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近几年经济犯罪发案的主要特点经济犯罪案件仍处于高发期,其侵害的领域不断扩大,表现形式日益复杂 1998年至2002年,湖北省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数分别是2696、2807、3843、4352、3430起,增量分别是111、1036、509、-922起。经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和重点整治,2002年经济犯罪案件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经济犯罪所具有的隐蔽性特点和主客观因素对经济犯罪案件立案的影响,其立案数低于实际发案数。所以目前经济犯罪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1998-2002年湖北省发生的属经侦部门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种类逐年增多,涉及的罪名1998年为30个,到2002年已增为62个。经济犯罪类型也出现了多元组合的发展趋势,在同一宗犯罪或系列犯罪中,可能交叉了两个以上的经济犯罪类型,有的犯罪嫌疑人同时涉嫌几个罪名,侦查取证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金融部门已经成为经济犯罪的多发部位,金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所实施的犯罪案件在经济犯罪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这类犯罪发生在金融系统的经济管理、经济运行和经济交往过程中,因而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为了消除这种破坏市场经济的瘤疾,本文根据某市1988年至1993年破获的79起83人的金融犯罪案件,就当前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一、当前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1、重大、特大案件多,犯罪数额大。在全市金融系统79起经济犯罪案件中,属于特大案件i4起,属于重大案件23起,重大、特大案件占46.8…  相似文献   

3.
情报导侦 完善经侦防控和预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健全打击经济犯罪的预警、防控和协作三大机制。作为防范、打击经济犯罪的主力军,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经侦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才能承担起打击、服务和参谋的三大职能,全面提高防控和打击经济犯罪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高速多极发展的情况下,正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日益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这类犯罪,对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动力的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正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伴随这场大变革的迅速推进,经济领域的刑事犯罪也呈日趋严峻之势,不仅案件的总量急剧增多,而且案件的性质越来越严重。打击经济犯罪已成为当前上海政法部门一大工作难点。上海经济领域诈骗犯罪概况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随之出现,并迅速蔓延、膨胀。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拓宽,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多样,经济领域的犯罪更趋严重,原有的刑事犯罪活动构成被打破,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越来越成为刑事犯罪中的主流,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威胁。纵观十多年来上海经济犯罪活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经济犯罪案件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存在的。经济诈骗案件逐年攀高,成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经济犯罪案件种类繁多,但案件的增长数和在经济案件中所占比例数,最突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经济诈骗案件。上海市经济诈骗案件每年以百起的增长幅度向上高攀,而且在经济犯罪案件种类中始终占90%以上。经济诈骗犯罪已成为左右上海经济犯罪升降的主要案件种类。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成立于1989年,现有民警130人,担负侦查办77种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任务。12年来,共侦破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0余名,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余亿元。2001年全支队民警全身心投入到严打整治斗争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侦支队受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举报线索150件,经工作查结147件,立案侦查经济犯罪案件129起,侦破110起,抓获经济犯罪嫌疑人83人,其中刑事拘留83人,逮捕64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59人。受理经济犯罪案件涉案金额2.9亿元,经工作追回赃款赃物总价值9619万元。有效地打击了经  相似文献   

6.
关于经济犯罪的刑罚适用张淑玲对经济犯罪适用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罪犯,减少和预防经济犯罪的发生。为此,针对经济犯罪的特征,依据我国刑法对经济犯罪所规定的各种刑罚方法,建立起对经济犯罪有效的刑罚体系,以期刑罚目的的最终实现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试就经济...  相似文献   

7.
1996年初,湖北省公安厅党组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案件逐年增多,经济秩序不同程度地受到侵扰的情况,在刑警总队内设刑侦二处专司经济犯罪案件,下设商业犯罪侦查科、金融犯罪侦查科、涉税犯罪侦查科。几年来,在厅党组的领导下和公安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经侦职能作用,1998年至1999年10月全省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960起,破4526起,追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近20亿元,有力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10月29日,"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100天,已从包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在内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劝返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缉捕数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猎狐2014"专项行动上一次公布数字是在9月27日,抓获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数为102名。这意味着,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有78名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落网。快速增长的数字彰显着中国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的决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经济犯罪动向及主要特点广西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西与越南接壤,东邻粤、港、澳,是全国唯一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省区,独特的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经济犯罪的特点和规律。经济犯罪案件持续大幅度上升、损失严重1992年以前,广西经济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不大,虽发生过个别大案,但总的来讲并不突出。"十四大"以后,全区经济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的漏洞,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大肆进行经济犯罪活动。1992年以来,广西经济犯罪大案要案明显增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1996年,全区共立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226起,比1995年上升5.12%;1997年上半年120起,比1996年同期增长10.61%。可见,正是由于社会管理机制不健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基层干部经济犯罪的调查与思考张瑞民近年来,农村基层干部经济犯罪情况日趋严重,而且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我们对全市检察机关1993年以来立案查处的36起农村基层干部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并对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拒罪的特点1、犯罪主体中,...  相似文献   

