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的雪域高原,天更蓝,云更白,阳光更艳丽.在西藏人民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日子里,西藏自治区主席江村罗布接受了记者专访,回首历史前尘,畅谈现实成就,纵观未来发展,结论是:业绩辉煌,前途光明.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庄严宣告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时,正在藏南扎东特委担任领导工作的江村罗布,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翻身农奴欢欣鼓舞的情景.他说:“事实证明西藏自治区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标志着西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
今年九月一日,是我国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社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西藏各族人民步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从此,西藏在祖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里,开始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光辉道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西藏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努力,艰苦奋斗,西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了加快西藏的建设与发展,党中央于1980年、1984年、1994年三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西藏的发展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切合西藏实际、有利西藏发展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获得了西藏人民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3.
10年前,世界屋脊上曾经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在中央以及全国9省市的关心、支持下,西藏高原上兴起了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高潮,即人们称之为“43项工程”的建设.10年过去了,这43个项目已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出色效益,“43项工程”的称谓留在了现代藏语的辞典中.1985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日.西藏人民以什么样的面貌来迎接这个节日呢?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又是根据国家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多民族聚居地方。如何正确理解区域自治制确切含义,对于新疆进一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总路线、总方针,全面实施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新疆四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什么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怎样认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名称的科学含义?这不是什么新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  相似文献   

5.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迁。本文指出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民主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以及在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制度结构下西藏民主和民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据此对西藏50年来的变革进行反思,指出民主改革是西藏实现社会进步的根本出路,要始终坚持把民主和民生建设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立足点,始终坚持把民族区域自治与反对分裂国家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这是过去西藏交通的真实写照。5 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交通建设力度,"进藏难"成为历史。如今,翻看中国交通地图,以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犹如银龙盘飞在青藏高原的深山沟壑之中。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 0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选取八个标志性"路标",记录下"天上西藏"半个世纪以来的交通巨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1,(21)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第三条明确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8,(36)
仁增旺杰:惟一副省级乡官辞世8月30日媒体报,西藏翻身农奴新旧社会活标本、中国惟一享受副省级待遇的乡官——现任西藏自治区山南隆子县列麦乡党委书记仁增旺杰因病于5天前逝世,享年74岁。据报道,西藏和平解放前,仁增旺杰一直是列麦乡大农奴主的奴隶。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仁增旺杰在列麦乡当上了农会主席,  相似文献   

9.
终于见到了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多杰才旦。他平时政务繁忙,在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前夕就更忙得不可开交,内地九省市援助西藏建设的四十三项工程正一项项交付使用,节日前的各种筹备工作在紧张地进行,还要研究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些紧迫的问题……约定的这次访问一而再地被推迟了。 “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年了,我真想写一本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年五月胡耀邦、万里同志到西藏视察,胡耀邦同志提出,要在四、五年内基本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此后,西藏在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使西藏的经济很快活跃起来,使藏胞得到了许多实惠。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前夕,我们到西藏采访,所见所闻的事实告诉我们,西藏千百年来都  相似文献   

11.
西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实行尊重、继承、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重视对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整理、继承和发展。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藏族文化取得了重要发展。 藏语文受到尊重和广泛使用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在西藏自治区藏汉语文并重、以藏语文为主的原则。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该规定的实施细则,并成立了藏语文工作指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前15年,即从1950年至1965年间,在祖国大陆西南边陲雪域高原上,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天翻地覆的大变革。西藏从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下和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用适合西藏情况的艺术手法,全方位多侧面地反映这一段历史,特别是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平息西藏叛乱,实行民主改革和成立自治区这段辉煌历史的25集《西藏风云》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对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西藏工作过的老同志(以下都简称老同志)有很大轰动,并引起巨大反响。从11月13日至11月20日,天津、成都、北京…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施行以来,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党政部门和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建国后,新疆各族人民按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自下而上地相继成立了六个自治县、五个自治州,并于一九五  相似文献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民族区域自治由理论转向实践的主要标志。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在法律上确立为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保证国家政令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贯彻执行。而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50年来,变与不变的两只"车轮",在推动着西藏社会不断向现代文明迈进的同时,也坚守着高原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传承。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社会制度从封建农奴制跨入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西藏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8,(3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5日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17.
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前夕,在距布达拉宫不远的一幢楼房里,我们访问了西藏自治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江村罗布。 这位58岁的自治区主席谈起和平解放40年来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数家珍。他说:“我想不出来,世界上还有别的什么地方,能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概括地说,这才真叫‘天翻地覆,换了人间’。” 40年前,18岁的江村罗布是作为解放大军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格来 《瞭望》1985,(14)
在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雪峰辉映下,地处腾格里海岸、奇林湖畔、黑河流域的藏北草原,景色如画:黑、白、蓝色的帐篷星罗棋布;膘肥体壮的牦牛、羊群和骏马,在草地上游动…… 前些日子,我们走访了这个令人向往的美丽草原。据西藏自治区负责畜牧业生产的藏族干部介绍,一九八四年是西藏转机的一年,大丰收的一年。从这年开始,整个牧区实行了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  相似文献   

19.
乃堆拉口岸的开通和青藏铁路的延伸,必将带动中印两国与南亚的孟加拉国、不丹、缅甸和尼泊尔等国的贸易往来根据中国和印度两国官员最近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签署的会谈纪要,两国决定从7月6日起重新开放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两国中断44年的边境贸易。这无疑是中印两国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如西藏自治区副主席郝鹏所指出的,通过双方边境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20.
柴歌 《侨园》2011,(10)
9月21日,是联合国设立国际和平日30周年.10月8日,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沈阳沈北新区成立5周年.这两个生日,一个是世界性的,一个是地域性的,两者在沈阳以和平公园的揭幕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共同放飞了和平、和谐、合作的美好愿望,记者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