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如今,"高空抛物、坠物"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城市毒瘤"。高空抛物的不法行为时常发生,污染环境的同时给过往行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不绝于耳。而监管措施和监管技术不到位,给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关于禁止高空抛物及高空建筑物坠落物品安全防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高空抛物一直是让住户烦恼,让物业闹心,让路人担心的问题。二是高空抛物除了污染环境,更可能导致火灾、伤人等严重后果。意外之祸教训惨痛,市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高空抛物、坠物”,是一个既“老”又“新”的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看似“远”实则“近”的现实话题。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经常用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形容遭遇高空抛物、坠物的风险,这种“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让人行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安全感几乎为零。有数据表明:一个30克的鸡蛋从4楼抛下来就会让人起肿包;从8楼抛下来就可以让人头皮破损;从18楼高甩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针对“高空抛物、坠物”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多年来,专家、学者及一线司法人员从建议司法介入到呼吁加大处罚力度,呼声从未停止过。由于相关法律不完善,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而且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理,结果也不尽相同。从无到有、从宽到严、从粗到细,对“高空抛物、坠物”的探讨,正在法条中体现得越来越多。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规定,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如果不出意外,在即将召开的今年两会中,获得通过的民法典将再次明确“高空抛物”的安全保障责任。届时,高空抛物乱象有望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3.
高空抛物罪的成立需要达到情节严重。情节严重是此罪的违法要素而不是责任要素。高空抛物罪保护的法益是公共秩序,其客观上要求对公共秩序产生现实危险,主观上是故意。本罪不属于抽象危险犯的范畴,应当将其理解为具体危险犯。故具体认定此罪的情节严重应当结合抛掷物品的时间、地点、高度、次数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法律上的高空抛物、坠物,主要是P指高层建筑的人为抛掷物、自身脱落物、悬挂搁置脱落物等。高空抛物、坠物易对地面人与物造成巨大的伤害及损害,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明确对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作为入罪条件的“情节严重”表明了法益侵害程度,属于客观方面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在高空抛物罪中,一方面由于其中“情节”的客观属性,因此只有客观上能够反映法益侵害程度的情节才能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质料;另一方面,由于“严重”表征着规范性的含义,因此行为人需要对相关的“情节”具有认识,同时对情节属于“严重”具有社会意义的认识。由于高空抛物罪的保护法益是社会成员在建筑物或其他高空下安全、稳定地开展社会生活的秩序,因而,根据“情节严重”的一般法理以及高空抛物罪的保护法益,认定“情节严重”需要考量抛掷物品、抛物场所与危害后果等情节。至于反映责任程度的情节,反映特殊预防必要性大小的情节以及规范目的之外的情节应被排除出认定“情节严重”的考量视野。  相似文献   

6.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近年来,高空抛物伤人事件频频发生,不仅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大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何改善高空抛物屡有发生的窘境?面对错综复杂的事后赔偿、追责,是否能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社会关注度极高。2019年12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时间的长河里截取短短数日,便能轻而易举地搜寻到这些信息。连续几起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死伤的悲剧在繁华的都市里不断上演:2019年6月13日,深圳福田区一个小区内,一名5岁男童被一扇从高空坠落的玻璃窗砸伤头部,被紧急送医。由于伤情过重,抢救无效不幸离世。2019年6月19日,南京东宝路8号时代天地广场,一名放学回家的10岁女孩儿被高空抛物砸中头部。  相似文献   

