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党校美学研讨会于7月25日至8月6日在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召开。会议就美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政干部的审美修养和党校美学教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一、关于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关于“美的本质”,曾被比喻为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一直是我国美学界争论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 ,美学作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 ,自然也会有相应的新发展 ,具体表现在 :强制体系的解构和中心的消失 ,后现代异军突起 ;超越东西方双重局限 ,在新系统中发挥新功能 ;语言学转向使美学研究更切近艺术 ;科技进步要求美学作出相应的回应。以上各点综合作用 ,从而使中国当代美学显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创意农业旅游是美学经济的一种表现和产业现象。创意农业旅游属于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和美学经济又存在交叉共生的关系。美学经济的相关理论对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指导作用。借助科技手段与休闲理念,着力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可以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意农业旅游产品。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美学策略包括美学原理、美学行销、美学创意、美学设计、美学服务、美学体验与美学认同等。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认识不够深入到位、产业特性不够突出、理论研究落后等。  相似文献   

4.
郭昭第《审美智慧论》在深入反思传统美学学科困惑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系列摆脱学科困惑的新尝试:一是整合西方美学、中国美学和印度美学资源,尝试构建世界美学的新格局;二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核心关系,尝试构建和谐美学的新思路;三是抓住一元论与二元论的知识美学与智慧美学的根本分歧,尝试构建智慧美学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美学就是阐明各种性质的美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但是怎样研究这些美学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解决美学的研究途径问题。 (一)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指出: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这是对一切革命干部、革命人民和一切科学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的要求,自然也是对美学工作者的要求。美学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都应该“详细地占  相似文献   

6.
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是指中国学者在参与国际生态美学构建的过程中运用中文所生产的学术话语,其四个关键词分别是生态文明、生生本体、生态存在、生态审美。这些关键词都是西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所没有的,其逻辑关系构成了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的大致轮廓。构建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须关注以下三方面:组建生态美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共同体;高度警惕并彻底摈弃阿Q式学术心态;不断反思美学观以聚焦审美问题。概括提炼国际生态美学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绝不是为了强调中国生态美学的民族性或本土性,而是为了倡导中国美学的创造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华美学学会党校工作委员会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在大庸市联合召开了全国党校、千校第三届美学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市场经济与商品美学、审美修养与干部素质这个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美国汉学界的诸位相关学者基于美学视域对于中国现当代小说予以了独到而深入的考察。其中,夏志清,李欧梵与王德威等批评家的相应小说批评实践展现出从优美美学、浪漫美学、颓废美学、怪诞美学到抒情美学的审美范式与标准的转向,进而不仅从不同视角印证了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轨迹,而且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其所涉及的小说文本的诸种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民间文艺的美学主体性,是传统民间文艺的美学研究面临的一个经典性理论问题。经典美学通常把传统民间文艺视为朴陋、未成熟和不自觉的前美学形态,实际上否定了传统民间文艺在美学意义上的主体性,因此也就否定了民间文艺美学研究在美学学科意义上的正当性。对传统民间文艺的研究从"民间文艺学"走向"民间文艺美学",意味着民间文艺从作为对象的"客体化"通过"镜像"反身自觉转向"主体化"的美学自觉。在全球化到后全球化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冲突和"为承认而斗争"的主体间性背景下,这种主体化的实质是从主体自觉到主体间性文化分享理念的产生和发展。这种"分享美学"是传统民间文艺美学建设的创新理论内涵,也是当代非遗保护的文化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的诗意美学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电影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东方意境美学特征的诗意电影形态。诗意电影的特征是:散点透视的镜头语言、抒情言志的表意方法、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以及散文化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和世纪之交,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领域出现了文化学转向.在西方与在中国,发生这种转向的语境不完全相同.走出康德式的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将分析美学与美学上的文化学转向结合,成为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特色.正确认识西方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误读,清醒认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资源,建立一种既有普世因素,也有个性特征的美学和文学理论,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这种新的研究会带来新的学术气象,代表着当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老子以辩证观论美与善、美与真 ,以及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 ,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后世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以及”玄妙”观点 ,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他对美本质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的认识 ,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12日,"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论的原创问题"高层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20 10年年会在杭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与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与会代表有六十多人,集中了包括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厦门大学杨春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吴炫教授等在内的一大批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界的精英。  相似文献   

14.
以美学史为观照视角,可以清晰地界定“中国古代美学”这一宏观概念,进而可以论证中国古代没有美学。同时。“中国近代美学”、“中国现代美学”、“中国当代美学”这几个概念需要认真甄别,如果对时间纬度的时代和空间纬度的内容进行科学严谨的比较分析,可以显见中国美学的历史分期的划分依据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为标准,中国美学在不同的历史分期呈现出不同的概貌。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成熟需要有坚实的学科基础,美学作为一门极具人文价值的学科,是高等教育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基于两个学科的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美学为高等教育学奠定了本体论基础、价值论基础、知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四个方面为高等教育学提供学科层面的理论依据,对高等教育学的精神追求、学科文化的形成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应善于借鉴美学学科成果,注重高等教育学学科逻辑,拓展以美学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一、胡应麟“格以代降”、“兴象”说(一 )胡应麟论“格以代降”,认为不同时代各有不同的风格 ,如“离骚、九章 ,怆恻浓至 ;东西二京 ,神奇浑璞 ;……唐人律调 ,清圆秀朗 ,此声之各擅也。”不同诗体具有不同的美学品格 ,如“古诗之妙 ,专求意象 ;……绝句之构 ,独主风神 ,此结撰之殊途也。”然而他具体的评论中还认为时代风格与美学品格后不如前 ,仍然以古为尚 ,他说 :“其文日变而盛 ,而古意日衰也 ;其格日变而新 ,而前规日远也”。他在“体格日卑”的基础上 ,崇尚汉诗 ,认为汉诗格高 ,“汉多主格”、“直写胸臆”、“浑然天成 ,绝无痕迹”…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本主义对社会人文诸学科的渗透和影响丁冬红现代人本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观,也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尤其在美学、文学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发展中,人本主义更是左右其方向、渗透其精髓,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美学西方现代美学是在...  相似文献   

18.
从鲍姆嘉登开始的西方美学在经历德国古典美学之后开始进入现代时期.从表现-存在主义美学到"语言学转向"再到后现代主义美学,西文现代美学的发展一波三折.其中,生命美学是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命美学的观点观照法学,法开始具有了人文关怀的属性,法开始成为人们的精神栖息的家园,法开始成为人们权利的保证.中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出的"以人为本",更是为法美学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于是,一个新的人文学科,一个新的交叉学科,一个新的边缘学科开始了"静水深流".  相似文献   

19.
"我为山川代言"是中国山水画论中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典型命题,虽立论于中国艺术美学,但在生态美学视野中,隐含着一系列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美学与哲学话语,分别对应于生态美学研究的三个层面:人为自然代"言"的本质内容("生生本体论")、代"言"的方式("生命整体性认识论")、代"言"的价值("生生价值观")。从生态智慧角度阐释"我为山川代言"命题,可为生态美学提供一套中国独特的哲学与美学话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孕育构建生态艺术美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商务广告成为一种宣传手段和文化现象向全球化发展,因此商务广告翻译也就面临各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的挑战。所以,为了达到成功销售商品的最终目的,美学在商务广告翻译中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在跨文化视角下,从美学出发,分析美学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下的商务广告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