现象。但是,目前社会上却流传着“找清官,看舞台”的说法,说明在我们领导层中有些人确实腐化了,“官”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降低了,人民群众发出了“为官皆清廉”的强烈呼声。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对此却叹道:“清官难当也难学”。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4,(22):18-18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沉淀了浓厚的官僚色彩。为人者,一旦官袍加身,则曰其为”人之父母”,官是官,民是民,与庶人有着不同的处事准则,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为官之道”,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应有怎样的为官之道呢?党的优秀儿女、“为民书记”郑培民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封建社会官道思想提出了挑战,在他的日记中庄严写下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6.
做人与做官     
社会在发展,但人们评判好人好官、人品官品的基本标准没有改变。常说的堂堂正正做人,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正直勇敢,与人为善,有高尚的品德;清清白白为官,就是为官要清政廉洁,勤政为民,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良好的官德。古人云:“不恒其德,无所容也。”因此,高尚的人品与官德是做人做官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7.
为官箴言     
官者,古为民之父母,今为民之公仆。无论何谓,官,乃国之栋梁,民之楷模。为官必先修身树人,做官必须心中有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乃我党为官之箴言。官,与民于信而生,刚正不阿而树。安邦定国,官者之本。官,因才而取之,以德而信之,依信而举之,民拥戴而生之。官者,信于民,举于民,当以民  相似文献   

18.
为官须先“德”而后“得”邹治业少时读《礼记》读到"德者,得也"一句时,父亲解释说:"有德的人,也就有得;但得到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得到别人的尊敬,得到做人的尊严。"随着年事渐长,阅历渐丰,对《礼记》中这句话的理解也渐深。"德"、"得"二字虽然音同,但...  相似文献   

19.
从政者,民称之为官,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德。所谓"为官之德",是指从政为官者在一定岗位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方面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各级领导干部岗位实践中的具体化,同时也是社会对领导干部职务的具体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10)
正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官德的重要性: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党员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而且必须具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