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道难题     
美国前总统林肯,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考两道容易的题目?” “考一道难题吧。” “好吧,那么你回答,”老师说,“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呗。”林肯答道。 “鸡又是哪里来的的呢?” “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林肯非常认真地说。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吴联炮 《法制与社会》2011,(23):165-165,177
在今年全国酒驾入刑后,公众的视线都在严惩酒后驾驶,以及出了交通事故要倒查驾校责任的上面,对于驾考制度本身的合理性问题似乎失去应有的关切。本文试图在全国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一片浪声中,对"驾考合一"制度之存废必要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经济》2010,(13):43-44
替考若被抓可到国外考?号称拥有200多名“枪手”,替考科目上百种,而且所有科目“明码标价,绝不二价”:公务员笔试5万元,研究生入学考试212万元,雅思2.5万元……考后不给钱就向相关部门举报,“让你一辈子再不能考这种试”。此外,还配备价值5000元的作弊设备,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智能交通领域内一个新兴崛起的理念方兴未艾,那就是"互联网+"和自主约考。对于未来开车的景象,诸多专家和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阐述,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智能驾驶,其实单就汽车模拟驾驶这个话题而言,涉及的范围就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了。如何看待"互联网+"环境下的汽车模拟驾驶运营体系这一问题,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着眼。首先,新时代下从中国的汽车王国,接着我们说中国的驾驶培训产业面对新的契机与挑战,其次,以一个样产业,全新的全程驾培新时代。第三,在"互联网+"的  相似文献   

5.
2000年4月28日17时许,周某(系区公安分局民警)驾驶汽车由东向西行至交叉路口左转时,为避让路面凹塘,从右侧大转弯向南,将驾驶两轮摩托车由北向南正常行驶的杨某逼至水泥路面外,引起杨的不满。杨责骂周,周说我开我的车,关你什么事。后两车同向行驶约200米,一路上杨责骂周,因塞车两车停下后,杨上前揪打坐在驾驶室内的周。周在镇医院门诊诊断为左眼外伤。经镇派出所调查取证后,周所在的区公安分局认定杨殴打他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对杨作出治安拘留15天的裁决。杨于4月29日…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恶性交通肇事事件后,我国对安全驾驶问题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纵观交通肇事案件,酒后(包括醉酒)驾车,超速驾驶、超载驾驶、无证驾驶、驾驶制动技术不合标准的车辆、报废车辆等这些危险驾驶行为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苏阳 《政府法制》2009,(22):11-11
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人,特别是既考过国外驾照又考过国内驾照的人,都有一种普遍看法:国内考驾照太容易了,几乎只要交钱就能轻松拿到驾照。那么,其他国家的驾驶培训、驾驶证考试又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8.
驾驶入虽属无证驾驶,但因机动车投保了交强险,保险公司仍应承担赔偿责任。这与设立交强险保障受害第三人权益的立法目的是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否定在驾驶入无证驾驶等情形下保险公司可以对造成第三人人身损害应负的责任,也无法律规定明确无证驾驶不属于可保风险,故投保人在无照驾驶情形下,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王景龙 《江淮法治》2012,(22):55-55
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家对校车驾驶人员资格有着专门的要求,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校车,不但要有机动车驾驶资格,而且还必须取得校车驾驶资格,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不得驾驶校车。  相似文献   

10.
公安部"允许公民直考驾照"的回应,得到了众多人的积极肯定,无疑为"史上最严交规"下的学车人提供了一奈"自学成才"的成功蹊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直考驾照还面临着诸多体制性、现实性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考驾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应当明确的是,政府相关部门不能满足于"空口承诺",必须顺应民意,顺势而为,努力打破权利的"玻璃效应",真正保障公民在驾照考试中的选择权。2013年4月,就网友提出的"公民考驾照是否可不报驾校直接考试"的问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回应称:我国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申请驾驶证必须经过驾校培训,但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能,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这意味着,公民可  相似文献   

