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帅 《山西青年》2021,(2):61-62
实践教学品质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执教者的专业化程度,随着信息科技的革新发展,教育领域逐渐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产生更高的限定.高校英语专业更加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自我能力提升.目前每个地区的教育机制都不一样,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相同,为了更...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革新的动态发展过程,如何开展并实行可持续、高效率的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了解当代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职业倦怠现象明显、培训形式空洞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建构之路,包含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培训共同体的构建、课程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以有...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基于现代成熟网络技术,打破主体的孤立状态,建构多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学习关系--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能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反思与重建教师职业价值观、提供有放培训、评价教师工作运用发展性评价、积极进行行动研究、与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反思与重建教师职业价值观、提供有效培训、评价教师工作运用发展性评价、积极进行行动研究、与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均令人堪忧,“分不进、留不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大胆改革探索教师教育模式,建立高效畅通的服务于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培训绿色通道,是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行政管理机构及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本刊特发表湖北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文清等同志的研究成果,以期能给读者有所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如何向世界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有很多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个层面:讲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的故事,让国际社会明白,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讲好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故事,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国对自身苦难遭遇和实现发展条件的认知;讲好中国对世界发展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故事,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是为人类社会避免灾祸、增进福祉。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这一倡议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当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认同与赞赏,生动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在此,特摘录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部分重要论述,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诞生了中亚五国,留下了地缘政治权力真空。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目前该地区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这包括边界冲突、跨国民族矛盾、资源短缺、种族暴力、颜色革命、糟糕的边境管理、毒品走私、日益增长的极端主义等三股势力、俄罗斯军事介入加大、有组织犯罪及疲软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等,强烈的共同安全利益无疑增强了扩大地区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各国均期待共建中亚安全共同体,以维护地区集体安全,有效应对三股势力和全球化的内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结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和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点;“新的历史性共同体”则是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状况的过高估计。将这两种共同体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涵差异,有助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尊重人类社会与民族发展规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从学历补偿型阶段转入专业发展型阶段。这个阶段培训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培训价值取向的实践性,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内容模块化。由此,培训机制不均衡、培训学习和自主学习不协调、实践能力和理论思维发展割裂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严重影响培训工作有效性。适当的策略是,加快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建立上下联动机制,采用选择分层、同行聚焦、专家引领等多样方式,合力促进培训机制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用交谈组织起来的生活世界,以及普通语用学建构起来的理想的交往行为环境,对于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重视主体之间交往行动的合理性,这一思想有利于分析我国目前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师生关系的构建。针对当代社会交往中的异化现象,哈贝马斯持批判性观点。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同样存在异化现象,需要我们构建自由交往,打造相互尊重、和谐交往的师生关系,对此,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分化机制与市场化分化机制的区别,在于制约相关机制的制度与组织背景的不同。这种不同也必然会形成组织认同的差异,形成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是新时期理解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变化的重要路径。现存的一些限制介入性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已出现了凸显人与人关系的新共同体趋势。技术共同体首先是一定的技术体系对经济组织形式、空间地域布局、生产效率的要求,同时它又是一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的前提和保证。大型国有企业中的新共同体,起码是具有利益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的双重特征。在深化国企改革中,产权关系的改革不仅不再具有优先的地位,而且要从属于大型国有企业是否具备新共同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于春洋 《探索》2022,(1):88-101
政策文本是研究党和国家政治话语发展脉络与构建逻辑的重要素材。运用定量词频分析与定性语句分析方法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的重要政策文本,可以发现伴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不断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经过从"树立""培养""培育"再到"铸牢"的关键表述方式演进,历经提出、发展和确立三个阶段最终得以形成。动机和目标是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构建逻辑的两个维度。践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内部动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现实需要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外部动机,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基础目标,实现"共同体"意义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远景目标。内部动机与外因动机相互结合,基础目标与远景目标彼此呼应,成为党和国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5.
浚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各类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培训设施、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创建了全省一流的教师培训机构。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培训条件。学校2010年以来,筹措资金500万元,建成了功能完善的学术报告厅,建立了学校网站,安装了双向教学视频系统。设置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微格教室、专用语音教室,配备了150台高性能计算机,更新了图书,实现了教师培训条件的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实现普遍安全。我们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自私自利、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沿线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维护能源大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而且有助于完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促进能源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中国作为世界性能源大国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顺应周边国家对深化能源合作和确保能源安全的期待,为区域能源合作发挥建设性和引领性作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曹寅 《山西青年》2024,(6):32-34
本文围绕哲学与人生课程,研究“做学合一”理念下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该教学模式落实思想政治课“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在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校园文化背景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校社团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活动,围绕学生未来发展和专业学习两条主线设置议题链,提高教学实效,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中国“新实学”,既是中国人“文化自觉”意识的充分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21世纪,只有在“返本开新”(或“推陈出新”)的基础上,中国实学才能逐步地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新的哲学体系。“新实学”主要新在两点上:一是必须准确地全面地把握时代精神,从哲学价值观高度,回答与解决时代提出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必须超越“旧实学”的理论架构,吸纳人类各种新的哲学思维成果和新的研究范式,构建中国“新实学”。构建中国“新实学”必须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意识,走哲学“综合创新”之路。坚持多元诠释学方法。构建中国“新实学”,是“提高国家软势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的极端发展及其解构力量,给城市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在现代性的阴影下,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面对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结构,培育现代城市社区的"共同体意识"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核心问题。积极构建社区参与共同体、社区服务共同体、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和社区自治共同体,是重建社区"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