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柯茨将《国际歌》译成俄文,只选了六段歌词中的一、二、六三节。1918年,《国际歌》被苏联定为代国歌,一直使用到1944年,都只有三段歌词。1952年,联共改名为苏联共产党,但《国际歌》一直是联共和苏联共产党的党歌。不过,仍然只有三节歌词,中译本也只选用了这三节歌词。被省略的三段歌词的大意是:  相似文献   

2.
佚名 《法制博览》2011,(7):18-19
按照惯例,一个国家只能有一首国歌,可是,在我国的民国时期,竟然出现了四首国歌。1912年元旦的时候。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当时,蔡元培任教育部的部长,他立即发布公告,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征集国歌。1912年的二月,国歌就在临时政府的公报上发表了出来,这首国歌的歌词是:“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是民国时期的第一首国歌,虽然还有些稚嫩,却洋溢着当时的中国人民对新生的民主共和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宝贝时代     
王跃文 《法制博览》2009,(10):25-25
我们多幸福,这个时代替我们准备好了一切!我们需要爱情,好莱坞替我们准备好了《泰坦尼克号》;如果我们青春不再,还有《廊桥遗梦》侍候着哪;我们放不下英雄情结,《骇客帝国》无比神勇地来了;我们童心未泯,看看《哈利·波特》就可以神出鬼没;我们不知该不该看没精打采的中国足球,我们不知在五花八门的啤酒品牌中取其所好,我们不知哪个网站最酷,  相似文献   

4.
不必宽容     
冷冷 《法制博览》2008,(12):27-27
行善,需要智慧它要求我们必须设身处地为受助人提供保护自尊的空间,做到助人而不欲为人知。在中国某高校一名学生要是在校内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餐消费不足2.5元.这名学生就会引起校方注意。校方在核实情况之后.无须学生申请,每月就会有160元至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这种“隐性资助”,就是让学生既不失尊严.又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5.
刘玮 《工会博览》2010,(18):38-40
赵宝刚曾经是拍摄“纯爱片”的高手。《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我们看到的最早一批国内言情剧.如今,他转拍“话颢剧”.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这个已绎55岁的导演.结婚近25年的导演。想拍一部诠释自己婚姻理念的电视剧,“随着岁月的流浙.婚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6.
立波语录     
乐遥 《法制博览》2011,(18):8-9
1.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不要绕远道,否则会迟到;不要走邪道,否则会坐牢;不要走黑道。否则会挨刀;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不要急着要,一定要戒躁;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不要急得到,心静便无恼;不要怕人笑,看谁笑到老;不要装知道,不懂就请教。  相似文献   

7.
“不似人君,何见所畏。”这话出自《孟子》,是孟轲见到梁襄王后,对这位君主的一段评论。 原文为:“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相似文献   

8.
思想的瓶颈     
李芳 《法制博览》2009,(18):51-51
某位高人曾夸耀道:“到了一定份上,你不用去找钱,钱自然会来找你的。”这话颇为新奇,却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因而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底线     
李波 《法制博览》2008,(12):13-13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当今城市人的生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忙”。看看我们的周围,大人忙,孩子也忙;男人忙,女人也忙;当官的忙,老百姓也忙;上班的忙,下岗的也忙……好像不忙不足以成其为城市人。过去见面打招呼总是“吃了吗?”现在已改作“在忙啥呢?”“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算是好的,忙到太阳上山也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08,(23):17-17
古代小说不论是传奇小说、言情小说,还是《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写到男女进行房事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写道.“共赴巫山云雨”,或者“不免云雨一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与丫环袭人房事之时的情景;即便是现代的一些媒体也效法古人,常有某官员携某美女到某大酒店“共赴巫山云雨”的报道。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以至今日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11.
“顺口玩人”是五代梁太祖朱全忠所口诛的话,意指有些人善于顺着别人的心思而说奉承话、迎合话,玩弄了人且令人十分高兴,从而得到彩头。  相似文献   

12.
达洲 《法制博览》2009,(10):72-73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诗人都是少数,喜欢诗的人也是少数,诗人气质却为众人所向往。  相似文献   

13.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1):F0002-F0002
若干年前,曾经有那么几天,我读过几页《诗经》。翻开一看,不由大惊失色。居然说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且还要“寤寐求之”,没求到的时候,就“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想人想得都睡不着了,还咋读圣贤书?  相似文献   

14.
张江峰 《工会博览》2008,(11):77-78
如何才能做到知人善任,是每一位领导者和人事工作者应研究的重要课题。知人和善任是两个方面,非知人不能善其任。如何做到知人?不但要在实践中总结学习,向国外先进理论经验学习,也要向老祖宗学习,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撷取所需要的知识。宋朝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细读《论语》,就能发现其中的“识人之法”真是洋洋大观。如能将这些“识人之法”学以致用,相信会对我们的工作大有裨益。下面笔者将摘取几段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5.
王蒙 《法制博览》2008,(12):26-26
白居易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让他在15岁时就名声大噪,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的组诗《新乐府》特别是其中的那首《卖炭翁》,更足无人不晓。无疑.白居易对中国文学有着重最大贡献.但不可否认,他的人生却义有丑陋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被迫的崇高     
《西游记》里,凡住在天上的都是神,凡逃离了天界的都是妖。神而为妖,关键在于他要不要食人间烟火,亦即有欲无欲。无欲为神,有欲则妖。 自传人们容易被自传类文字所欺骗.是因为那类文字宣称它们是真实的。 其实,没有任何一部自传能够做到完全彻底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窝里斗     
宋守文 《法制博览》2011,(18):40-40
窝,即巢穴。世上的生物,谁离得开窝?燕子做窝,人的一辈子也在不停地做窝。筑窝、护窝、从小窝搬到大窝、从低窝升到高窝、从旧窝挪到新窝,纯属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人之争,也常常是为了窝的大小、高低、活计而争,形成了窝里斗。这个窝,就是一个班子,一个单位或一个团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却提到了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赵炎 《法制博览》2011,(1):70-71
读金庸先生的《鹿鼎记》,看到韦小宝施反间计帮助罗刹公主“篡党夺权”的回目,忍不住就想笑。且不说韦小宝如何如何,毕竟这个小无赖是虚构出来的,单说他的主子们——满洲的那些开国将帅,行军打仗就片刻也离不开《三国演义》。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满洲人却不管这个教条.无论老少,都喜欢拜《三国演义》为老师,种种谋略。莫不出于此书。  相似文献   

20.
国家颁布的《禁毒法》为我们开展禁毒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毒品这个恶魔,不但能使人发狂、堕落,而且会引发暴力、犯罪,禁毒已成为国家利益之所在,民族命运之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