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富能人治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加强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领导,提高乡镇对村的调控能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作用,对先富能人村官实施有效地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韩广富  刘欢 《理论探讨》2020,(2):137-143
乡风文明建设,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稳定发展,还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农村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这不仅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带来了诸多机遇,还使其面临农村集体经济式微、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减弱、农村文化发展失魂、部分农民不良陋习与"等靠要"贫困心理滋生等现实挑战。有鉴于此,巩固、扩大乡风文明建设已有成果,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以获取农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为突破点、以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移风易俗实践活动为主要治理手段、把消除贫困农民精神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党90多年来,在纷繁复杂的农村事务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立足于乡村建设的实践,全面引领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确保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刻总结其功能发挥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规范村级组织的关系,明确划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责权限,形成一个合理分工、团结协作、相互监督、规范运作的村级管理体制,既有利于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又有利于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落实村民自治体制,走依法治村之路,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合理地调整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浙江省绍兴市委组织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作了专题调查研究.深入全市17个乡镇进行调查,走访村、厂28个(家),召开各类座谈会37次,还对全市农村各级各类党组织设置情况作了全面统计和了解。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必须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中的方向指引、组织带头和服务保障作用,找准农村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建设困境,进而凝聚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力量破解困境,从而实现农村文化繁荣兴盛、乡风文明焕发生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理论导刊》2006,(4):60-62
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责任,其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及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努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顺利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海田 《学理论》2010,(23):29-30
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研究和解决深化改革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试从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几年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主动适应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12作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和思考农村社会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了哪些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获得农民群众拥护与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经济上要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和实现共富;政治上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上要组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上要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生态环境上要实现村容整洁,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村干部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推动者和执行者,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近年来中国乡村干部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有些地方已成为"常态".腐败案件越来越多,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从分析乡村干部腐败案件入手,揭示了造成乡村干部腐败的五个因素:乡村干部权力观的严重扭曲,手中掌握的权力"含金量"高,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腐败的预期成本低,以及财务管理混乱等.指出了乡村干部腐败的严重性:乡村干部腐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稳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乡村干部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干部是农村发展与治理的核心力量,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介,农村干部的工作不仅影响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受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地域差异的影响,不同地区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异,村干部的职能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与分化。而村干部选举、计划生育与土地转让及房屋拆迁则是村干部履职中最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在N县的农村党员违纪违法案件中,党员干部占比86.4%,违纪违法的类型主要有失职渎职、经济问题、计划生育超生、滥伐林木等,表现的状态主要有法盲型、借道生财型、乱作为型、明日张胆型等。通过对近百起案例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党员干部主要在个人行为、履职过程、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存有较大的廉政风险。制定防范对策应从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上着手,在加大惩处力度以打促廉的同时,还要给基层党员干部送温暖,政治上给出路,经济上提高待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内监督就是依照党章和国家法律法规,通过检查、评价、揭露、举报和处理等方式对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党员权利的保障落实、党规党纪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运用权力等情况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核心是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目前,党内监督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考核方式上入手,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从监督机构改革、智能化防腐等方面入手,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党外监督的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合力,加大对重要领域、部门和岗位的监督,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村低保:新式乡村治理手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旨在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维护社会公正,然而这项重要制度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转换成为乡村干部对乡村秩序进行规范与整合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执政党纯洁性,列宁结合苏俄政治建设实际提出了"加重对党员判罪"思想并贯彻在司法实践中。列宁思想的实质就是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过程中,反对执政党成员特权,反对腐败,加强纯洁性,从严治党。这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局部执政时期所继承,在全面执政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中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加重对党员判罪思想对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反对特权,重申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政治准则;明确责任,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严明纪律,加大对违法党员干部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无比优势,但制度优势还有待于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实现现代化,当务之急是积极促进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此,应当加强和改善党对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确保治理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应当充分发挥人民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立法和决定功能、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作用;应当改革和创新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化行政决策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执行体制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行政监管督察体制机制,加强决策监督、执行监管督察、效能监管督察,实现监督督察的制度化、程序化;应当正确处理和理顺各种治理关系,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应当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不断提高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意识,实现农村的内源性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一个乡村振兴试点村为例,探讨了以退休干部牵头的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力量助推乡村内源性发展的策略和路径。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融入-培育-助推”的行动逻辑来助推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具体表现为:社会组织通过融入国家政策体系、地方行政体系和乡村社会体系,引入外源式资源培育农民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助推村社实现产业和治理的组织化,推动农村内源性发展。这种发展路径与社会力量不同阶段的助推策略相呼应,且各阶段相互交错,是一个双向非线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力量促进了外来资源引入与内生动力培育的融合,实现了村庄的内源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村干部腐败案例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生在村民身边的村干部腐败现象,直接损害了村民的切身利益,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整个制度和政权的社会认同度,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与形象。针对广西村干部腐败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村干部腐败呈现出手段多样化、犯罪主体多元化、"小额工程"腐败增多等新特点。部分村干部思想蜕变、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强势地位、上级部门对村干部监督缺位、村干部腐败案件的查处难度大是导致村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根据广西农村的实际情况,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保证国家惠农政策在广西农村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制度形式,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把重点放在了乡村选举方面。然而民主选举村干部,只是村民自治的第一步,如何使民主选举出的村干部遵照村民的意愿正确行使职权则是关键,这涉及到如何封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问题,村民一旦把村干部选出来就觉得自己的民主权利已行使,忽视了选举后监督管理的问题,上级又因法规等的限制无权干涉村民自治方面的工作,封村官的监督造成了漏洞。本文就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对其管理的各种途径,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