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两名警察在押解嫌疑人过程中,嫌疑人坠楼身亡。死者家属在政法机关“大接访”活动中向检察机关反映了此事,后检察机关对此事立案调查。可是广西柳州市两名警察却因此将三名上访户告上法庭.要求其赔礼道歉、赔偿名誉损失1元钱。死者家属对检察机关说了什么?是否对办案警察的名誉造成伤害?双方产生强烈的争议。  相似文献   

2.
背景:在被两名警察押解的过程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坠楼身亡。死者家属在政法机关“大接访”活动中向检察机关反映此事后,检察机关对此事展开立案调查。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广西柳州市两名警察却因此将3名上访户告上法庭,要求其赔礼道歉、赔偿名誉损失1元钱。死者家属对检察机关说了什么?是否对办案警察的名誉造成伤害?市民上访,被投诉的公务员可不可以告对方侵权?庭审中,双方争议激烈。2006年11月6日,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我国首例民警状告上访户案做出判决,驳回原告——两名警察的起诉。健身馆里发生盗窃案李群和李…  相似文献   

3.
犯罪与测谎     
《警界科海》2004,(2):33-35
互联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管段警察因无法确认嫌疑人是否有罪.遂决定对嫌疑人使用测谎器。但当时这个警察手头上没有测谎器。怎么办?警察灵机一动.从厨房里取来大勺搁到嫌疑人的头上,再用导线把大勺与复印机连接起来。接着在复印机里放了一张写有“这不是真话”的卡片。测谎开始.每当警察发现嫌疑人的回答不对头时,就摁一下复印机的按钮,立即出来“这不是真话”一张纸。嫌疑人在警察的智慧面前.很快便缴械投降并全盘招供。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全国警察总监委员会”发起的“灭火行动”日前透露,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警方已经调查1433名卷入儿童性侵的历史旧案的嫌疑人,有261人被列为“知名人物”,其中76人是政客,135人、43人和七人分别从事影视广播行业、音乐行业和体育界。在这些嫌疑人里,有很多人已经去世。  相似文献   

5.
米兰达忠告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话有可能在审判中用作不利于你的证据。”看过西方警探片的中国观众恐怕对此话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它在西方许多国家中都是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必须说的话。在美国,它就是人们熟知的“米兰达忠告”的主要内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美国的执法人员经常把刑讯作为从嫌疑人口中攫取供述的主要手段。在公开的刑讯被禁止之后,一些执法人员仍使用所谓的“第三级”身体折磨法,如两名以上的审讯人员对嫌疑人进行连续的轮番讯问;不许被审讯入睡觉;不给被审讯入水喝;或者在很长时间内不许被审讯入上厕所等。诚…  相似文献   

6.
央视新址大火案12名嫌疑人被批捕央视新址大火案已有12人因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被检察机关批捕,另有5名嫌疑人仍被刑事拘留。12名被批捕的嫌疑人包括央视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徐威、央视新址3名工作人员和燃放礼花的  相似文献   

7.
一起并不复杂的盗窃案,竟然被冠以“涉及国家秘密”;“嫌疑人“被超期羁押达8个8月之久,而检察机关竟然一直不愿接收案卷。  相似文献   

8.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19):11-11
“我不管他们多有权势。如果我不能让真正的肇事者归案,我就会辞职。” ——泰国红牛饮料创始人的孙子沃拉育·约魏亚在曼谷驾车撞死一名警察后逃逸。一名低级别警官起初试图掩盖这起罪行,允许一名虚假嫌疑人顶替肇事者。但顶包者露馅,本案转由曼谷最高警官康龙威·图格拉扬亲自督办。面对媒体,康龙威说出了上面的话。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实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检察机关“推进检察改革、保障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检察机关规范执法、促进执法公正,提高职务犯罪侦查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检察机关建设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99年,浙江省检察机关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尝试,2003年又推广到全省职务犯罪讯问工作中。四川省也于2002年在贡市首先运用录音录像技术固定视听证据。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开展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以下简称“双录”工作),并下发了《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以下简称《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笔者所在单位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询问有关证人时开展了“双录”工作。  相似文献   

