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正自古以来,牡丹花就是人们喜爱的名贵花卉之一,牡丹花开艳丽,繁荣似锦,被誉为花王,牡丹花型硕大,姿态优美,艳而不俗,也是画家笔下常有的创作题材,历代专攻牡丹的画家多如繁星,大家辈出,且手法风格各异,故有"牡丹好画出新难"的说法。在当代,有一颗专攻牡丹画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值得世人去关注,他就是燕赵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邢泽青先生。  相似文献   

2.
驿路风铃     
医生和画家   一位眼科医生成功地治好一位著名的超现实派画家的眼病。收费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不收钱,但希望画家为他画一幅画,内容由画家自己选择。   画家很感激医生为他治好眼病,于是他画了个硕大无比的眼睛,每个细节都精细入微,并且在瞳孔的正中央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眼科医生看了这幅画,一下子被画家过人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慑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响才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不是来治痔疮的。” (俞世英作 )孩 子 他 爸   卫生所张大夫刚坐到诊桌前,邻居王嫂便来到他面前轻声说:“张大夫,我家肥猪两天不吃食了,请您…  相似文献   

3.
宋朝徽宗皇帝喜欢书画。一天他在市面上看到有人专卖驴画,便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一时答不上来,便火速四处打听。被问者中大多说有个姓朱的画家是专门画驴的。那画家叫朱子明,原本是一位很有功底的山水画家。当他接旨进宫为皇上画驴时,简直哭笑不得。原来,朱子明在当时很有名气可是同行们忌妒他,便四处给他造谣,贬低他,说他是个驴画家。哪知皇上将他人对朱子明的贬辱当真。朱子明进宫,放弃了山水画作,苦心为皇上画驴。他先后为皇上画了数百幅,深得赏识。朱子明因此成为天下第一画驴人。晚年朱子明感慨而言:忌妒是坏事可也是好事。感…  相似文献   

4.
椰树精神     
<正>曾与一画家谈起画椰树,谁料该画家很不屑:"椰树?整个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是呀,有啥稀奇的?又不是海南独有!知道海口叫椰城,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也叫椰城,卡塔尔国旗里还有椰子树呢,人家不也重视椰树?"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世上种植椰树、喜爱椰树的国家和地区多得很,绝对数量超过海南的也比比皆是,可是我仍不能苟同他  相似文献   

5.
秋染古塞     
倪继周 《前进论坛》2012,(6):F0004-F0004
倪继周,字宇辉,号一舟,中国当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他自幼习画,六十年代起专攻人物油画.后习国画、书法。风格前卫,崇古不守旧。作品数万计.囊括油画、檀缄画、国画、书法、篆刻、雕塑。  相似文献   

6.
艺术     
阎家出了三个画家.   确切点说,是阎老画家带出的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一个是他的儿子勇,一个是他的孙子雄.   老画家在山水风景画上别具一格,在省内小有名气,而他的儿孙却未继承他的流派.儿子画的是花鸟,孙子画的是人体.画来画去,儿子和孙子的画技长进不大,影响很小.   ……  相似文献   

7.
林涌 《人民公安》2023,(22):57-57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欢迎的植物之一,以其高雅、清高、高洁、高贵的身份,被视为花中的贵族。历史上,喜爱画兰的文人雅士众多。明朝周天球善画兰,喜欢用淡墨,得宋末画家郑思肖风格;同时期的画家马守真善画兰,用笔滋润恬雅,富有风致;清代郑板桥更是画兰、竹高手。到了近现代,画兰名家有陈师曾、张大千、诸乐三、陈少梅、溥松窗、董寿平、孙其峰等,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水墨语言创作出了颇具时代特性的兰花作品,传统功力深厚,笔墨苍劲老辣,反映出兰花典雅高洁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兰花以其美德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与艺术家,古往今来赏识兰花而又擅画兰花的画家可谓多矣。其中,宋末元初的大画家郑思肖(1241-1318)别具一格,他画的无根兰将儒家的人格与剧烈动荡的时代揉成一体,其坚贞的操守、张扬的个性和以兰守志的行为,成了后代许多画家效仿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人与人的相识相知是要有一定缘分的。我认识画家刘建中先生是因为先认识了他的夫人,她的父亲是我中学时代未曾谋面的校友。有了这一份亲近,便自然谈起了刘建中。在夫人的眼中,他既不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也不熟稔居家的洗锅涮碗,他就是一个画痴,一个用画作勾勒芸芸众生的人。绘画是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对油画,他有一份特别的执着。画油画是费心劳神出活又慢的活儿。一幅不大的作品,从素描起稿到着色铺彩到最终成画,画两三遍、三五遍是常事,画  相似文献   