11.
对经济犯罪的法律调整需要建立起一定的思想基础,包括刑事立法和司法在内的刑事法实践,都必须在正确的刑法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地展开。在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研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认真对待:一是经济犯罪的刑法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二是应当确立怎样的经济犯罪刑事司法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王际洲  李尚 《江淮法治》2013,(16):64-64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金寨县委政法委团结和带领全县政法部门及广大政法干警,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主旋律,创新思维,科学谋划,着力打好"速度金寨、平安金寨、法治金寨、和谐金寨"四张牌,全面提升全县政法维稳工作水平,为加快幸福美丽金寨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好"速度金寨"牌一是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始终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制贩假币、职务侵占、扰乱金融秩序、涉税等经济犯罪作为重点,紧紧抓住大要案不放,重拳出击。今年来全县就立经济犯罪案件11起,破11起,抓获经济犯罪嫌疑人3人,为  相似文献   

13.
就犯罪行为发生后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而言,涉众型经济犯罪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远非一般犯罪所能比拟。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及的被害人数之广、造成的损失数额之大都是其他案件无法相比的,因此产生的损失难以弥补问题和处理过程中发生的被害人集体来访问题,不仅关涉到众多被害人权益的保障,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如何化解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引发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犯罪新领域─—对30起土地征租中经济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王发坤,蔡国合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土地征租活动愈加频繁,伴之而来,这一新领域中的经济犯罪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郑州市土地征租和房地产开发市...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搞活,打破了我国封闭式的经济格局,在经济领域里,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应运而生,充满了勃勃生机。然而,随着经济经营形式的变化和经济交往的增多,经济犯罪形式也起了相应的变化。调查发现,目前检察机关在侦查经济犯罪案件时,往往在一个系统、一个单位侦破一起案件的同时,常常带出与其相关一串案件,涉案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形成了一案连多案、小案连大案、案中又有案的纷繁复杂的局面。这种人数众多、作案成员或案件之间具有一定联系的经济犯罪现象,我们称之为经济犯罪群体现象。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迅猛发展将带来经济犯罪的高发,经济犯罪逐步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犯罪。但在经济犯罪侦查认识活动中却存在案件定性不准确、法律适用不当、执法不规范甚至侦查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影响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效能。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犯罪侦查认识主体缺乏对经济犯罪侦查认识问题中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正确认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维度来看,即从科学论证经济犯罪侦查认识有限性、理论阐述经济犯罪侦查认识周延性来看,对经济犯罪侦查认识原理基本问题进行基础性论述,可以修正经济犯罪侦查认识主体的认识偏差,树立正确的经济犯罪侦查认识原理基本问题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17.
麻锐 《行政与法》2010,(12):110-113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划分,即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种类的概括和归纳。不同的经济犯罪民事责任,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承担形式。对经济犯罪民事责任进行类型划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每种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发生领域,把握每种民事责任的特点、构成要件,正确选择适用于每种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准确划分每种民事责任的适用范围,更有利于划分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与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间的界限,实现经济犯罪三种法律责任之间的紧密衔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从而更好地处理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与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经济犯罪的概念经济犯罪的术语是187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与遏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由英国学者希尔首先提出的。1932年德国学者林德曼又从刑法角度阐述了经济犯罪的概念。1939年美国学者苏遮兰从犯罪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进一步研究白领犯罪中的经济犯罪。此后,经济犯罪的问题广泛地被世界各国的学者所关注,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刑事法规。经济犯罪概念之所以比传统的财产型犯罪概念晚出现,是由于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从全球的角度看,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不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性的市场逐步形成。19世纪中叶起,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复杂,经济活动中的失范行为大量涌现。虽然各国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日益加强,但"犯罪的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非法经济活动急速增多,侵害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在这种严峻的情势下,最早于犯罪学领域,随后在刑法学领域,进而在各国刑事立法中,确立起经济犯罪的概念。我国的现行形法通过的当时,主要的经济体制仍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刑法中没有经济犯罪的明确反映。进入8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经济犯罪开始增长,并迅速蔓延。为此,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在这个法律文件中,首次使用了经济犯罪这一术语。这是指引我国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经济犯罪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方面性、有效控制经济犯罪的艰巨性、经济犯罪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各自的利弊等方面,论证了构建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的正当性。笔者认为构建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能够确保刑事责任在惩罚和打击经济犯罪过程中发挥其核心作用的同时,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予以辅助和配合,使三种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强大核心力和合力,充分发挥其整体作用和综合作用。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均衡性、有序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原则,并应从不同方面作出具体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和侵袭。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情况,就是资本主义思想腐蚀和侵袭的突出表现。针对这种情况,三月八日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这是加强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立法,是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锐利武器。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这个武器,积极地同严重经济犯罪作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