11.
丁芝华 《河北法学》2023,(10):162-177
加快自动驾驶立法,对于推动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抢占该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掌握自动驾驶规则制定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德国坚持以加快实现自动驾驶的正式应用为导向,注重夯实伦理基础,着力创新监管模式,围绕准入管理、运行监管、事故归责等重点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的制修订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立了相对正式、完整的自动驾驶监管制度体系。该国注重立法上的突破和创新,快速推进自动驾驶立法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魏文波 《法制与社会》2011,(34):284-285
众所周知,危险驾驶的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因现行的法律对危险驾驶的规定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对危险驾驶的内涵和相关制度构建有必要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在我国已经设置危险驾驶罪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设想,希望对我国设立的危险驾驶罪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以有利于刑法保护机能的实现、有利于体现司法公正,并能够唤醒人们保护生命、重视法律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驾照直考     
图为在昆明一家驾校,两位女士在教练指导下学习驾驶技术。今后,人们学车或许不一定要去驾校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近回应网友咨询时表态:公民不经驾校培训可直接申请驾照考试。于是,网友开始热议"驾照直考"是否可行。不过,更值得探讨的或许是这背后蕴含的权利义务关系。公民面对政府,"法无禁止即自由";政府面对公民,"法无授权即禁止"。这个法治原则在"驾照直考"上得以充分体现。《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申请驾驶证需经考试合格,而未规定必须经过驾校培  相似文献   

14.
危险驾驶行为是指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机动车造成或增加不应有的危险的行为。这种危险驾驶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驾驶状态的高度危险,如饮酒驾驶、疲劳驾驶等。另一种情况是驾驶行为的高度危险,包括严重超速行驶、无证驾驶等。现今,以醉酒驾车为代表的危险驾驶行为已成为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对醉酒驾车行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酒驾、飙车等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的数量增加和严重程度的提升,在立法上设立危险驾驶罪,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有呼声、人大代表有建议、政协委员有提案,可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社会性事件。为从根本上规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醉酒驾驶和追逐竞驶等行为,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增设了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违法高速驾驶机动车竞逐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本文从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等四个部分对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进行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8日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会上表示,研究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机动车罪”,将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城镇违法高速驾驶机动车竞逐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刑法》,并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最高刑。笔者以为,通过立法来惩治“危险驾驶”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7.
聪慧 《政府法制》2012,(35):21-21
不少人都觉得只有酒后驾驶小轿车才算酒驾,电动车应该没啥事。要是您也这么想,那可就错了。11月14日,济南市中区一男子就因为酒后驾驶电动车被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了刑,这个案子可给大家提了个醒.不光醉酒驾驶汽车,醉酒驾驶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事故也可构成危险驾驶罪。  相似文献   

18.
黄鹏 《河北法学》2023,(10):138-161
自动驾驶时代产生了使用者具有何种法律地位的问题,理论上对此主要有乘客说和驾驶人说两种观点,但各有其解释上的困境。驾校教练之于学员和使用者之于自动系统,在车辆控制结构和安全驾驶目标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角色具有多元性、相对性和多重性特征,可以为不法归责提供基础。总言之,使用者具有乘客和驾驶人双重角色特征,既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初衷,还可以维持现行刑法规范的规制结构与刑法理论的归责原理。此外,醉酒者虽享有接管驾驶的权利能力,但缺乏接管驾驶的行为能力,并可通过酒精锁等科技方法防止醉酒者接管驾驶,从而阻却构成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可能性。为解决多名使用者的义务竞合问题,仍需设置一个负责的驾驶位以确定其中的驾驶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调研上海市危险驾驶罪司法裁判情况为基础,以截至十月全市法院审结危险驾驶罪219件案件为素材,分析司法现状,总结、归纳危险驾驶罪案件的具体特点,重点剖析目前执法、司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降低危险驾驶罪施行中的不足,促使危险驾驶罪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被告人邹某某无证驾驶摩托车将路边行走的吴某某撞倒在地,邹某某见状,驾驶摩托车逃离现场,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捉获。经鉴定,吴某某为重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