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官的演技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将贪官大致分两类:“有庸吏之贪,有才吏之贪;今之贪纵者,大抵皆才吏也。”(《日知录·除贪》)另外,苏俄的一位大导演梅耶荷德讲到喜剧表演时,有一句名言:“越是逗乐的喜剧,越要演得严肃。”(《谈话录》)。从近几年揭露出的大贪官的案例来看,他们没一个是平庸之辈,大都是一帮确有表演能力的才吏。在装扮正面人物的讽刺喜剧里,一个个演技相当精湛。其特点是台上唱功极好  相似文献   

2.
因早年“2元助学金”的“感恩悄结”,催生了今日一所“扶智培坚”的慈善中学来自全国16个省的139名优秀贫困生,在广东顺德国华中学度过了将近一个学期。他们是同龄人的“幸运儿”:将在3年的高中时间免费接受高标准的优质教育。事实上,拥有如此幸运机会的绝不仅仅是这139名贫困生。作为全国首家由个人出资兴办的全免费中学,国华中学从  相似文献   

3.
“小官大贪”现象发生在群众身边,离群众最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形象。“小官大贪”虽官职不高但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往往是所在单位“一把手”或者直接负责人,主要集中在权力和资金密集的领域。“小官大贪”现象的治理成效是人民群众判断评价反腐败斗争成效的重要依据。要下重拳出击,严惩严治“小官大贪”,应通过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规范权力运行体系、增大腐败成本、强化基层干部风险意识等措施,让行使公共权力的人习惯在监督下工作、习惯于依纪依法依规办事,进而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山东惠民老家有句骂人的方言叫“不贪业”,意指不干正事、不务正业之人。而对一心一意、千方百计干正事的人,则禁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人真贪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都需要干正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贪业”人才。“贪业”,生活才富有意义,生命才更有价值,人生境界才会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东晋时,距离广州二十里处的一个地方叫石门,是南来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那里有泓清泉,澄澈甘冽,却名曰“贪泉”。据说,这贪泉的水万万喝不得,只要一沾唇,就会在心中萌发无餍的贪欲。广州多贪官,据说就是贪泉在作怪。所以此后去广州的官吏再也不肯饮贪泉之水,以示自己的廉洁清正。可是广州贪风如故。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反腐败斗争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笑廉不笑贪”就是典型的一种。 在我们身边,“笑廉不笑贪”现象可谓俯拾即是:如果你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就有人笑你“死脑筋”;如果你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就有人笑  相似文献   

7.
废贪而立廉     
柳宗元曾讲过这样一句话,“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虽说是扬揄之辞,对贪廉之间的态度却是极鲜明的。廉,原本指边,其直如线,与角相对,后来就引申为品行方正了。所谓“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其实是互文相义,方正廉洁,向来有一致性。然而,正象苏轼所言,“聚敛之臣,则以货物为急”,廉便首当其冲地表现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其与贪之相对,已成为第一要义。从春秋战国开始,士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古代惩贪廉政建设的历史渊源 据现有的文字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惩治官吏赃罪的刑事立法可以追溯至夏朝,按夏朝皋陶的法律,官吏犯“昏”“墨”“贼”三种罪的要处以死刑。“贪以败官为墨”,其中的“墨”罪即指官员贪赃枉法的罪。这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肃贪廉政建设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腐败有没有“学问”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则新闻。 最近,浙江省岱山县审计局原局长李某因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一审被判刑20年。按说这样的消息已司空见惯,有意思的是,李某有向人请教“贪经”的经历。虽说袁某职位比李某低、权力比李某小,但贪污受贿挪用样样来,作案手段也比李某更老道。为答谢袁某助贪有功,李某给他支付了3万元的“学费”。  相似文献   

10.
新近被一审判处死刑的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原局长王天义,被当地人称作为“雅贪”。雅者,高尚也,不庸俗也,按道理跟贪应该是瓜葛不到一起的。人们要这样说,当然指的也不是贪的性质,而是要给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贪官作一个划分,归一下类。在国人眼中,钟情于琴棋书画之属从来都被称为雅好,王天义喜欢鼓捣点“艺术品”,再加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贪官,落得“雅贪”之谓可说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1.
日前,海南省召开集中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动员会议,部署在全省开展“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贪顺民心”为主题的专项整治工作,将对不作为、迟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动真格,重点整治4方面20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华丁 《瞭望》1988,(13)
相传广东南海县境内古时有一泓泉水,谁喝了,谁就会变得贪得无厌,谓之贪泉。晋朝南郡公桓玄派“勤苦同于贫庶”的吴隐之出任广州剌吏。吴隐之到任后,特意去贪泉酌而饮之,却依然保持他清廉的本色。他为此作了一首诗说:“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  相似文献   

