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沦陷区劳工的劫掠和摧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沦陷区劳工的劫掠和摧残居之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支持全面侵华战争和发动、维持太平洋战争所需要庞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一方面从占领区攫取大批财物,另一方面强行劫掠和榨取占领区的大批廉价劳动力。华北沦陷区(1937年...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史志院张国祥研究员的新著《刘少奇和华北抗战》,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共30万字,从六个方面,即纠正党在白区工作中的错误,重新组建北方局领导机构、恢复和重建华北各地党组织,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广大的游击战争,创立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政权建设和群众运动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探讨,论述了刘少奇在中国革命最艰苦、最困难的历史关头,在指导华北抗战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将该书评介如下。 第一,关于清理和纠正“左”倾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错误的问题,书中指出,为了对“左”倾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进行深入的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以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和武装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三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华北武装挑衅,三月十二日日寇轰炸围场、板场峪,十三日炮轰青岛,十八日攻击张家口附近的锥子山。日军海陆军集结在秦皇岛附近。河北义勇军连日在喜峰口与日军作战。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红色中华》第六十三期发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进攻华北》,插入漫画《在日本帝国主义炮火下的华北民众》,揭露日寇在华北对中国民众的血腥屠杀。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华战争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其细菌部队及其罪恶却一直被极秘密地“隐瞒”着,尤其华北(甲)1855细菌部队(日本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部队)直到最近才被揭露出来。而它在河北地区的盘踞及其生化战危害,至今人们还知之甚少。 根据档案和实地考证材料,华北(甲)1855细菌战部队的本部所在地,是设在北京城天坛公园西南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毒品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毒品侵略孟悌清自从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效尤,致使中国大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的同时,又利用鸦片进行经济侵...  相似文献   

6.
陈磊 《党史纵横》2009,(12):9-11
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同年12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华北无省自治”而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从此华北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都随之走向高潮。为了开创华北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谓“内蒙”系指“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统辖的区域,总面积506,800余平方公里,人口549余万,约占当时华北总面积的一半,总人口的不足7%。它是日本侵华期间鸦片的主要基地。对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鸦片政策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露日本贩毒戕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而且便于从更高层次上揭示内蒙鸦片在日本推行鸦片侵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日本武力侵华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8.
战后50年来,揭露731部队罪行的材料已有很多。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出自该部队成员的第一手证词却寥若晨星。有一种众所周知的说法是:美国为了获取有关细菌战的情况而禁止对731部队的战犯进行公审,致使731部队没有被全面和深刻的揭露。最近,6名该部队成员终于打破了多年的沉默,以亲身经历揭露了731部队的血腥暴行。他们的证词已出版,该书的名字为《731部队真相——来自第一手的证词》。它以回忆录形式写成,专家认为这次揭露最深刻、最全面,因而也最有说服力。因为作者亲自参与了细菌战的研究,甚至亲手解剖过活人,并在他们身上做各种…  相似文献   

9.
隆鸿昊 《前线》2017,(9):49-52
日本"华北驻屯军"成立于1901年。从1911年至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共有三次增兵,实力、编制等也随之不断升级,不断增强日本在华的侵略势力。本文试以"华北驻屯军"三次增兵为例,探讨日本扩大对华北的侵略与列强如何应对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飞 《世纪风采》2013,(5):32-37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古都开封,突然爆出让日军心惊胆战的特大刺杀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  相似文献   

11.
编译者按:本文编译自日本法律文化社于1996年4月出版的《世界中的日中关系)一书。作者古厩忠夫系日本新写大学教授。文章概述了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与评价,同时扼要记述了日本受中国影响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作者认为,日本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本之所以也开展了“文化大革命。,是因为在。本当时的社会状况下有与中国“文化大革命”产生共鸣的基础。文中标题为编译者所加。一、日本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年在中国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日本带来了深刻影响。如作者所说,“在近现代的日…  相似文献   

12.
1935年华北事变后,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张和行动成为了当时举国一致的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探讨华北事变后爱国主义所起的作用,对于加深理解华北事变后政局变动的原因以及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一、华北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再次高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华北事变引起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再次高涨。以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和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为标志,爱国救亡运动达到了高潮。救亡运动的主旨是要求蒋介石停止“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抵抗日本的侵略以挽救民族的危亡。为达此目的,国内各阶级各阶层的爱国群众不避艰难,奋起抗争,其结果对国内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常好礼 《世纪桥》2001,(6):63-63
在人类历史的航船驶向21世纪之际,由车霁虹撰著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十四年进行罪恶殖民统治的《伪满基层政权研究》一书,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伪满基层政权研究》是国家“九五”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金,作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形成22万字的科研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于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及后来演进成的太平洋战争,把整个亚太地区推入了战争的深渊。 中国是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要占领的首要目标,又是其实行“以战养战”政策的主要资源供给地,还是日本军国主义梦想而苦心营造的所谓“大东亚经济共荣圈”的重要臣属国。因此,揭开日本在战争中对中国各占领区的经济侵略和掠夺内幕,是研究和撰写抗日战争史及太平洋战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沦陷区是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为着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沦陷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同时世在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沦陷区工作是抗战时期中共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中国共产党沦陷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党在沦陷区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12月后,刘少奇前往天津,以中央代表身份主持中共地方局工作。他积极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华北党内存…  相似文献   

16.
1590年,日本封建领主首领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处心积虑地要以武力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帝国。他狂妄地提出,先攻占朝鲜,然后进攻中国平津一带,再占领整个华北,最后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大帝国。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大陆政策”的雏形。1592年和1596年,丰臣秀吉先后率军入侵朝鲜,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几年后,丰臣秀吉病死,日本进入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族“闭关锁国”,“大陆政策”的实施一度搁浅,但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妄想却从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集体编写、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893-1949)》(上、下)两卷日文版,已经由日本美铃书房子1999年11月、2000年7月出版。翻译工作主要由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和曾参与日文版《毛泽东选集》翻译工作的黄幸先生担任。 村田忠禧教授在“译者后记”中,评价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内容的可信度极高”。现将村田教授对《毛泽东传》的主要评述编译如下。 村田教授研究了《毛泽东传》的写作方法,分析了它的独到之处。 他指出,该书的最大特点,在于活生生地表现出毛泽东的个性。当然…  相似文献   

18.
陈觉编著。初版于1932年11月,囊括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国内外有关史料,史料价值极高,称为信史第一手文献。近世出版的许多有关“九一八”事变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著作,多取材于此书资料。书中大量史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生动地记录了各界人士抗日的坚强决心。全  相似文献   

19.
二战中,日本掠夺了大量受侵略国家的财富。“山下黄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直在民间流传。2005年12月13日是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68周年的日子。与此同时,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共同著作《黄金武士——二战日本掠夺亚洲巨额黄金黑幕》在中国正式出版。该书披露,战争期间,日本皇室从南京掠夺走的黄金至少在6000吨。但令人奇怪的是,战争结束后,这笔财富蒸发了一样,在史料上难见其踪。  相似文献   

20.
刘洪升 《党史博采》2008,(11):9-10,17
对抗战时期国民党地方基层组织的研究,学术界发表了不少论著,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国统区,对华北沦陷区国民党组织研究尚付阙如。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对沦陷区河北省国民党组织略作考论,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