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权威主义     
正得分:82.50关注度:内涵:应该建立强有力的权威政治来协调整合社会秩序,用权力甚至强力和政策来推动社会的现代化。代表性主张:权威领导人的"权威",在于能够凝聚人心,有效改变固有体制、创建新的体制。  相似文献   

2.
每当历史无情地动摇人们尊奉的价值观念,或者幻灭人们向往的完美前景时,人类灵魂深处所蛰伏的诡异古怪的联想便会重新抬头。今天,在中国的改革陷入种种矛盾、同人们对改革的憧憬的冲突加剧之际,一个奇怪的精灵——新权威主义论又呈现于改革的论坛,成为一些人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他们呼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更大地发挥集权的作用,并认定当前中国的政治格局应该是由具有现代化意识器导向的军事、政治强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中国需要的是民主权威主义,而不是流行的新权威主义。 首先有必要对新权威主义的有关论点进行一些分析。 我对新权威主义的理解主要根据吴稼祥的文章的阐释。(参阅《世界经济导报》1989年1月16日)关于集权、专制与权威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互相联系,但并不相同。集权是相对  相似文献   

4.
早在本世纪的50—60年代,美国有个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在研究不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时,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并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在这些专著中,有哈佛大学政治学主任塞缪尔·亨廷顿教授写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年出版)等著作,对不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多数资  相似文献   

5.
2016年,可以说是强势领导人在全球范围内跨体制崛起的一年。西方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受到新权威主义的挑战。权威主义和民粹主义结合,共同挑战精英主义。权威主义者反自由化、反精英、反全球化,但并没有反对自身根本政体,他们更像是西方民主体制下的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论权威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权威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制度层面过渡性的推动力,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需要和现实要求,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以权威的力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变革中的政治秩序并不与我们朝着民主化方向的努力相矛盾。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权威的作用,但为了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追求美好的人类文明社会的终极目标,权威主义的含义和具体实现途径均应有所创新。中国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是从稳定政府权威出发,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过渡。  相似文献   

7.
<正>新权威主义有两大特征,一是有权威,特别是有强势领导人;二是有现代化取向的改革开放。没有权威,就没有新权威主义。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新权威和新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有两大特征,一是有权威,特别是有强势领导人;二是有现代化取向的改革开放。没有权威,就没有新权威主义。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新权威和新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实质上是必要的历史过渡。历史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关于“新权威主义”的介绍和讨论,逐渐多了起来。去年下半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关于治理、整顿的任务甫经提出,宣扬“新权威主义”的声浪驀然升高,同时引起了自发的争鸣。由于这场争鸣关系着我国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限制、压抑民主以加强集权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13,(12):67-67
HR来信:我公司有一批员工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公司打算与这批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员工都亲自来到人事部门签字确认,但是有一人没来。经了解,该员工刚刚出差去洽谈业务,并在短期内无法回来签约。经沟通,该员工提出可否委托他们部门的负责人,代签劳动合同。请问,这个想法可行吗?劳动合同可以由他人代签吗?  相似文献   

10.
多边主义制度权威与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社会中,多边主义作为一种在普遍的行为原则基础之上协调三个或更多国家之间关系的制度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制度权威.多边主义制度权威来源于其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但由于国际社会权力的不平等性,多边主义制度权威与霸权国关系密切,霸权国能对多边主义制度权威形成损害,使多边主义表现出制度霸权属性,而且多边主义自身合法性问题也制约了多边主义制度权威的提升.因此,在国际社会中需要努力使霸权国以多边主义制度的领导者身份出现,减少霸权国与多边主义制度的对立,加强一般参与国对多边主义制度的认同度,增强一般强国对多边主义制度的自愿认同,开启制度法律化的途径,提高多边主义制度权威对霸权行为的制衡力.  相似文献   

11.
权威主义政治是在传统政体与价值规范瓦解而新的法理型规范体系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的重要权威形式,能有效抑制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失范和社会冲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强调权力的集中是权威主义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最大的差异,强调在法制条件下运行是其与集权统治的最大区别。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是一个典型形式,经过普京时代的发展,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向民主政治迈进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的是每周6天工作制,每天工作8小时。当时,中国企事业单位加班加点十分普遍,似乎只有靠延长劳动时间才能弥补效率的不足。而在当时的德国,实行5天工作制,每周工作36小时。  相似文献   

13.
《时代潮》2001,(10)
2000年12月6日,在"2000年江苏省刑法学研讨会"上,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金卫东递交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性贿赂罪"。定性"性贿赂罪",金卫东认为需有三种理由:1、在某些情况下,"性贿赂"也可以达到财物贿赂达不到的目的;2、在一定程度上,就其诱惑力而言,"性贿赂"的社会危害和持续性,有时甚至超过财物贿赂;3、"性贿赂"一旦既遂,具有多次为行贿者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危害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邱芝 《青年论坛》2009,(1):9-13
在现代政治学中,权威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当今世界实际存在的一种政治形态,权威主义实际上是指介乎极权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政治体制,它既有民主的成分,又有对集权的强制。权威主义一般产生于集权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过渡的国家,表现出过渡性、合法性、现代性、实用性等特征,它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局面,为向民主政治迈进打下了一定基础。政治发展的逻辑与现实决定着权威政治不会作为常态存续下去,应向民主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还有的地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类似评选“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公意论”——空想民主与新权威的虚假前提从当前理论界关于民主与新权威主义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那就是都肯定存在基于人民共同利益的公意。“民主是法理化的大多数”,“民主是社会意志的统计学多数”。——这是民主论者对民主的基本看法。这个定义实际上假定:人民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利益产生公意,而公意表现为统计学的多数。这就是民主和民主操作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宁立成 《求索》2011,(2):168-170
我国财政改革的方向是财政立宪主义,中央与地方财政权的划分逐渐明晰,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财政的民主性得到增强,但仍需加以完善;财政监督逐步规范,但体制仍未理顺;财政法治化程度提高,但财政立法建设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西方思想潮流中,各种哲学流派此生彼灭,变幻无穷,大多数流派都是鼓噪一时,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也有一些流派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以经数十年而保持其影响。象新托马斯主义持续年代这样久的,的确罕见。如果从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发布通谕《永恒之父》、宣布重建托马斯主义算起,这一流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它有传统的宗教势力作为后盾,另外同它灵活的适应性也是分不开的。它不但公然把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众生活质量的高低和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水平的体现。改善空气质量根本途径是对污染源的治理,应采取一切措施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的排放量。同时也应该探索其它方面的有效方法。发生在大气圈对流层的自然降水对空气污染的净化有一定的作用,降水后空气清新、凉爽已为人们所共知。自然降水能冲洗大气中的污染物,雨滴和雪花等降水粒子下落中形成的降水粒子筛,通过碰并吸附可捕获大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捕获量和颗粒物大小、密度有关。雪花比雨滴尺寸大,落速慢,同样降水量的雪花的冲刷作用比雨滴…  相似文献   

20.
林存光先生新近的批评文章认为,方朝晖在重新解释"三纲"时混淆了服从道义与服从权威,应当看到绝对服从与大力谏诤这两种相反立场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多重面相。林文为"三纲"代表绝对服从的传统观点作了辩护。林文所谓"多重面相"的说法使古人思想陷于自相矛盾的内在分裂之境地。"三纲"从根本上是为了服从道义或名位,但是在具体现实中对道义的服从不可能与对具体权威的服从截然分开,不应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对董仲舒、朱熹等人"三纲"思想的理解应该从其思想、生平的总体联系和时代现实出发,而不应孤立凭其一两句话任意发挥,得出其捍卫绝对君权或君主专制的错误结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