10.
说到西方美术史,有两幅画必说。一是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年)的《阿诺菲尼和他的新娘》,一是委拉斯盖兹(DiegoVelazquez,1599-1660年)的《宫娥》。熟悉西方绘画的,肯定会说,这两幅画有一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利用画中镜'反射'画中人或观画之人。范·艾克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性画家,是15世纪最杰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传说他和兄弟胡伯特·范·艾克是油画的发明者。关于他在绘画上的创新,人们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1.
要有不寻常的恒心一个有钱的富豪,喜欢搜集名家字画。有一次,他听说一个画家的画功非凡,于是不远万里,专程前去登门造访,请求画家为他画一条龙。画家答应了,让他一年后再来取画。一年之后,富豪再度跋山涉水来取画。只见画家不  相似文献   

12.
大象无形     
两画家比画。一日,一画家邀请另一画家上家里看画。拉开画帘,画的鲜花活灵活现突显出来,画室瞬间觉得春意盎然,引来窗外蜜蜂采蜜。可见画家手法之高明,足以乱真,连蜜蜂也给瞒了。隔日,另一画家邀请画鲜花的画家来家赏画。画家把客人带到画帘前,客人略有不屑地用手去掀画帘,想看对手究竟画的是什么。手一碰画帘,立即面露惭愧相,说我输了。原来画的就是画帘。你能把蜜蜂给瞒过,我能把你画家都给瞒了,真是一个比一个高。  相似文献   

13.
阎家出了三个画家。确切点说,是阎老画家带出的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一个是他的儿子勇,一个是他的孙子雄。老画家在山水风景画上别具一格,在省内小有名气,而他的儿孙却未继承他的流派。儿子画的是花鸟,孙子画的是人体。画来画去,儿子和孙子的画技长进不大,影响很小。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没有几年活头了,而儿子和孙子却并没有带出来,老画家十分着急。他思虑了一些日子,决定办一个家庭画展,一方面让人们在评头论足中使儿子和孙子在画技上有些长进,另一方面也借以扩大影响。儿子和孙子也很高兴。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画展就开展了。画展设在楼…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6)
正画家马蒂斯(Hanri Matisse)在《画家手记》(Notes d'un peintre)中说道,他的画,其实都是在追求一种"表现",虽然他运用了许多的技巧,但是所有的努力,根本都是在追求一种内心的表现。"对我来说,我无法完全区分我对于人生的情感和我表现这些情感的方法。"马蒂斯说道。画家用绘画来表现情感,情感的张力,与绘画的表现成正比。正如马蒂斯所说,他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闺阁画家"与"妓女画家"这两个绘画群体来透析明清时期的女性绘画史.主要从题材表现上论述了闺阁与妓女画家的不同,指出妓女画家多寄兴于兰、竹,而闺阁画家则在较广泛的题材领域从事创作.进而,又论述了她们在绘画旨趣上的差异,认为闺阁画家是以画自娱的,而妓女画家则以画遣怀;这样的旨趣又影响到她们的画风,一个是工致的,一个是偏于写意的.最后指出了闺阁与妓女绘画的共性:它们既未能在绘画题材上有所开拓,又在表现技法上追逐于男性绘画,而这其实是古代女性对于男性依从关系在艺术上的一种延伸.  相似文献   

16.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你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相似文献   

17.
兰馨于室     
去年中秋约定的一钵兰草,今年元宵之后终于抵达我的案头。书法笔墨一般的茎须叶片,疏朗自在地"画"在空中,两朵刚刚绽放的清莹兰花玉立其间,氤氲着淡淡的馨香。承载这兰的,是有十余年历史的细颈敞口瓦钵,浅棕色,有手工的痕迹,朴素的颈上注有9枚小孔,散发着大地和  相似文献   

18.
赏画发现大汞矿一天 ,俄国地质学家瓦尔霍夫拜访画家罗丘夫。到了客厅 ,他被一幅山水画吸引住了。画面上一座圆锥形山峰临湖而立 ,山色微红 ,湖面上有蓝色的雾气 ,景色十分迷人。瓦尔霍夫问画家 ,这是一幅写生画吗?画家说 ,是的 ,它画的是卡顿山脉中的一个景象。并告诉瓦尔霍夫 :“这是个魔鬼出没的地方 ,走近湖边 ,我感到恶心不止 ,口流唾液 ,胸闷头晕。我草草画好 ,回家后竟病了一场。”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瓦尔霍夫觉得画面上的蓝色烟雾很象是汞的蒸气 ,红色的山石很象是硫化汞矿石 ,画家的中毒症状很象是水银蒸气中毒 ,于是决定亲临其…  相似文献   

19.
管政,1959年出生。幼承家学,并先后向著名画家黎雄才、高冠华、林松年、叶绿野、黄格胜诸教授习画,专攻花鸟,尤擅画荔枝。其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位既具有传统功力又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及知名人士收藏,近年来在广东、广西、河南、湖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举行个展及联展。现为中国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丁聪,上海人,他的父亲丁悚是本世纪初上海著名的画家,画讽刺社会现象的政治性漫画和抨击民国初年封建、腐朽、落后现象的漫画,很受欢迎。人民憎恨的说不出口的,丁悚的漫画却代替他们说了出来。丁聪自幼作画显然是受了他父亲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