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费伟 《求实》2022,(5):96-108+112
数字乡村敏捷治理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行为,是乡村自适应的发展过程,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方式,具有快速性、灵活性、回应性的特征。数字乡村敏捷治理遵循弹性再造乡村治理空间、灵活设置乡村治理机制、有效形塑乡村治理流程和强化适应乡村治理体系的具体做法,体现了高效能治理、弹性化治理和共同体治理的运作逻辑。尽管数字乡村敏捷治理已经产生了重大效益,但依然面临着如何平衡好安全和效率的目标冲突以及收紧或放松的工具应用、单一或多元的结构选择、保持或降低的能力变革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未来需要通过多目标的动态平衡、多工具的灵活转化、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以及保持强大的敏捷治理能力,以促进数字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绘就的2007年经济发展蓝图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前景令人振奋。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从哪些方面着手,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带着这些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林景顺。  相似文献   

3.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九五”计划目标和15年长远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根本的转变,必须把存量资产盘活,实现存量资产的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指出过,要把经济增长的着眼点转移到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上来。深入分析一下我国的经济现实.可以看出,盘活存量资产对转变增长方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系统的良性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演进过程,这是社会系统内外要素交互作用、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采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社会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将会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经济工作最突出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职院校应站在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行业企业发展,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给予企业文化进校园工作充分重视,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并从系统论的视角,努力建立健全五种长效运行机制,切实调动各相关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这一重要判断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国家治理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涉及到两个"十五年"目标的实现,必须优化国家治理方式,促进社会主要矛盾持续发展变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优化治理绩效是政治体系的关键任务。良好的治理绩效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而治理绩效不佳的政治体系则有可能破坏民主制度的持续性。理解治理绩效的内涵和价值,可以从有效性与回应性两个维度加以阐释,二者的统一关系着高质量民主政治的实现,如何同时兼顾二者则需依靠政治认同的强化。在有效性维度上,政治认同有利于实现政治体系多方面的绩效目标;在回应性维度上,政治认同有助于政治体系实现民主的价值目标。此外,政治认同和治理绩效亦是良性循环的关系。较高的政治认同有益于治理绩效的优化,与此同时,得到优化的治理绩效又能进一步固化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提出,实现了从传统的简化论、还原论到系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尊重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特性,不断强化系统科学思维:在理解其涌现性中实现整体协同发展效应;在重视其非线性中强化变革创新的动力学机制;在促进其突变性演进中实现创新引领型发展;在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中开发蕴藏的潜能;在把握其复杂性中实现有效控制,推动我国产业体系在持续的动态平衡中成功实现转型演进。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一、系统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有人说:系统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系统论是对这种系统观的发展;有人说,系统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系统论不过是对这一学说的深化;也有人说系统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的辩证决定论,系统中的层次,结构、规律等不过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还有人说,系统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相互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2.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法治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治理行为合法化、治理过程有序化、治理规范公开化、治理形式正当化、治理理念市民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仅是法治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法治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玮 《党建》1998,(12)
记者:今年,朱总理在全国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8%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厉以宁:今年年初朱总理提出8%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总结了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就是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持一个适当的经济增长速...  相似文献   

14.
在市委六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上新台阶,力争提前三年实现北京市十年规划的目标。这是一个十分鼓舞人心的目标。近日,本刊记者就提出这个目标的客观依据,政府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走访了市政府研究室主任段柄仁同志。现将访谈录刊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政统合是一种以基层问题为导向,以层级动员为动力,通过纵向与横向两种方式的运行来进行统领、整合的制度合力,是以党委与政府为组织核心,通过将企业、社会组织、基层民众统合到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动态良性运转的基层治理体系。党政统合具体表现为一种组织、协调、整合、指导、监督的能力,是维系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活力的保障,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核心动力,也是最终实现"善治"目标的基础与保障。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唯有充分发挥党政统合的基层治理优势,优化企业在基层治理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注重多元社会组织培育,推进公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完善基层治理的法治保障,才能够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从而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我区宣传思想工作8题1、自治区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地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讨论确定我区“九五”时期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福建理论学习》2010,(1):14-18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8.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部署。习主席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指按照法治逻辑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过程。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9.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加强基层党建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模式,如何破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这种引领关系是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助推式耦合”以治理需求为指向,通过调控党建介入的精准性和介入度,实现党建引领与治理需求的“供需适配”,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互促。“助推式耦合”引领模式通过党建的目标、组织、机制建设及党建互动,契合了基层治理对动力、网络、机制和信任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了引领的精准性,通过目标设定权下移、主体自发联建、机制同构及互动的约束规范等刚柔相济的灵活方式,实现了党建引领的适度介入,确保了对基层治理的有效助推。“助推式耦合”的机理在于执政党权威是“助推式耦合”的根本保障、党建介入的灵活性是“助推式耦合”双重提效的关键、自发秩序是“助推式耦合”运行的基本遵循、精准性和介入度是“助推式耦合”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20.
正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是实现我省"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关键。有效路径就是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导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