11.
谭玮 《刑警与科技》2008,(21):76-78
“飞车抢劫、视频监控、伏击追捕”听起来是不是像动作片的情节?2008年6月15日,真实的一幕在深圳南山区滨海大道附近上演。15日早上7时左右,两名飞车抢劫嫌疑人骑着摩托车进入南山粤海派出所辖区,这两名屡次在滨海大道一带犯案的嫌疑人浑然不觉自己的行踪已经进入了粤海派出所监控室值班民警的密切关注当中,分布在各个监控点的电子眼织就一张天网,  相似文献   

12.
几十张普通的发票,竟然牵出一个涉案达12亿元的特大案件。从擒获一名贩卖发票的“小喽口”开始,山东省即墨市公安局和地税稽查部门组成的专案组逐渐将此案背后的“大鱼”一一钓出,将一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的售卖发票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侦破案件涉案金额达12亿多元,为国家避免了近5亿元损失。近日,几名涉案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捕。  相似文献   

13.
林海 《检察风云》2012,(19):38-39
文书反刍报道一①处"目前该案已移交检察机关进入取保直诉阶段,两名违法嫌疑人被以故意损坏财产罪起诉。"《鄂东晚报》7月16日的一则报道这样写道。然而这句话着实令人困惑。一则,"违法嫌疑人"一词的用法有些蹊跷,似乎是仿造"犯罪嫌疑人"所造出的词汇。二则,既然已经进入取保直诉程序,如果起诉程序已经开始,那么就应该称为被告人;如果尚未起诉,但已移交检察机关,那么也应该称为"犯罪嫌疑人",再叫作"违法"嫌疑人,恐怕不妥。  相似文献   

14.
《华西都市报》载:南充市南部县一名女子被伙身份不明的人抢劫后,赶到该县公安局西城派出所去报案。几天后,她到该派出所咨询案情时,发现其中一名劫匪竟穿着警服在派出所里上班。义愤填膺的她迅即向上级公安机关奔走呼号,这名“穿着警服”的劫匪很快落入法网。8月30日,南部县检察院对涉嫌参与抢劫的民警钟兴荣提起公诉,南部县法院进行了开庭审理。警察竟然参与抢劫?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此事可以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可能连小孩都知道,警察是百姓安全的靠山。尤其是在人们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看到警察就看到了希望。“有事找警察,警察忙你忙”,既是警察对人  相似文献   

15.
欧新 《政府法制》2008,(10):21-21
警察的职责是保护公共安全,然而近日在德国,两名男子袭击了汉堡市一家银行,在场的警察却“袖手旁观”、置之不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审查逮捕与审查起诉是我们国家检察机关的两大职能部门。逮捕的适用阶段为侦查阶段,且往往是适用于侦查初期,即初步掌握嫌疑人涉嫌犯罪,需要通过羁押嫌疑人以进一步查明其主要犯罪事实;而审查起诉是介于侦查和审判阶段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检察机关的办案人员由于在12小时内难以突破案件,就采取与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办案的方法,“借”其“两规”、“两指”规定,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的做法不妥。理由是: 第一,党纪、政纪案件嫌疑人与犯罪嫌疑人相比,其性质较轻。既然  相似文献   

18.
眼球测谎     
阿碧 《检察风云》2011,(3):62-64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就是说,我们心里在想什么,有时会从眼睛里表现出来。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根据眼睛来辨别谎言的故事情节——当妻子发现越轨的丈夫在说谎时,当警察发现垂头丧气的嫌疑人在说谎时,  相似文献   

19.
吴玉岭 《检察风云》2003,(23):62-65
“米兰达警告”题。你所讲的一切都将可能成为在法庭上对你不利的证据。你有权在警察讯问你之前咨询律师,并要求律师在讯问你时在场。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法庭在你同意的情况下,将为你指派一名律师。如果你决定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你有权随时要求停止讯问,直至你征求了律师的意见之后。”现实生活中,当警察逮捕犯罪警告”,这是讯问嫌疑人前必须履行的法定手续。如果讯问之前没有宣读,犯罪嫌疑人向警察讲的任何话都不能作为在法庭上证明他有罪的证据,警察辛辛苦苦获得的证据就失去法律意义。只有在宣读了之后,警察向犯罪嫌疑人提出有…  相似文献   

20.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下称“讯问录音录像制度”),自2005年12月15日高检院出台《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下称《规定》)而在法律规范层面上予以确立。随着2006年3月1日起在全国检察机关的分步实施和分级推进,该项制度在司法实践层面上开始运行。而在制度实施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