8.
楼房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和现场勘查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房入室盗窃案件呈逐年上升之势,已成为城市严重治安问题之一。楼房入室盗窃案件的侵害目标具体,时机选择比较固定,作案手段具有特殊性和习惯性,多为团伙流窜作案,现场容易被破坏。深入分析楼房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掌握此类案件的现场勘查技巧,提高现场勘查质量,是快速破获此类案件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微观天下     
正高空抛物入刑是一顶法治"安全帽"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提出16条具体措施。其中明确规定,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据新华网)【评论】"舒圣祥":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及时而必要,对于遏制屡禁不止的高空抛物行为,无疑是一记法治的重锤。唯有以法律手段严惩,对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时常出现在公P众的视野中,如何守护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成为司法审判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起高空抛物的司法审判案件,来了解一下法律对于高空抛物的行为定性和责任判定。砖头从天而降砸坏了车?2017年4月28日18时许,杨某的奔驰汽车停放在北京市昌平区某路路边,适有一块砖头从该单元楼上掉落,砸在杨某的汽车前风挡玻璃上,致使车窗玻璃破裂。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5月,借鉴整治车窗抛物的成功经验,武汉市推出为期一年的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有奖举报活动,市民举报经查证属实,并锁定当事人,每例奖励100元。虽然该奖励举报活动因"尚处灰色地带",已从9月1日起中止,但武汉已将规范高空抛物等不文明行为纳入立法计划。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是困扰很多城市的难题,但因为取证难,不文明行为实施人的违法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既关乎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也体现了风险社会下法律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规范。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是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等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迸行增删修改而成。从高空抛物到自甘风险,从好意同乘到公平责任,从损害赔偿到网络侵权,侵权责任编把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日常事务串连在一起,构建起保护百姓权利的法律大网。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我国刑法适用要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发促使刑法对疫情防控作出及时反应,系列刑事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犯罪的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高空抛物、疫情防控、冒名顶替上大学等社会现实关切的热点、疑点、难点等作出了积极回应。要报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正当防卫的再检视,高空抛物行为的刑法规制,冒名顶替入学问题的刑法规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刑法规制,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4.
高空抛物现象屡见不鲜,已经从个人不文明行为升级成为威胁人们"头顶安全"的社会问题,被讽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法律界人士提醒,实施"高空抛物"行为者,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并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利益,除承担赔偿责任外,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酒瓶从天而降致一死叫伤2015年4月19日中午,殷阿姨像往常一样,吃好午饭来到杨浦区工农公园荫凉处小圆桌看牌友打牌。突然一个不明物体"穿过"树林,不偏不倚砸在低头打牌的杨老先生头上,并顺力弹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和几个摄友到扶绥县柳桥镇采风,在该镇岽楞村新村屯,我们意外看到了一个"雷人"的场面:一农户家二楼房前的平台上,几个男人正在惬意地品茶,而在楼下,一名妇女正把耕牛从舍里牵出……在牛舍上边喝茶,这茶会是什么滋味?正当我们为此纠结时,楼房的主人凌卓昌很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起喝茶。他说,现在是农闲时期,几个老朋友就常坐一块儿喝茶。盛情难却,我们坐下了。凌卓昌告诉我们,刚才牵牛出去的是他的妻子。"现在咱家的牛早上出去乘凉,晚上‘洗澡’了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5):29-30
洪水突来,该怎么办 ①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如洪水来势很猛,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②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③为防止洪水涌人室内,最好用装满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门下面的所有空隙。如预料洪水还要上涨,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④如洪水持续上涨,应注意在自己暂时栖身的地方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和烧水用具。  相似文献   

17.
傣寨新颜     
陈瑾 《今日民族》2013,(1):27-27
新木板散发着新锯开的树木的清香,木匠师傅正在忙着量、切木板,地板还差几块就装好了,屋顶的琉璃瓦还剩几个边角没有装好。再过十天左右,一栋崭新的傣家传统干栏式楼房就要盖好了。“新房子比以前的宽敞,比以前的明亮。”看着即将竣工的楼房,岩空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8.
民主视点     
《公民导刊》2010,(1):39-39
<正>"我并不是‘无限责任公司',没有义务监督邻居做什么,凭什么要我为邻居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侵权责任法》,其中明确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对于"高空抛物伤人,邻里要‘连坐'"这一条款,许多网民则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引发了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从2005年3月16日开始对集中连片棚户区进行改造。目前全省已有120万居民告别了吃水难、行路难、取暖难、如厕难的棚户区,搬进了新楼房。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12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已经被6300余座,总计1931万平方米的新楼房所取代。辽宁省棚改的成效令人鼓舞,经验引人探询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房屋住宅工程多为砖混结构,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时为了抢进度,没有合理安排工期,忽视房屋质量问题,砖砌体裂缝则常有发生,轻微者影响房屋美观,造成渗漏,使住户在心理上产生不舒适感,严重者会降低房屋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甚至会导致楼房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防治,楼房裂缝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