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12日上午10时,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新河村正式宣布解除隔离,这是浙江首个整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行政村。被疫情“笼罩”了17天后,997户人家、4800多名村民终于可以再次打开大门,相互招呼问好了。  相似文献   

2.
正为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实行人员分别管理,感染者须接受隔离治疗或集中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应严格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其他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可出行和复工。从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来的人员应当按规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为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分区分类防控工作,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发展,经指挥部同意,对已发布的指挥部公告部分内容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第2号公告第二条中"凡2020年1月10日以来,从武汉等疫区入川的,应自觉居家隔离14天"调整为:"从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来的人员应当按规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身为退役军人,身为共产党员,疫情面前绝不退缩。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必定全力以赴!""您属于省外重点疫区返回居住地的人员,按照郑州市发布的第8号通告规定,需要居家隔离14天,请先进行相关登记。""您好!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并配合测量体温。"  相似文献   

5.
信息纵横     
青岛查处一起妨碍执行国家安全公务事件山东省国家安全厅近期,青岛市国家安全局查处了一起妨碍执行国家安全公务事件。当事人罗某,原为青岛某合资企业保安人员。1998年10月30日,青岛局侦察人员到弄海园区执行公务时,罗以“公司有规定,未经住客同意,外人不得人内”为由予以阻拦。青岛局侦察人员虽两次向其出示《侦察证》并进行必要的解释,罗某仍拒绝放行,致使青岛局贻误了发现和扩大侦察线索的有利时机,影响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事件发生后,青岛局依法对罗某进行讯问。鉴于罗某认错态度比较端正,根据《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11,(10):6-7
据新华网杭州9月6日电,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近日通过了《浙江省禁毒条例(修订草案》,修订后的条例规定,吸毒人员在戒毒期内,不得驾驶机动车和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对吸毒人员驾车进行严格管理,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修订后的条例草案规定,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机动车驾驶证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会被注销;被责令在社区戒毒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戒毒期间效力中止,并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代为保管;被强制隔离戒毒、被责令在社区戒毒的吸毒人员,在戒毒期间不得驾驶机动车,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按无证驾驶处罚。  相似文献   

7.
对于什么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刑事立法上共有过三次不同的规定。第一次是 1979年《刑法》第 83条的规定:“本法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按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一规定虽然比较简单,但外延却十分大,几乎一切从事公务的人员都划进了国家工作人员之列,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把国营或集体汽车出租公司的司机、商店的营业员等等,都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看待。第二次是 1982年 3月 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第 1条第 1项的规定:“本决定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各…  相似文献   

8.
正2月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施行。隐瞒病情、暴力伤医、哄抬物价……这些严重妨碍疫情防控的行为,将依法受到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坚持依法防控,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行政     
《人民政坛》2014,(9):4-5
18省出台公务接待实施细则:无公函不接待成共识 据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据统计,全国已有18个省发布了本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在18省的管理规定中,“公函制”成为公务接待的基本准则。国家工作人员的休假、探亲、旅游以及个人接待活动不属于国内公务接待范围,如因公务外出需要接待单位接待的,派出单位需发公函告知接待内容、时间、行程、人数和人员身份。用车方面,18省均要求公务接待出行活动需合理使用车型。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7年《刑法》第271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从业人员必须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被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发生在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非从事公务的人员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的,就可以以职务侵占罪对其定罪处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区别在于身份取得依据的法律、体现的法律关系、行为本质特征、从事劳务和从事公务的不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犯罪,要根据各共同犯罪人是否是公司、企业内部人员,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所利用的为谁之职务为标准来认定。  相似文献   

11.
冯勇 《公安教育》2013,(4):32-32,33-34
<正>为规范公务用枪的管理,国务院和公安部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公务用枪配备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务用枪的配备、保管和使用等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公安部针对公安机关的公务用枪管理工作出台了《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和《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  相似文献   

12.
法律问答     
是否“要等民事判决部分生效才 执行刑事判决部分,释放罪犯”编辑同志: 王某因故意伤害被县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宣判送达判决书时间为4月 24日。按规定王某应被释放出看守所,但看守所未收到人民法院执行释放通知。经查询,审判此案的工作人员答复:该案要等民事判决部分生效才执行刑事判决部分,释放罪犯。请问,该案审判人员的答复正确吗? 安徽吕月林吕月林同志: 根据199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55条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  相似文献   

13.
玩忽职守罪主体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玩忽职守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以及由于法律法规授权或受国家机关委托、委派而代表国家机关执行职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是行使国家机关的一定权力或履行国家机关的一定职责。其形式特征是身份上代表国家机关。现行刑法关于玩忽职守罪的规定存在一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农历庚子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春节后,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部分干警仍需居家隔离观察,但庭里有10余件民事案件临近审限,需要合议庭合议。为了不影响正常结案,民三庭依托高院信息技术处搭建的“云间”办公平台,实现了远程视频合议,书记员在线形成合议笔录,合议内容通过语音转写技术被全程记录。仅2月11日、12日两天时间,该庭便通过“云间”办公平台对11件案件顺利完成了合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再次研究我国有关“国家工作人员”的刑事立法史和现行刑法第 93条的规定及相关的立法与司法解释 ,从宪法根据、学理和法理的角度界定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准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范围及逻辑关系 ,提出不宜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列为国家机关范围的建议 ,且在确定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时 ,将前者归属于政党或人民团体中 ,将后者归属于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并建议将各级人大代表、签订用人合同的临时执法与司法人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均纳入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0,(12)
正2020年席卷全国并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行各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剧场剧院这类现场观众密集的文化演出行业和市场。在几个月里,剧场陆续关闭、演出取消或延期、演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居家隔离和待业,开启"云剧场"成为行业里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林建华是东山县人大代表、杏陈镇前何村卫生室负责人。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有5000人大村的乡村医生,她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根据全县统一工作安排,林建华毅然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卫生室只有她一人,林建华基本常年无休,但她任劳任怨,获得村民们的称赞和信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林建华除了口罩,没有其他专业防护用具。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她坚持每天两次入户,为本村14名外地返乡居家隔离人员做体温检测及身体检查,并开展防疫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8.
马宏 《新东方》2006,(3):48-50
一、我国刑法对贪污罪的具体规定1.贪污罪的罪名及犯罪构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其犯罪构成的要件为:从犯罪主体上看,贪污罪要求的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主要有两类人员:一是国家机关和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国家机关、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外部人员,如果与上述人员相互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从犯罪的主观方面上看,贪污罪是直接故意犯罪,并且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从犯罪的客观方面上看,贪污罪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马宏 《新东方》2006,(7):52-54
一、我国刑法对贪污罪的具体规定1.贪污罪的罪名及犯罪构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其犯罪构成的要件为:从犯罪主体上看,贪污罪要求的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主要有两类人员:一是国家机关和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国家机关、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外部人员,如果与上述人员相互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从犯罪的主观方面上看,贪污罪是直接故意犯罪,并且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从犯罪的客观方面上看,贪污罪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骆文 《当代广西》2007,(6):51-51
查获假货后,执法人员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销毁,而是把它们转卖给受害厂家,得到46.5万元。今年2月9日,因涉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宁明县工商局原副局长杨立宽被刑事拘留,2月15日被逮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