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底7月初.我率城建环保委和市环保局的同志,赴山西、河南学习考察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情况,其做法值得借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1月18日召开的上海市中华环保世纪行五年工作总结暨2007年好新闻表彰大会上获悉,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共有记者700多人次参加采访活动,发表新闻稿件700余篇,有力地推动了本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共政策是最敏感和最受公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它涉及到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等重要价值观。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何规范政府在市场环境中的功能和教育责任,奠定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利益分化和多元化并非坏事,是一个现存事实。重要的是要通过程序公正和社会参与的机制,通过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搏弈制定公共政策,防止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  相似文献   

4.
看点     
吴邦国强调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要力求监督实效3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启动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十一五”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不久前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今年宣传活动的重点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综合治理,防控雾霾”。  相似文献   

7.
中华环保世纪行(上海)举行2007年好新闻表彰大会,并总结5年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目前,我市有近50万人长年饮用高砷水、高氟水等不达标水;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45%,低于全国55%的平均水位,与发达国家的75%差距更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民政部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坚持抓教育强意识、抓建设促应用、抓机制求长效的方针,不断挖掘节约能源资源潜力,积极探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方法路子,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政部机关服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坚持抓教育强意识,抓建设促应用,抓机制求长效,不断挖掘能源资源节约潜力,积极探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方法路子,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我市开展的津沽环保行宣传活动是全国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始于1993年,十五年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5月14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在天津召开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汪光焘主任在讲话中传达了吴邦国委员长对进一步搞好中华环保世纪行工作的三点希望:  相似文献   

12.
梁春禄 《当代广西》2007,(21):53-53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是对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升,对我们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百色是资源型经济,能否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张洪国 《今日浙江》2008,(15):44-44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赞成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环境承载力的过分增长,特别要全力避免欠发达地区在跨越式发展中延续“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1994年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以来,中国虽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很大进步,但并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迎来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生态小区建设,就是从改善人的生活、消费等行为方式出发,以节能、环保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培养人的生态文明意识为重点,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基本生活单元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生态小区(或生态社区)建设应该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切入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