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人口稀少,地域广阔,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失地农民在工作、就业、子女教育、生存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产生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社会矛盾.给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要适应城镇化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必须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在拆迁前后的思想态势进行分析,探寻一条加强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4.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思维上的反映。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 ,原材料都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人脑将外部世界 ,即从实践中获得的材料 ,进行加工后产生意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其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归根到底是来自客观世界。公民的法律意识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法治建设现状的反映。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取决于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不能指望广大群众依据法学教科书上的概念、理论去形成法律意识。一种法律至上的法治社会 ,公民很容易形成尊奉法律的观念 ;反之在一种缺乏法治的社会 ,期望…  相似文献   

5.
陈吉庆 《世纪桥》2011,(17):58-59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含义、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法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然而,当代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法律意识水平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成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增强其法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赵艳 《理论导报》2010,(1):57-58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建设新疆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法律意识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赖经洪  程术兵  黄河 《理论导报》2013,(1):47-48,50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对当前高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逐年上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针对性法律心理辅导、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培养、创设营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等多维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的农民。伴随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凸显,如养老保险制度功能较弱、医疗保险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偏弱、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不利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相当严峻、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等。要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必须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逐年上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针对性法律心理辅导、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培养、创设营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等多维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弘 《世纪桥》2007,(12):71-72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忽视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信仰教育的问题,应从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守法精神两个方面塑造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内在要素;从灌输与渗透并重的途径维度和学校与社会并重的主体维度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确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职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因此,有针对性的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中国的法治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发展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东部沿海的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于西方中等发达国家.本文从当前经济先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培养公民法律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入手,通过清理我国法学界对法律意识传统理解上的误区,重新界定法律意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经济的发展对公民形成自觉法律意识的影响及意义,将形成自觉的法律意识看作是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治生活形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的法律服务意识建立在正确认识现代行政的职能是以服务为主的体系基础上.公务员不明确现代行政的职能,不树立公正执法的法律服务意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就难以达到,依法治国方略也难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意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良法的制定、法律至上和司法公正的社会氛围,高校要遵循依法治校的规范并把握法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