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是否重利,要根据"人"与"利"的具体情况而定,儒家义利观在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儒家"利不可去"的主张,启示我们:要充分肯定人基本的利益需求,而不是相反。儒家"以义节利"的做法,启示我们:必须在道德规范的框架内追求利益,而不是唯利是图。儒家"灭人欲"的激进主张,启示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在相对稀缺的物质资源面前,我们必须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话说“人走茶凉”李晓明常听人感慨"人走茶凉",特别是那些当年在职掌权时曾享尽"热茶"的为官者们,更是抱怨众人的"凉茶"难咽,以至满腹愤懑,感叹世风日下,人情冷漠。不过,我倒觉得,有些人喝"凉茶",其实并不值得同情,因为得来今天这"凉茶",那完全是"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公共管理者(本文在狭义上使用此概念,即公共行政人员及事业单位人员)作为活生生的人,有着普通人的本性,自然也有其自我利益追求的动机。但因其占据公共职位,执掌公共权力,应承担起"公共服务"职责,也因此,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0,(7):42-42
"我的手铐有你的一半。"西方谚语中讲到:"夫人的项链可能就是丈夫的锁链。"我国古代也一直有"衙内现象",即所谓"老子当政,儿子捞钱"。而当前,"一人掌权,全家受益"之事不但没有根除,相反却愈演愈烈,陈谟林案就是明证。家人和亲情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关心帮助本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5.
一个为民掌权的人──记勉县人民法院院长喇炳权二、三事夏明飞身为法院院长的喇炳权,在勉县可算得上实权人物。有人劝他"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然而,他却说:"为人民用好权,给自己一生留下好名望。"面对亲友的说情喇炳权是土生土长的勉县人.参加工作几十年一直没...  相似文献   

6.
沈小平 《先锋队》2014,(1):54-54
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监督,经得住"多看",经得起"细看"。领导干部由于手中或多或少有一定权力,所以,人们在"高看一眼"的同时,往往也会"多看一眼",甚至抱着挑剔的心理"细看一眼"。鉴于此,领导干部必须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要习惯在众多眼神聚焦下工作。一个人担任领导职务后,就不能回避掌权用权,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关注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作风,作为"工具性的人"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推动者,作为"目的性"的人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终极目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人性关照要以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前提,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其可能性路径有三:一是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在学习中追求自我超越;二是要大力营造党组织的团队精神,在追求共同愿景中实现人生追求;三是要积极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在追求先进性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8.
"公正"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一,也是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中的价值追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价值本质。践行"公正"价值观,有利于检察干警守护公平正义,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正能量。一、"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公正就是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应当更多的体现公平正义,成为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判断社会公正与否,要以人民获得利益是否公平、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感受到公正为标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首先是追求利益的经济。我们这一代人跟以前几百亿人的生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坐飞机、拿着麦克风讲话,都是追求利益的结果。市场经济以前的人是否追求物质利益呢?当然也追求。为什么市场经济以前的人追求物质利益,而物质并不丰富呢?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以前的几千年,人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运动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探究主要因素的同时也不可否认某些"边缘因素"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影响。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的二重性矛盾始终是困扰人类制度安排的"逻辑难题"。苏联解体前夕部分苏共高层人员和社会精英基于既有"特殊利益"的承袭化诉求以及行为导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从政治哲学层面思考社会阶层变迁、特权阶层和社会精英的利益诉求对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为多维视角解读苏联体制终极的内在机理以及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系。  相似文献   

11.
执政,就是掌权。为什么人执政,为什么人掌权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2.
吴旭 《党建》2010,(8):46-46
雅安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省六个重灾市、州之一,在灾后重建中,我们一手抓物质家园重建,一手抓精神家园建设,两年多来,雅安的"物质家园"已初具规模,"精神家园"也生机盎然,基本实现了灾区群众"物质生活充实富裕,精神生活幸福满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蔡克勇 《党建》2010,(8):60-60
牛津、剑桥:"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 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并非是最早出现的大学,它们之所以能在欧洲众多的古典大学中彪炳史册,就在于较早地突破了宗教的束缚,以"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为其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杨安 《学习月刊》2009,(22):89-89
近年来,各地在推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上总体是好的,但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一手软、一手硬"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源头之石改变河流走向。用这句话来形容"小官贪腐"现象非常贴切。党和政府的惠民之河中涵养的利益,能否真正流进人民群众的"腰包",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村官街干这些"源头之石",是发挥"分流"作用,让利益更多流进自家的"田间";还是发挥"固堤"作用,让利益更顺畅地流进群众的地头。这个问题既考验着村官街干这些"小官"们的人品、党性、官德,也提醒党和政府整治"小官贪腐"刻不容缓。然而,有些人眼里,像村官街干这样的"小官",即使"虾仔作大浪",也"成不了气候"。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洪永生我们党实现工作重点战略转移之后,邓小平同志密切关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万针。土要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  相似文献   

17.
杨志芳 《世纪桥》2011,(11):78-79
在全会高扬"以人为本"时代大旗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实施新的跨越和变革,必须重视"人"的需要、利益和愿望,促进"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郴州市"两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多彩李彦鸿     
多彩李彦鸿党生早就计划采访李彦鸿,可是,几次电话联系都被谢绝,我好奇怪。登门造访后才恍然醒悟,李彦鸿强调的种种理由不过是不想接受采访的"托辞"罢了。他就是"过河卒"我们的话题从人生追求说起。"人,要有点精神。"李彦鸿说。他的精神追求是好读书。李彦鸿曾...  相似文献   

19.
张政文 《唯实》2014,(10):92-94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美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其外交实践来看,充分暴露了美国外交的恶质性,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及中美关系产生了严重冲击和影响,甚至有导致中美之间发生"第三方冲突"的危险,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应对。一、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恶质外交众所周知,美国外交的目标是追求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人欲"问题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谈论得较多的话题。他的"人欲"思想非常丰富,不少概念借用了传统说法,但有其特定的含义,应该从其自然观和心乐观出发去进行深刻的分析。王艮的"人欲"体现为中和性。他强调人欲的合理性、适宜性和自然性。王艮的"人欲"也体现为快乐性。这种快乐性集中体现在无私性、去恶性、活动性等方面。王艮的"人欲"还体现为利他性。他主张重视精神追求,倡导公欲,反对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