13.
“一名残障人士的社会化程度与残障程度不成正比。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能力与勇气”很多人愿意对残障人士伸出援手,却不肯给他们一个社会角色。“需要给残障人士一个参与社会的平台和尝试的机会”“益新”,就是他们女儿“一心”的谐音。韩瑶说,他们把这项事业,当成自己的孩子入冬,沈阳,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  相似文献   

14.
你到哪里去     
看了最近几个贪官的案例,无意中 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是放牛 娃出身,但又都忘了“本”,进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广西第一贪”李乘龙在狱中写诗“出身布衣贫,自幼讲诚信”,他是个农材放牛娃。大肆贪污受贿的河南省石化厅原副厅长张景祥,入狱后在反思中写道:“我出生在东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都是种田人,自己是个放牛娃。”贪财好色的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在狱中反省里不厌其烦地写道:“我的祖父是从河北逃荒去东北做佃户的,我7岁就拾柴、捡粪、放牛、放羊、打短工,随父下地种田,受苦挨累,一年到头饥寒交迫,苦不堪…  相似文献   

15.
“贿比盗轻”,这是眼下时常听到的一句话。此话初听,似乎有点道理:“不偷不抢,有人愿送,笑纳又何妨?”但仔细一想,却不敢苟同。其一,贿亦是贪。行贿有可受和不可受之分,拒贿为廉,受贿为贪。其二,贿亦是贼。盗和贿,手段虽不同,本质都是无偿占有他人的财产。如果说前者是手执凶器的贼,后者则是衣冠楚楚的贼。两相比较,不分伯仲,彼此彼此。无怪时下老百姓无不义愤地贬之为“一丘之貉”。问题是,有人对盗恨之入骨,而对贿则不以为  相似文献   

16.
赵化南 《民主》2006,(9):46-46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羡腐心态”,所谓“羡腐心态”,就是从心眼里,在思想感情上不是“痛恨腐败”,而是“羡慕腐败”,即对腐败发自内心的认同、嫉妒、羡慕和期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形形色色:认为当官发财理所当然,贪污受贿心安理得,视能捞会贪为“有能力”,把清正廉洁的干部当成“没本事”、“假正经”;崇拜当官者、崇拜有权者、崇拜以权谋私者,看别人吃香喝辣流三尺长的涎水,“你看人家多风光、多气派,不枉来世一场”;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认为别人贪自己不贪太吃亏,有一种从众…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我国查办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看,凡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地方,都是廉政文化建设薄弱、缺乏崇廉文化氛围的地方。在那里,不但有的干部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而且一些普通百姓也笑廉不笑贪,认为廉洁的干部“没本事”,是“傻瓜蛋”; “腐败人人有,不露是高手”,能受贿、善遮掩的贪官才是“有本事”的“聪明人”。人们把办事送礼奉为行为准则,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东边的天际刚刚出现第一抹朝霞.“有破烂的卖?!”一声声夹带着豫、冀、皖等地口音的吆喝此起彼伏,响彻北京城东北角酒仙桥一带的通衢僻巷.聚居在这一带被称为“破烂村”里的外地人,开始了他们每天拉网式的收破烂行动.同一时刻.京城东南角“浙江村”的金欧皮服市场院内,一间间作坊的门窗次第开启,露出打工仔、打工妹们一张张睡眼惺忪的倦容.清甜的晨风中,顿时掺进一缕缕刺鼻的牛羊皮革味.在京城西面甘家口的增光路“新疆村”,二十余家新疆餐馆的维吾尔族小伙子们,纷纷张罗着开门起火,洗涮牛羊肉,准备着新的一天的生意.京城西北角圆明园福缘门的“画家村”,此时此刻却正是“黎明静悄  相似文献   

19.
彭怀 《瞭望》1992,(36)
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东北。贪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广州石门附近。 据说,孔老先生的高足曾参,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渴死也不喝盗泉之水,因为它姓“盗”。而晋朝的吴隐之却不象曾先生那么固执。尽管那泉姓“贪”,他却照样饮用,结果并没影响他清白的风操。 曾参和吴隐之对待同样一类事物,采取  相似文献   

20.
常听老一辈人说一句顺口溜:“心不偷,凉溜溜”,意思是:只要保持一颗不贪的心,人生就不会翻船、出纰漏,没什么后怕的,心绪自然定定当当。我国民间,也流传许多家训的谚语和故事,都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春秋时鲁国贤母敬姜,教育儿子勤俭毋奢,说:“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东晋有个“封罐教子”的故事也脍炙人口:浔阳县史陶侃监管渔业,送一罐腌鱼给老母,老母原封不动退回,写信责备:“尔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还有《朱子家训》:“居身务期俭朴,勿贪意外之财”;《菜根谭》:“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